2018.04.26 Thursday, 文 /
王冬龄:诗与画

《王冬龄:诗与画》展览已于2018年2月28日在纽约前波画廊开幕。那一周王冬龄在纽约进行了三场公开书法表演,为有幸来到现场的观众展示了为何书法在中国一直占据着比其他视觉艺术形式更崇高的地位。作为书面语言的一种形式,书法表达着一定的含义。虽然王冬龄因其抽象的风格而著称,但他的书法大多还是源于文本,只是他已不在乎字迹是否清晰了。

Image: Wang Dongling performing at the opening reception of Poetry and Painting at Chambers Fine Art New York 王冬龄纽约前波画廊《王冬龄:诗与画》展览开幕书法表演

Image: Wang Dongling performing at the opening reception of Poetry and Painting at Chambers Fine Art New York 王冬龄纽约前波画廊《王冬龄:诗与画》展览开幕书法表演

在前波画廊的表演中,王冬龄用笔墨在四张钉在墙上、中等大小的纸上,写下了《寒山诗选之九》,而唐代诗人寒山大士对美国极简主义大师布莱斯·马登深深产生了影响。几天之后,在纽约公园大道军械库为其举办的更大型的表演中,王冬龄也选了唐代的诗,但用白色的丙烯代替了笔墨,并写在了透明的有机玻璃上。在纽约亚洲协会,他又回到了笔墨,但这次是在铺在地面上的两张大幅宣纸上创作,并援引了历史更为悠久的春秋战国文学《道德经》作为题材。跨越数千年的传承和演变或许是中国的书法史最显著的特征,而王冬龄则运用了这一悠久传统来融合了经典的主题内容和当代表达方式之间的矛盾。

Wang Dongling performing at the Park Avenue Armory for the ADAA Art Show 2018 in New York 王冬龄纽约公园大道军械库2018美国艺术经销商协会艺术展表演现场

Wang Dongling performing at the Park Avenue Armory for the ADAA Art Show 2018 in New York
王冬龄纽约公园大道军械库2018美国艺术经销商协会艺术展表演现场

Wang Dongling performing at the Park Avenue Armory for the ADAA Art Show 2018 in New York 王冬龄纽约公园大道军械库2018美国艺术经销商协会艺术展表演现场

Wang Dongling performing at the Park Avenue Armory for the ADAA Art Show 2018 in New York
王冬龄纽约公园大道军械库2018美国艺术经销商协会艺术展表演现场

王冬龄1945年出生于中国江苏省如东县。他1966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并于1968年从师林散之(1898-1989),当时林散之力排众议给一小组学生讲授书法。林散之的人生充满了悲剧色彩,但最终大器晚成,以其草书在国内外受到关注,在日本更享有“草圣”之美誉。

王冬龄人生中的另一个里程碑是1979年移居杭州,进入当时最为激进和开放的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研习书法,师从陆维钊(1899-1980)。从此,杭州和中国美术学院就成为了他的生活中心。他说浙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传统文化的丰厚遗产、儒教与道教的悠久历史使其成为书法艺术发展的沃土”。因为受到了文革的影响,王冬龄从40多岁才开始自己的双重事业,一方面他是一个重要的学者——现为中国美术学院现代书法研究中心主任,另一方面也是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实践艺术家。

Wang Dongling performing at the Asia Society and Museum in New York 王冬龄纽约亚洲协会表演现场

Wang Dongling performing at the Asia Society and Museum in New York
王冬龄纽约亚洲协会表演现场

当时浙江美术学院以其丰富的图书馆藏而出名。王冬龄便受益于此,同时也受益于接触更年轻的一代艺术家们,比如1985年和他共用一间工作室的谷文达(生于1955)。85艺术运动的文化浪潮为王冬龄带来的影响远小于谷文达和黄永砯(生于1954)这样的艺术家,因为王冬龄认为在书法实践中无需放弃传统材料,但他仍然选择了一条实验性的道路,并持续至今。

在上世纪80年代,王冬龄书法艺术发展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规模问题。历史上书法不仅诞生于文人的书房,还以一种巨大的规模出现在室外。提到北齐时期在山东省泰山经石峪被刻在山谷溪床上的《金刚经》时,王冬龄说“它表明了大字的书法创造完全契合人的广阔胸襟。两者是紧密相关的,唯一的区别是古人用岩石等其它工具来表达思想的广阔与境界。今天我们用笔墨来进行单纯的书法创作,原来在宇宙中,在悬崖上的大字,如今可以在家里被写出来。”王冬龄的第一件大规模作品是他为1987年在中国美术馆的个展而创作的《泰山》,其中援引了阮籍(210-263年)的一幅对联。

