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nue
Address

T:
W:
Opening Hours
Director
Contact Person

>> See map

廖斐《赤道》

赤道的定义是地球表面的点随地球自转产生的轨迹中周长最长的圆周线。如果将地球看作一个绝对的球体,赤道将地球分为南北两半球,这样的划分无疑是基于二元的基础上的。而赤道本身正是二元论无法清晰划分的中间地带,是事物的临界状态,含混而清晰。

2016-01--

赤道这一概念正是我们在克服主观相对建立客观秩序的“科学态度”指引下,对经验观察、测量、抽象、计算建构出的“科学世界”的一部分,但“科学世界”仍然直接指向已有的“生活世界”这一无法被取消的最终视域中的客体,就像我们循着赤道这一抽象概念在地表为其建造了赤道纪念碑一样。廖斐在展览中同样建造了两座“赤道纪念碑”,材料来自艺术家工作室所在城乡结合部随处可见的初级制造业材料甚至废弃物。毫无疑问作品所在位置与真正的赤道相去甚远,廖斐只是提取了纪念碑的垂直形式和人为创造却难以在现实世界中精确对应的一条线。两座纪念碑真正显现的是企图以硬的概念去捕捉流变的对象所带来的张力。同样的张力也出现在“延绵的赤道”这件作品中。赤道作为地球表面的存在物必然依附于起伏不规则的地形,艺术家用激光水平仪和起伏的地图模拟了概念与实体的耦合。

 

“重力雕塑2”是一件艺术家个人风格明显的作品。十几卷黑色的胶带水平贴在墙面高处,这又是廖斐利用身边之物创造出的科学实验般的情境。随着时间推移,胶带因重力先后下落,而其中一卷会因下方的一块木板改变下落的轨迹与速度。物质、能量、时间、空间的各自性质及相互关系在此暴露无遗。但观察不因在此止步,艺术家希望观者看到的是经典力学此时如何在你脑中展现,眼前所见是如何被我们的认知赋予意义。

 

在廖斐上一次个展中艺术家密集展现了关于我们如何认识世界的思考,此次展览艺术家希望呈现更真实的工作室状态,贯穿展厅的“水流”正像“生活世界”这一终极背景在展览中的投射。作品同样源自艺术家生活所见,城乡结合部的快速、实用、半成品化与不确定性在艺术家看来蕴含巨大的创造力。木条加水管组成的供水系统经济快捷,这一生活道具同时进行着压力与材质互相作用的实验,“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张力在此显得柔和。

  • 2016-01--

    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