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
EN
>>
<<
>> randian 《燃点》艺术网站  >> 关注+燃点  >>

展览搜索

城市
 
日期
 
 
 
 
 
  从:
  至:
  日期格式: 1/30/2012
关键字
 
  >> 搜索展览
>> 确认订阅
地点
Hanart TZ Gallery(汉雅轩)
日期
2015.07.17 Friday - 2015.08.13 Thursday
Opening Exhibition
07/16/2015 18:00
地址
401 Pedder Building, 12 Pedder Street, Central, Hong Kong (Central MTR Exit D)
电话
T: +(852) 2526.9019; F: +(852) 2521.2001
开放时间
(Mon-Fri) 10 am to 6:30 pm
(Sat) 10 am to 6 pm
(Sun & Public Holidays) Closed
负责人
Chang Tsong-zung (Johnson Chang)
电子邮件
hanart@hanart.com

>> 访问网页链接

>> 见地图

雙個展:何倩彤 《伊卡洛斯聳聳肩》 陳怡潔 《編碼島》
[新闻稿]

藝術家出席酒會: 2015年7月16日(週四)下午6到8時
展期: 2015年7月17日至8月13日

漢雅軒 (香港 中環 畢打街十二號 畢打行四零一室)

策展引言

《編碼與虛構》
任卓華

漢雅軒在2015年7月為何倩彤(香港)及陳怡潔(臺灣)兩位出色的青年藝術家特別推出雙個展:《伊卡洛斯聳聳肩》及《編碼島》。

何倩彤在《伊卡洛斯聳聳肩》中,以七組系列創作構建出一個充滿奇想的敘事空間。她運用繪畫、錄像及裝置等多種媒介創作,把真人真事及純屬虛構的故事情節編結在一起成為其作品的敘事脈絡。那些故事的主人公設法逃離自己的「宿命迷宮」,試圖振翅高飛,尋找他們的欲望對象,卻都以失敗告終。

陳怡潔的《編碼島》帶來強烈的色彩感官刺激,與倩彤文靜而略陰暗的風格形成極端的對比。怡潔的系列創作以卡通動漫作素材,除了挪用經典場景,她常運用機械裝置或電腦技術為動漫角色繪製「動態肖像」。那些「肖像」實際上是動漫造型經抽象處理,旋轉變形後而得出的同心圓色環組合。觀者難以辨識「動態肖像」的原來身份,但又慢慢地發現眼前的那些視覺符碼似乎本來早就已經儲存在自己的腦海之中。

表面看來,倩彤的細膩情感與怡潔的後波普式喧囂或許各不相關。但當深入分析這些作品時,會發現兩人的創作方法在本體論層面上有一些微妙的共通點:事實上,兩位藝術家都正在對「現象世界」,由其是我們身處的二十一世紀,那個以「真實」和「超真實」同構的「景觀」進行編碼與解碼。她們兒時都同樣醉心於卡通動漫,不過兩人的關注點卻恰恰相反:怡潔著眼於英雄角色和超能服裝,他們身上那些奪目的色彩化為一種「良民教育」的道德指標;倩彤則偏愛觀察往往慘淡收場的奸角,他們陰險狡詐,為追求權力和成就欲望不擇手段。

倩彤和怡潔的創作方法都包含了大量研究工作和資料分析。她們正在拆解「虛構」及「超真實」的基因圖譜,引領我們深入審視人類的生存實況。怡潔運用 「還原法」對「現象」進行提煉與抽象,把「現象」還原為最始初的色相之後,再運用那些極簡視覺符碼來重新繪寫意味深長的觀念地圖;倩彤的手段則屬於往外擴張的,她從「虛構」及「超真實」的基因結構中分離出無限的「新可能」,然後重新把這些「新可能」擲向「人間」。總的來講,兩位藝術家都在引領我們在「離地」的生存狀態中尋找「著陸點」,讓我們重新關注「人際」的本質與意義。

(中文翻譯: 林昶汶)

創作感言

《伊卡洛斯聳聳肩》
何倩彤

木心在《文學回憶錄》裏,如此解讀希臘神話中,伊卡洛斯以蠟翅飛離迷宮墮海的故事:「彌諾陶洛斯,象徵欲望。建築師代達羅斯,即製造迷樓者,象徵制定倫理、制度、道德、條例者。迷樓,象徵社會,監囚人,人不得出,包括婚姻、法律、契約。建築師也出不來,作法自斃。唯一的辦法是飛。飛出迷樓。然而飛高,狂而死。但伊卡洛斯的性格,寧可飛高,寧可摔死。」

現代迷樓,迷在空間裏有空間,人內有人,一人一迷宮,層層疊疊。在這個展覽裡,我改編了宋冬野《董小姐》的樂譜、重繪格雷安葛林《愛情的盡頭》不同版本的書封、再現一九九三年八月六日的電影海報、以左右手分別抄寫鍾玲玲的《愛蓮說》並量度其中書信的重量,以其煩瑣把時間延長,以其繁複把空間增生,以為路徑多,結局也多。結果和作品中的人物一樣,和伊卡洛斯一樣,我們都一廂情願、一無所知、一敗塗地。

這展覽有關失敗、失效、失落,角色與他們所凝視的對象如此,我以他們為對象所僵持的過程亦然。在那糾纏的過程中,若真的有成就過些甚麼,也必定是秘而不宣的。如波赫士《小徑分岔的花園》所言:「自始至終刪掉一個詞,採用笨拙的隱喻、明顯的迂迴,也許是挑明謎語的最好辦法。」何苦行使迷言暗語,大抵因為,迷樓裡說謎語,是恰如其份。

「何必計較宗教家、哲學家、藝術家,歸根結柢是一顆心。都是伊卡洛斯,都要飛高,都一定會跌下來的。」

………………………………………………………………………………………………………………………………..

