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
EN
>>
<<
>> randian 《燃点》艺术网站  >> 关注+燃点  >>

展览搜索

城市
 
日期
 
 
 
 
 
  从:
  至:
  日期格式: 1/30/2012
关键字
 
  >> 搜索展览
>> 确认订阅
地点
Shanghai Gallery of Art
日期
2013.09.28 Saturday - 2013.11.24 Sunday
Opening Exhibition
09/28/2013 17:00
地址
THREE ON THE BUND No.3 The Bund No.3 Zhong Shan Dong Yi Road 3rd Floor Shanghai 200002
电话
86-21-63215757, 86-21-63233355*8758
开放时间
Everyday 11am - 7pm
负责人
Li Zhang
电子邮件
gr@on-the-bund.com

>> 访问网页链接

>> 见地图

风生水起
[新闻稿]

新闻稿

风生水起是一个关于我们自发改变自我或周围环境的展览。展览力图探讨自然和艺术的本质、过去和现在、社会文化和象征主义。在这样的前提下完成了三个不同的系列,本次展览邀请观者花时间去观察,去思索,去大胆的拓展对于被遗忘的史诗的认知、方式和资源。

邵译农&慕辰使用摄影、雕塑、装置和绘画等多种媒介创作了大量开拓性的作品,广为人知。他们的创作一直在发掘被遗忘的叙事、边缘化的历史和社会中看似无足轻重的细节,以构成一种引人入胜的神秘视觉语言。因而,以其批判性的方式呈现社会架构中政治,心理和诗意的主体以及文化的缩影。基于这样的动机,本次展览将具体的系列融汇交错在一起。展览中将展出由刺绣工艺创作的各国已退出流通的货币、具有象征意义的木塔以及一系列展现无名四合院的摄影作品。这些作品揭示了我们记忆的转瞬即逝,让我们去思考感知和阐释的各种核心问题。它们不仅仅是简单的物化和重建,而是在彼此之间建立了一种辩证的关系。

本次展览也将首次公开亮相艺术家目前仍在创作的最有野心的一个项目——一件缝制精美的装置作品,在丝绸上以苏绣的传统技法绣满了不同时代的货币。《春秋春秋》这件尺寸巨大的作品占据了主展区一半以上的空间,视觉效果逼人。作品上排布货币的密度非常大,展现了各种货币丰富的构图。这件壮观的作品与建筑结合,引人注目,就像是半透明的碉堡,让观者联想到闪耀繁复的巴洛克建筑。为了充分展示作品上的各种细节和苏绣的技艺,并凸显作品材质独特的反射和折射效果,画廊特别设计了灯光。对于这个系列来说,刺绣不仅仅是实现作品的一种工具。这件作品映射了现实的脆弱:它是一种虚幻而转瞬即逝的投影,同时具有历史性、思想性和社会性,让观者联想起过去和现在的联系。这些元素包括重复出现的许多直接引用和间接隐喻,为我们呈现出一个国家特定时期中的经济和政治。通过纯粹的黑色柔软的丝绸,这些曾流通过的货币图像出现或是消失都取决于从过去到未来的考察角度。因此,这个项目探索了这些立场在不断变化的不同政治背景中从什么程度上可以成为记忆/思考的可能形式。艺术家邀请观者沉浸在作品充满象征意义的大量细节中,欣赏纹理清晰的作品表面和纯粹的图像,不再去关注特定的引用,而是关注有关意识形态和权力的欲望和破坏性的普适类比。

Exhibition view
展览现场

邵译农的创作有赖于他不断进行的文化和精神思考。他会思考宗教哲学、神秘主义和信仰等话题,喜好探索人们对于宇宙的信念。他对于当代生活的哲学思考让他的作品在物质变化和视觉洞察之间建立了联系。他的作品也考察了诸如质量、体积和表面等装置和雕塑的元素。艺术家巧妙地将普通材料,诸如钢、木材和天鹅绒改变为让人浮想起自然世界的形式和形状。邵译农将诗意的张力融入到了他的作品中。为了尽可能精确的表达作品的内容,他对雕塑作品的阐释和装置艺术都带给观者微妙而细致地发现和思考的机会。

如如之心》这个新系列的名字取自佛教用语,指的是固有的世界或人的本质。邵译农选择了现实的一个方面,然后把它转变成了视觉的隐喻。装置是一个较为庞大的整体,他选择了不同材质的木材做成木塔,希望能让观者联想到中国传统建筑和遗迹的动态。这些柱状雕塑有不同的高度和粗细,有精美的做工和细节,包括清晰可见的年轮,光滑的雕工,以及保持完整的天然的碎裂处。从个人和精神体验的角度来看,邵译农关心天然的制作过程和风格。为此他选择天然的材料创作了包含美学阐释和实体互动的作品。对于我们来说,他的雕塑作品承担了一种心理的角色,帮助我们发现对于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这些作品看似平常,实则充满诗意,极易引起大家共鸣。这些作品充满了神性、神话和神圣的引用。 在慕辰的摄影作品中,她一直在找寻看待现代主义历史的全新视角,一种图像形式、叙事工具、历史记忆和社会参与的形式。这些摄影作品给我们留下一种似曾相识的印象,礼堂、高山的风景,城市中不满杂草的院子都唤起了我们遥远的记忆,仿佛身临其境般,我们都成为了置身于此的拍摄者。然而,慕辰的兴趣并不仅仅在于记录或学术,而是在这个背景下获得心理、情感和个人的体验。

