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nue
Address

T:
W:
Opening Hours
Director
Contact Person

>> See map

“U型回廊”
麻剑锋个人项目
激发研究所

image

当墙面,地板和悬挂物构成了支撑麻剑锋本次展览作品的三维的材料和空间体验时,那些难以辨别的意象和抽象化符号与人造物和艺术品交织,不可否认的是我们难以用雕塑、壁画、亦或是“环境装置”来描述这次呈现,正如艺术家一如既往的创作方式一样。这些野蛮的、粗鄙的、原始的、图腾化的图像和物体更像是工具,并拥有神秘的使用“协议”:艺术家对特定场景的设置和挪用似乎指涉了它们的实用性高于一切,作为“宣判场所”中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事实上它们本身同时又是独立于任何使用性和目的性的自治的艺术品。他的在创作中通过行动传递图像和事实之间所潜藏的张力,从而强调其实践中“可操纵的”重要性。麻剑锋在寻找变化中的完整性和抽象性。有意思的是,在这里我们既可以把抽象看作为一种美学提取和哲学问题,也可以把它当作(政治的)方法以及社会经济驱动力。

一方面,麻剑锋的作品建立并又破坏了理解、想象、和具体之间的结构关系,开辟了一个模糊不清的领域。这种被操纵的模糊空间是具有生产力的,并且它激起了思考走向的可能性。那么,在我们看来抽象除了通过图像-物体关系的纯化萃取也可以被“思想和物质的相互扰搅”而激活。在这种情况下抽象的任务便成为解放(虚拟的)主体。另一方面,我们的社会生活由诸如金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交换等这样的“现实抽象”支配,而抽象化也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和描述过度泛化的思想和意识形态运作,因而也忽视了特殊性。与此同时“抽象出”似乎是辨别图案和趋势并获得“大局观(整体性)”的唯一方法。这种对立在艺术生产的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中尤其显着,当然也存在于政治活动之中。

正如艺术家本人所提到的:“抽象所产生的虚无是生命和社会的常态。”而这种对抽象的虚无的担忧,或许是嵌入艺术家作品内在的矛盾 – 在资本主义系统中价值的抽象化 – 作为社会表现形式的艺术品和商品之间的辩证关系。艺术品的价值是否表现在它根植于市场交换和价值生产劳动的支配形式当中?艺术品和非艺术品的不同存在于在创造过程的实践和条件的相似经验下,与商品不完全相同的是,艺术品的价值生产可以被看做一种反常的“自我剥削”形式和“投机劳动”。阿多诺曾指出艺术品的无用性是它的评判和自主性的基础,然而,自主性不是出于与商品的距离疏远,而是出自艺术品内在形式、结构和逻辑的完全沉浸和共生。这展现了这样一个观点:艺术品从使用价值中抽象得越多,它越构成对价值规则的否定。

关于艺术家

1983年生 生活工作于北京。2007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壁画系。2011年毕业于柏林艺术大学与中国美术 学院合作研究生项目,获柏林艺术大学硕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柏林艺术大学Burkhard Held工作室,获大师生称号。

麻剑锋主要的个展包括:《墙》(东画廊,上海,2013),《Shanghai Lady》(斯沃琪和平饭店艺术中心,上海, 2014),《MA》(应空间,北京 2016);近期曾参加的主要群展包括:《永不抵达 — OCAT西安馆2014夏季项目》 (OCAT西安馆,西安,2014),《气旋栖息者》(应空间,北京,2015),《例外状态:中国境况与艺术考察》(尤 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17)。

  • image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