《編碼島》
陳怡潔

卡漫作為一種抽象化的與虛擬化的現實,當我們在觀影過程中,意識專注於角色演出和故事情節的行進時,色彩通常因依附於角色的造形結構而隱身於觀眾慾望投射的對象。但這些色彩結構在我們的凝視過程中,卻仍經由不斷的重複播映,成為我們意識中一種潛在的記憶。為了探究此潛在的視覺記憶,在歷時十年的《函數色彩》創作過程中,我將卡漫角色抽象化為色彩同心圓並重新置入卡漫原始場景,或以旋轉機械繪畫將一種將卡漫角色之色彩作為資料的創作手法,去探究卡漫角色之訊息式的色彩系譜,並且在抽象與具象的符號之間試圖逼現那透過媒體傳播深植大眾腦海中的集體視覺記憶,以矩陣或同心圓的組構將色彩的感官性帶向媒體感觀的視覺記憶。

〈超能救世主〉(2005)包含了六位要角:超人、超人特攻隊、蝙蝠俠、閃電俠、貓女及蜘蛛人,角色的色彩分別被我重新編碼為同心圓 。這些來自美國的超能要角的色調經過量化及資料化之處理後, 似乎揭示了一種「文化全球化」的法則,而不是僅代表某地理區域的象徵。

2010年底起,我在網路上開放朋友訂製卡漫角色同心圓,並且在具有微網誌特質的Facebook社交網站介面上成立〈圈圈島〉網路社群。經營社群的方式,一方面根據每個島民所提出的卡漫角色的色彩製作出同心圓圖像,以提供他們作為身分識別圖像,這些參與計畫的島民在社團中開始以新的身份進行交流、分享卡漫劇情與交換共同回憶。並且隨著〈圈圈島〉參與者所訂製角色的增加,《函數色彩》所探究的卡漫色彩系譜亦不斷地將觸角伸向參與者。

在這個集體記憶的資料庫中,同心圓成為一個以色彩為基礎的身份辨識系統,以一種肖像式的符號成為我與觀眾交換記憶的媒介,於是在2013年後,我進而發展出一種用快速旋轉的畫板,將卡漫角色畫成同心圓的機械裝置,在速度平面上進行一種動態的肖像繪畫(The Rotatory Portraits),透過機械的運動狀態展現抽象過程。

在2014年福岡亞洲三年展的展出計劃裡,我以「旋轉肖像繪畫」的概念發展出〈連合島〉,透過快速旋轉的機械裝置所繪製出的同心圓,試圖進一步逼現其色彩在大眾集體記憶遞延中所傳達出的色彩訊息,這種訊息不再只來自於停留在視網膜上的記號,而是在速度表面上去尋覓穿越時空接收訊息的媒體感官式記憶。是《函數色彩》系列創作脈絡在時空置換的過程中又繞行出的一條探索路徑。

〈圈圈島〉與〈連合島〉計畫藉由島民之間互交流產生的訊息串連,刺激了更多集體記憶的甦醒與共生,進一步可探索訊息傳遞過程所呈顯出的群體的心理運動軌跡,因為這個心理運動的軌跡除了意味著網路媒體年代訊息傳遞的路徑與方法,也意謂著網路提供了一種合作式的與開放式的的群體協作關係。

簡歷

何倩彤 (b. 1986)

生於香港。現居香港。三歲時開始到陳餘生開設的文苑畫院習畫。零八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取得藝術學士學位。平面作品常以鉛筆、貼紙、印章等日常文具進行創作,取其親密、輕巧、繁瑣。她亦借用現成的格式,繪製地圖、海報、和各種形式的圖表,取其古舊、嚴謹、無序。作品時常關注行將逝去、不可挽回的人事物和關係。何倩彤亦有創作錄像作品及透過不同項目以闡釋和擴展不同的敘事構架。作品被展出有時,被收藏有時,被遺棄也有時。

陳怡潔 (b. 1980)

出生於台灣,桃園,現居台北,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博士。2005年以「花毛泡的星期三」一作獲台北美術獎首獎,受邀於亞洲文化協會獎助之日本ARCUS藝術家駐村計畫、英國文化協會獎助之藝術駐村於羅浮堡大學、以及蘇格蘭葛蘭菲迪藝術駐村等國際駐村交流計畫,國內外展演資歷豐富。身為藝術創作者以及大眾文化消費者,她透過轉置卡漫色彩,創作出系列性深具時代意義、反應大眾媒體文化,並喚起集體視覺記憶的當代藝術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