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nue
Address

T:
W:
Opening Hours
Director
Contact Person

>> See map

漂移的花园 – Meta 画廊

这里有影像、想象……

“刚刚铺好地砖的露天空间重新被撬开,皮绽肉开般裸露在被围墙围起来的阴影下,悄然像深处蔓延。到处都是植物,那些刚刚被移植过来的树甚至还没有把它们的根部埋入泥土就草草地被丢弃在那里了。几根托起显示屏的钢管;一个巨大的‘喷泉’下接着水的是不允许进入的塑料充气泳池;在这里,除了摆设着的几个椅子显示着功能之外,谁也不知道留在其中的几条秘径究竟通往何处。”在这里,真实的空间“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模糊了室内外界限的花园式图景……这新搭建的花园,这仿佛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改变的人造空间,这里有影像、想象,这里可以游荡、穿行……

空间、景象、私人空间……

在这样的“空间”里,当仿佛已然绝对化的公共空间里有人在悄然恢复、模仿某些场景时,该如何理解它的“真实”?它只是以不同空间的常识性建造出来的,是用另一种“绝对空间”的概念来替代原本的空间,这本身并没有意义。然而,当这个空间中植入“私人景观”,当它们以某种近乎“强迫”的方式让你观看,不断地把影像、声音灌输给你时;当这些发生在“私人空间”的影像画面本身时刻在提醒着你:你所身处的其实正是虚构的空间,是不真实地空间,而且这里的空间形式也只有在作为影像中呈现的“私人空间”景象的复制时,它才是成立的。

[漂移的花园]海报

日常、重复、灵晕……

日常即是重复。是不断固化的习惯与趣味在有限空间里的持续累积与溢出。是在已然密闭的僵化系统中不断循环的形式“自由”。不用去质疑“日常”,因为会有更多的“丰盛”来充斥时间,这意味着时间总是在日常着的……据说,当独一无二的时间与空间仍旧存在于此,当距离与面孔仍然滞留于此,某种闪着微光的“灵晕”便出现了。于是,生活便是灵晕。

诗性、视觉、重现……

但仍然存在着某种“诗性”。这种类似于艺术家天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不是来源于寻找,也不是生发于刻意的建构,更不是在某种意识之下的美学对立。这种“存在”在被称为“艺术家”的人的心中永不熄灭的,以及无法将其驯服的某种灵性……通过他们的视觉、想象进行重组和呈现。

虚构、真实、空间漂移……

这个展览里包含了景观、日常,自然也包含了消费和被消费。他们雄心勃勃地创制了他们的所想、所思,并将自己对社会的看法隐含其中。如果要将影像世界与现实世界中进行“漂移”,现场空间的人为搭建便不可少,于是就有了伪造出的“低级景观”现场,宣传式的影像窗口……黄淞浩记录了一个景观人物的日常生活;唐潮的“孤岛生活”,探讨了现代生活对秩序感的排斥和不可脱离;王芳艺通过“临摹”日常行为造就一条在“荒谬”与“真实”之间转喻的通道;而林奥劼则通过对人物的错位处理,形成了作品中人物随时准备从现实社会角色中“叛逃”的臆想语境。就这样,恰恰是他们,他们的作品以各自的方式真实地介入并存在着。

Meta 简介

Meta 是一家年轻的当代艺术画廊,同样,Meta也支持年轻艺术家,与他们合作,举办展览。Meta的愿想是与那些有想法的年轻艺术家共同成长:经过了一些年月,进入“中年”的Meta的身边会同样站着那些如今进入成熟创作期的艺术家们。

Meta于2014年4月在上海成立,同年举办了加拿大艺术家米歇尔·马多的展览《荒诞者肖像》。这是艺术家为贝克特全集封面创作的作品展览,策展人陈侗也不仅是一位艺术家、出版人,也同样是这套书籍封面创作的邀请者。

同年,Meta也与一些不同风格类型的艺术家合作展览,渐渐地确立了自己的方向与目标。

于是,从2015年开始,Meta更加坚定地与一些年轻艺术家的合作,也开始了室外项目的启动。室外项目是在Meta的一个类似天井的室外空间进行的非营利项目。室外项目并不追求传统意义上的展览展示方式,更像是让受邀请的艺术家在这种“开放”的空间的自由创作。

作为一个开放的“开放”空间,Meta也在考虑怎样与观众形成一种能够产生更多交流的方式。所以,2015年Meta会在自己的空间举办电影放映、文学交流,或艺术家讲座等活动。Meta想通过这些方式能让更多的人知道并且了解Meta在做的事情。

总之,作为当代艺术界的新画廊Meta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个过程中会因为“有趣”时间会过得很快且很短,关于这一点,Meta倒是从来没有怀疑过。

  • A{S0DJ9_40@SQ~Z5R{_`D

    A{S0DJ9_40@SQ~Z5R{_`D

  • [漂移的花园]海报

    [漂移的花园]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