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nue
Address

T:
W:
Opening Hours
Director
Contact Person

>> See map

杨鑫 – 显微 – 空间站

“后人论道者曰:‘体用一源,显微无间。”

——明 李东阳 《泉斋说》

“显微”意指显著和隐微。杨鑫将细小的微观世界用叠加、克隆的方式得以凸显,借助艺术表达的显著之相,引导观众察觉到生活中最幽微的生命之理。这些偶然的和必然的矿物质颜料,在透明玻片上凝结、渗透,如同神秘的生命,不断的繁殖、分裂。这些彩色的斑点天工偶得,妙趣天然。杨鑫在分子层面上重构了貌似真实的仿真现实,进行分解、剖析、控制、放大,再现生命力。正是通过这种新的可视化的形式,生命得以在分子层面上被思考,成为一系列可以理解的生命机制。杨鑫的工作室如同生物科学的培育室,实验室里的器物,针头、试管、培养皿、搅拌器,都成为她的绘画工具。艺术家透过光学显微镜细察微观生物的结构,始终探寻着生命内在所隐藏的变化与关系。对于技术理性的重构,生物科学的探索,杨鑫对生命和繁殖的有效元素的进行观测和研究,生命用细胞器作为本体语言进行绘画,这一个令人惊叹的,天然完满的功能性形式,一个为了成就生命而造就出的精妙的安排。杨鑫揣度着造物主的智慧,用植物和矿物的无生命的原料,再造了一个生命的形式。她用生命科学的理性严谨的认知方式,再现了技术和系统偶然间形成的美感,生命中的要素可以脱离细胞、器官、有机体和物种的联系,进行自由的流通,和其他元素结合。一种新的认识论的变革正在发生,一种深度的生物学,杨鑫试图展示封闭的生命系统潜在的有机法则。艺术家在本次展览中将呈现试验创作的过程与多个系列作品,营造出一个实验室属性的美学空间。

杨鑫的《原》系列作品分解并纪录了生命物质的单位形态、观察生命体单位的结构特征,她进行了严谨的染色试验并绘制于盖玻片上,最终筛选部分成功的玻片标本保存下来。这是在生物切片的概念上发展的系列作品,在创作过程中艺术家研究矿物、化学和生物颜料在混合配比后,所产生的化学反应对于显色的影响,从而控制温度、湿度、时长和计量,让每一滴颜色在盖玻片上碰撞、反应、生长。艺术家创作过程对绘画语言和科研观测的双向结合。《试色管》是杨鑫在周而复始的创作中,将染有或剩余颜色的试色管进行收集装裱。这些残留在试色管内的颜色在干涸后留下了丰富的变化,蒸发过程的肌理标记着时间的印迹。杨鑫以新奇的方法,直观的呈现着裸眼无法察觉的浩瀚无垠的微生物的海洋,在信息交织的系谱中,试图依赖“自然的”创造与生效。

在《谁来制定游戏规则》、《博弈》系列作品中,杨鑫注意到了生命与偶然性的博弈。在正常与病态之间,免疫系统的各种因子都如反射弧般自动与病菌进行抗衡,稳定与失衡,则成为生命的种种症候。艺术家制造了一个“生命的规范”,健康在器官中过沉默的生活,而疾病则在各个境域里不确定性的痛苦中产生反作用力。隐藏的、遗传的、易感染的体质,病变激发构成格局的重组,人们广泛的提出过一种正派的、节制的生活方式,控制身和心的生命过程,会抑制或阻止病变,使激化的几率降到最低。易感性则成为一种新兴的生命形式。基因的精确度和遗传的筛选制度,使可能的,不受欢迎的未来进入现在,使之可以被预测、被优化。

杨鑫最新的创作《只能到这》,大胆地创造了一个生物的种族。艺术家把自身的梦境与记忆输出为创作的体验转换。这些摆脱过往规整的排列顺序,突变、选择、基因漂变,最终形成的干涉图案,糅合进了杨鑫自身潜在的潜意识产生的感官频率。在空无之间,意念中所产生的生命的形象。杨鑫通过对微观世界的再生产,挣脱了严谨的科学结构的客观观察的机制,探索着自然法则与意识的结合的新的形式的诞生。

生命技术改变了人之为何?生物为何?伴随着风险进行了新的个体和集体的主体化。实相,就在显著与隐微之间。

  • 显微

    显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