Exhibition view
展览现场

探索着大自然的元素,在她最新创作的《四水归堂》中,暮辰关注的是家庭的景致。在这些地方,环境的结构由人类的各种奇思妙想决定。艺术家开启了对四合院这种适于休息和思考的传统居所的个人叙事。这种传统的院子带来的隐喻则是对经典传统的整体思考。这些照片印在丝绸上,构建了通过共同生活获得的集体记忆。作为一个整体,它们提出了对于现代生活方式(包括人与人的关系和我们生活的空间)的各种善意的评论。

这些严肃的作品中几乎看不到生命的迹象,不变的是那些被遗忘的历史和自然元素的遗存,艺术家跨越尘封已久的历史门槛,记录和感怀着——这让我们想起现实中影响巨大的变化,探索了时间的边界。我们如今生活的方式和过去如何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中,或者说如何被遗忘。慕辰试图聚焦那些我们曾庇护的回忆。这个系列作品中流动的并非情感本身,却关乎情感。慕辰能够将有深邃心理洞见的视觉图像和诗意结合,将其渗透为一种永恒,引人深思。本次展览体现了邵译农&慕辰处理记忆和历史等话题的一贯方式:让他们的艺术创作经历一个个不断更新和实验的过程。

Exhibition view
展览现场

关于艺术家

邵译农

1961年出生于青海西宁,先后毕业于青海师范大学美术系和中央美术学院油画助教班。多年来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钻研及对当代社会的理性旁观,邵译农梳理出一套日益完整的个人哲学。这位崇古的艺术家,在几十年的艺术道路上,反复推翻,又一次次地重建,以恒温的状态看人戏,观万象。1999年,邵译农创作的"中国制造"参加了批评家栗宪庭和廖雯主持的"跨世纪彩虹——艳俗艺术展",他在那时采用的思路和观念已初显文化怀旧的端倪。自此,他总在寻求一种途径,穿梭于古今之间,感悟冥冥之中隐藏着的玄机,这从他创作的“天地一绮罗”、“徽宗慢走”、“道和门”、“九枝文”等系列作品中可窥其一般。

慕辰

1970年出生于辽宁丹东,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摄影系。早期以镜头理性地记录历史与现实,而近年来的摄影作品在保持一如既往的古典构图上,更多地流露出一份怀伤与惘然,如2011年在沪申画廊展出的“暮鼓晨钟”系列,及此次展出的最新摄影系列“四水归堂”,草木石瓮在斑驳的墙面背景前无不透着现代生活中已经难寻踪迹的庄严的仪式感。除了摄影,慕辰近年也开始更多地拓展创作媒介和关注视野,创作了“傲慢与偏见”、“贴牌时代”等反映当代社会消费文化的装置作品。

邵译农&慕辰 最广为人知的合作是2000年开始以新摄影的方式呈现的作品“家族图谱”。家庭是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中的最基本单元。家谱作为家庭历史的纪录,使家庭被描述为超越有限个体生命的存在。之后他们对于历史的探究从个人际遇逐渐向更加社会化的范畴延展,创作了又一代表性肖像式的摄影作品“大礼堂”。邵译农&慕辰在2008年创作的“东风西风”系列则是将创作手法拓展到摄影之外,他们用天鹅绒包裹冰冷的镜框和闪亮的镜面,及枝形吊灯和灯上的每一块水晶吊坠,匠人般的手工操作抹去了“镜”与“灯”的照耀与反射的功能,使观者失去了日常观照的对象和依凭,以期能更多地自醒吾身。 此次展出的“春秋春秋”是邵译农&慕辰历时8年完成的一组巨作,通过传统的苏绣再现了早已停止流通的各个国家各个时期的纸币图样。旧币随着一个时代的终结而终结,上面的纹样和肖像曾是一个国家或政权的图腾和信仰,显露着那个时代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的面貌,也图解了对身份和权力的巴洛克式的伪装。无声的,雄辩的,优美的,这组轻盈飘逸的刺绣作品一针见血的表达出,即使是最恢宏、最强大的建业,也终究难免归于尘埃。二位艺术家对于历史、宗教、及哲学的见解凝结其中。 自1994年以来,邵译农&慕辰已先后在诸多国际知名的美术馆及画廊举办展览,包括: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古巴国家美术馆、澳大利亚昆士兰美术馆、东京森美术馆,俄罗斯莫斯科特列恰可夫国家美术馆、德国KW柏林当代艺术中心、美国圣地牙哥美术館、及上海美术馆等等,作品被诸如纽约国际摄影中心(ICP)、法国文化部(FNAC)、尤伦斯艺术基金会、德意志银行、瑞士ULI SIGG 私人收藏会、慕尼黑GOETZ 私人收藏会、比利时中国当代艺术基金会、及广东美术馆等多家顶级艺术机构及国际藏家所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