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nue
Address

T:
W:
Opening Hours
Director
Contact Person

>> See map

無法承擔的奢侈 – Para Site
20150908225849

It’s but a dream
林木化 (1936- 2008)
油彩布本
1963年
圖片新加坡國立大學博物館版權所有與提供

Para Site 隆重呈獻《無法承擔的奢侈》,本展以跨世代論文的形式探討當新加坡的國家意識成為中央集權式的「資本主義民主」時,其形塑、發展的過程及當中產生的矛盾。展覽以1950、60年代及2000年的流行文化、經濟和城市規劃歷史為基石,展出此兩時代的藝術作品。今年乃新加坡慶祝獨立五十周年,而上述兩年代正值該國處於經濟烏托邦的邊緣之時。

本展覽由林沁怡策劃,參展藝術家包括:Nadiah Bamadhaj、張家傑、張奕滿、朱慶光、何銳安、何子彥、梁致協、林木化、林友權、Nguan、SKEW Collaborative、Shooshie Sulaiman、Mona Vatamanu & Florin Tudor、楊嘉輝、曾明山等。新加坡藝術團體LATENT SPACES擔任展覽聯合設計。

展名《無法承擔的奢侈》(A Luxury We Cannot Afford),引自新加坡前任總理李光耀1968年在新加坡大學的演說及2014年出版的同名詩集(Math Paper Press,2014)。李氏原句的「Luxury」(奢侈)與詩歌、文學和人文有關。1965年,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獨立建國,加速工業化的發展,務求振興國家地位;相形之下,詩歌、文學的培育和發展成了國家發展的次要「奢侈」選擇。這樣的發展方針在1970年代的國家議程中,受到進一步的認可。唯到90年代始,文化發展才逐漸被視為必需品,以助新加坡更快發展成為一個已開發國家。

20150910184528

Heman Chong, THIS PAVILION IS STRICTLY FOR COMMUNITY BONDING ACTIVITIES ONLY, 2015. Mixed media. Courtesy the artist.

《無法承擔的奢侈》展覽中,將「奢侈」一詞從一般消費主義和資本主義的基礎抽離,嘗試探索五十年來,「奢侈」的本義和態度在新加坡政治未來發展的用語裡,如何應用於個人和公民自由之上。而在這樣的未來承諾中,烏托邦式的個人和公民自由(包括言論自由、個人身份認知、政治意識形態和公共空間的使用等)便顯得遙遙無期,因這是被認為唯有當大眾思想成熟後方可進行的討論。

本次展覽並不以單一敘事的方式檢視新加坡的歷史、經濟和地緣政治,而試圖將早期發展先驅的願望,定義為未回應及不滿足,並在不論地緣政治的改造循環和中央集權的政治意識形態,兩者均傾向一種經濟實用主義的世俗形式下,任持續保持冀盼 。

展覽匯集不同年代藝術家的作品,以林木化1963年的畫作《It’s but a dream》展開序幕。此畫完成後兩年,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獨立,處於去殖民化自治的初期。畫中,一股對光明未來的樂觀希望,彷彿從主人翁手上的香煙緩緩飄出。主人翁似是一名中國籍女子,正與打著手勢的無名影子交談,但她卻一副心不在焉,沉醉在自己的思緒中,光明美好的未來與當前的黑暗形成鮮明對比。

何銳安的展演講座《Screen Green》,為此次展覽委任創作的新作。作品靈感來自2014年現任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國慶日發言的擷取畫面,藝術家利用綠幕作為一種臆測的電影空間,用於投射可能發生的未來,藉以暗喻過濾並篩選掉不受政府歡迎的未來。張奕滿的委任作品《THIS PAVILION IS STRICTLY FOR COMMUNITY BONDING ACTIVITIES ONLY》(2015)為一個路牌,上面寫著與作品標題相同的指示,質疑在一個多元和多樣化的環境裡「公眾」概念的定義,以及對有助減少社會磨擦的社區活動的強制要求。

何子彥的作品《The Epic Poem of Malaya Project》(2008)拉近兩代間複雜的世代關係。作品為一幅拼圖,以100塊前衛藝術家蔡明智畫作《The Epic Poem of Malaya》(1955)拼組而成。2008年,這幅拼圖被拆開,分配給100位訪客,邀請他們一年後重訪並完成拼圖。畫作《The Epic Poem of Malaya》在內部自治年代繪製而成,充滿曖昧的意象,描繪一群學生在熱天午後,聽著一名年青男子口若懸河地侃侃而談,看似宣傳著一個新國家的設計,一個去殖民化自治的馬來西亞。

20150910184544

Lim Yew Kuan, After the Fire (Bukit Ho Swee), circa 1966. Woodblock print on paper. Courtes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Museum Collection, Singapore.

本次展覽亦試圖從國界的彼端檢視新加坡的建構。馬來西亞藝術家Nadiah Bamadhaj的錄像作品《Not Talking to a Brick Wall》(2006)質疑新加坡作為一個主權國家的吊詭:國內的公共空間在個人經歷和家族羈絆下,依然與馬來西亞密切交織,千絲萬縷。藝術家使用在新加坡老家拍攝的錄像片段、家中珍藏的陳年相片與今日車水馬龍的多種聲音相互交織,親暱地邀請觀眾回到兩國邊界那更為滲透的年代。Shooshie Sulaiman的畫作為《Let’s learn propaganda: Singapura》系列之一,描繪新加坡和國家概念機制下噩夢般的相貌。

本展同時藉由其他參考資料,包括香港藝術家楊嘉輝的作品《那裡會是個天堂?》(2015),予以檢視新加坡和香港之間不對稱的社會經濟競爭。楊氏的播客(podcast)展演是專為本展覽創作的委任作品,參考1991年新加坡政府因應1997年香港回歸中國而鼓勵香港人移民到新加坡的宣傳活動。

《無法承擔的奢侈》嘗試提出並回應在50年的狹窄範圍裡,人所渴求、成就和依然渴求的各種細微差別和層次。

配合本次展覽,從年初起舉行一系列的公眾項目,包括3月香港首映的《To Singapore with Love》,以及6月的《Another Word for Silence》系列講座及小組討論。何銳安的展演講座《Screen Green》將於9月18日晚上7時半舉行。

今年1月及6月在新加坡和香港舉行的研究小組會議為此次展覽的重要研究來源,會中邀請重要藝術家和學者,包括蔣才雄、Cherian George、吳明蘭博士、Isa Kamari、李文財、黃毅聖、 Shabbir Hussain Mustafa、陳贊浩、鄭偉漢、黃萬靈博士、黃漢明、于一蘭及楊秀明。

Para Site藝術空間為香港首屈一指的當代藝術中心,亦是亞洲歷史最悠久、最活躍的獨立藝術中心之一。成立宗旨在透過展覽、出版刊物等活動,開展並促進在地與國際間的對話,希冀打造一個對當代藝術、社會現象提出批判性論述及理解的平台。

Para Site藝術空間大力支持新加坡與香港人的民主訴求。

Para Site藝術空間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藝能發展資助計劃」的躍進資助。

活動內容並不反映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意見。

「讚好」Para Site藝術空間Facebook專頁! 關注我們的Instagram!

  • 20150908225849

    20150908225849

  • 20150910184528

    20150910184528

  • 20150910184544

    20150910184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