Mount Tai Becomes a Grindstone, Yellow River Turn to a Skirtbelt, 1987, Ink on paper, 320 x 720 cm 《泰山成砥砺,黄河为裳带》,1987, 纸本水墨

Mount Tai Becomes a Grindstone, Yellow River Turn to a Skirtbelt, 1987, Ink on paper, 320 x 720 cm
《泰山成砥砺,黄河为裳带》,1987, 纸本水墨

1986年,王冬龄在《书法艺术》中表示,书法的复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向绘画靠近的程度。他自己的作品就反应了这一想法,尤其是1989年至1991年他在明尼苏达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克鲁兹分校担任客座教授的三年期间,他第一次亲身接触当代西方绘画后,这一趋势越来越明显。虽然王冬龄从未受到西方抽象理念的直接影响,但必然受到其所见所感的影响,比如被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和欧洲艺术家甘于冒险的精神感染,而抽象表现主义就是当时最大的突破。

Wang Dongling, Spirit of Sea, 2017, Ink on xuan paper, 181 x 97 cm 王冬龄, 海魂, 2017, 纸本水墨

Wang Dongling, Spirit of Sea, 2017, Ink on xuan paper, 181 x 97 cm
王冬龄, 海魂, 2017, 纸本水墨

过去的三千年里,五种基本的书法风格不断演变,最早的象形文字和表意符号发展出“篆书”,接着是汉末(公元2世纪)出现的“隶书”,尤其演变而来的“楷书”,以及更加潦草的“行书”和“草书”。王冬龄创造了第六种风格,被称为“乱书”。尽管这种书法风格的主题内容为唐宋诗歌,但艺术家完全摒弃了保持字迹清晰可辩的传统。艺评家高士明把这种方式描述为:“脱离了一切可以依托的物象和所有可以把握的意象,书写成为单纯的墨迹、痕迹与踪迹,书写的身体性和情意姿态成为核心…书写者于极端熟练之际熟极而流,惟流动而变化生焉。信笔游疆,无理而生趣,笔笔生发,恍惚以成象;诸般形容迹象随机而生,不可预计亦不可复现。”

Wang Dongling, Zhuang Zi – Peripatetic, 2017, Ink on Xuan paper, 200 x 200 cm  王冬龄, 《李白·江上望皖公山》, 2017, 纸本水墨

Wang Dongling, Zhuang Zi – Peripatetic, 2017, Ink on Xuan paper, 200 x 200 cm
王冬龄, 《李白·江上望皖公山》, 2017, 纸本水墨

一直对现代西方艺术和书法之间的关系着迷的王冬龄非常欣赏布莱斯·马登(b. 1938)的作品。马顿对书法的迷恋始于他1984年在纽约亚洲协会看的日本书法大师展。布伦达·查理德森说过,“书法将马登引向了中国诗歌,中国诗歌将他引向了寒山,寒山将他引向了禅宗,禅宗又带给他开悟的可能——并不简单,也不是直线关系,当然也互不排斥,但每条都是一种途径。”

Brice Marden, Cold Mountain Series, Zen Studies 5 (Early State), 1990, Etching, aquatint, sugar lift aquatint, spit bite aquatint and scraping on paper, 69 x 89.5 cm © 2018 Brice Marden/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New York. Courtesy Gagosian

Brice Marden, Cold Mountain Series, Zen Studies 5 (Early State), 1990, Etching, aquatint, sugar lift aquatint, spit bite aquatint and scraping on paper, 69 x 89.5 cm © 2018 Brice Marden/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New York. Courtesy Gagosian

在读了他能找到的中国诗歌的英译版后,马登发现自己特别喜欢唐代诗人寒山大士的诗,于是他在1989年至1991年间创作了名为“寒山”的重要系列绘画、素描和版画作品。在当时能找到的所有寒山诗歌翻译中,马登最喜欢赤松1983年翻译的版本,中文原文在一边,英文在另一边。马登不会中文,但中文诗里四句八行的视觉效果令他痴迷。“起初” ,他说,“我在画里用了寒山中文诗的形式,然后我开始把图像和书法结合起来,并以诗的形状为骨架。”

Installation view of Poetry and Painting at Chambers Fine Art, New York 纽约前波画廊《王冬龄:诗与画》展览现场

Installation view of Poetry and Painting at Chambers Fine Art, New York
纽约前波画廊《王冬龄:诗与画》展览现场

虽然王冬龄和马登未曾谋面,但他们的作品之间有深刻的共鸣,揭示了两位艺术家是如何凭借直觉,通过对书法的意义与其抽象潜能之间的关系的沉思,寻求到一定的创作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