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nue
Address

T:
W:
Opening Hours
Director
Contact Person

>> See map

听(不)见 / 上午艺术空间与叶慧在展览开幕

am : 关于这次的展览,你大概准备了多久?为何做此考虑展出这三件作品?这些作品是你前几年工作的总结或是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初步探究?

20150901222753

叶:这次展览的准备从构想到实施大概有半年左右吧,但因为部分作品是从2014年便开始创作的,所以实际准备时间可能要更长些。

也许因为我作曲和声音方面的教育背景,我的创作里经常会带有很强的逻辑性,有时这种逻辑概念甚至就是作品的全部。在刚开始纯艺术创作的几年,我曾经刻意回避声音艺术而尽可能多地尝试其他的媒介和主题。但在越来越多的影像作品创作中,我看到了自己对于作品时间性把握的执着甚至是苛刻——毕竟音乐也是以线性的时间为基础的。还有便是由于对艺术媒介使用的拓宽,感觉自己对声音,音乐乃至音乐表演形式有了不同于过去的观察角度。再加上3年前机缘巧合的收到一些以声音和视觉艺术的相交为主题的项目邀请,我又开始创作一些和声音乃至音乐表演有关的影像和装置作品。

20150901222805

am : 展览的名字是“听(不)见”,展览中的一件作品也可以回避了由听觉转向视觉,在回到听觉以后的声音结果,这是为了符合展览名字“听(不)见”吗?从单件作品的呈现上好像总是觉得缺了个尾巴,你是作何考虑的?

叶:” 被听见的都已经看到了” 这件作品实际上是一个关于听,视觉之间循环转换的可能性的实验。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并不是那些看似复杂而且相互生成的逻辑,而是人——乐手们在镜头前无意识流露出来的面部表情的痕迹以及作为创作者的我覆盖其上的带有主观色彩的视觉符号,流水帐一般的结构分析以及实施报告——于我而言,这些才是这个实验的本体。

最后生成的音乐作品与乐手们最开始试奏的舒伯特钢琴小品一样,更类似于一种衍生品,并不能看作一种实验结果。它们可以在音乐会上被作为独立的作品演奏,但在展览中,这个音乐作品只会以纸上的形式(总谱)作为视觉展示的一部分,正如在乐手试奏的影像中被省略掉的钢琴声一样。这个决定与展览的题目并无关联。

关于艺术家:

Kai Tuchmann是来自德国的剧场艺术家,毕业于柏林的恩斯特·布施戏剧学校导演系。2003年至2008年,先后任职于柏林马克西姆·高尔基剧院、魏玛德国国家剧院和勃兰登堡城市剧院。2008年至2010年,他曾工作于北非和中东地区,在巴勒斯坦合作创作了两个剧本:《战争之梦》和《没有音乐的人》。2010年Kai受到德国纪录片剧场创作者汉斯 – 维尔纳(Hans-Werner Kroesinger)的分析戏剧方法和集体创作方式的很大影响.

之后Kai Tuchmann回到德国,他从2012年开始研究自己的纪录剧场方法和替代史学方法。他在2013年任教于北京的中央戏剧学院,他和学生们进一步实践发展了这种替代史学方法。任教期间,他与中国的一些知识分子和艺术家相识并开始一同工作。

此次,Kai Tuchmann作为2015年上午艺术空间国际驻留项目艺术家,将在上海生活工作两个月,期间将与本地艺术家一同合作完成新的戏剧创作。

  • 20150901222753

    20150901222753

  • 20150901222805

    20150901222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