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
EN
>>
<<
>> randian 《燃点》艺术网站  >> 关注+燃点  >>

专题搜索

分类
 
日期
  从:
  至:
  日期格式: 1/30/2012
关键字
 
  >> 专题搜索
>> 确认订阅
2015.04.30 Thursday, 文 / 译 / Fei Wu
复制现实

在香港巴塞尔同期全城画廊纷纷开展争人目光之时,马凌画廊呈现北京艺术家王卫的《两个房间》。展览简洁明了,一眼就可以看完,但又似乎有一种难以名状的的复杂性隐匿其中。王卫是一位多领域的装置艺术家,多年来,他曾于国内外展览过无数次。我们想了解他创作生涯的来龙去脉,于是在画廊里约见了艺术家。

刚见到王卫,他先给我看了看他拍的北京动物园的照片,照片里动物园的墙上与我们面前展览中的画如出一辙。

王卫:所以这个就是北京动物园里的样子,我把它移植了一下。

曹一迪:刚才你提到你对动物园很感兴趣,为什么呢?

王卫:就是一个人造的环境,把动物房子笼子里,如果把它放在展厅里应该很有意思。后来我觉得去的越多,发现的就越多。我比较喜欢去想为什么动物园的设计者会想要设计这样一个情况和环境,为什么这个屋子那么大,那个房间那么小,为什么这堵墙是方的,另一个则是半圆的。我觉得这些都是有它的原因的。甚至包括动物的等级之分。比如有些珍贵的动物,生活待遇就很不错。我会去揣测。包括画也是,有些动物房间里的画就很潦草,可能三十分钟就画完了;有的非常写实,比如河马馆的那个。仔细看都不同,我猜是跟动物的珍贵等级有关。有的是用马赛克拼一个画出来,甚至做一个水池。因为瓷砖防水所以维持的更久。所以去的越多,每次都有新的发现。

曹一迪:每个房间都是这样的吗?

王卫:都是类似,但这个(图案)是按照长臂猿馆里的样子画的。都是非洲的狒狒,所以这个应该也是参照了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的样子。动物园的画师他自己可能也是找了资料然后在这几个房间里画。还有几个不同的风景,我选了我觉得其中比较有意思的两个,背景很像,一个像是早晨,一个像是傍晚的感觉。产生这个想法还是根据现在这个空间的情况来重新设计的。还是把动物园的语境去掉,建立一种新的关系、跟现实的联系。

Installation view of Wang Wei,

Installation view of Wang Wei, “Two Rooms”, 2015 (At Edouard Malingue Gallery, Hong Kong)
王卫《两个房间》展览现场,香港马凌画廊,2015

Installation view of Wang Wei,

Installation view of Wang Wei, “Two Rooms”, 2015 (At Edouard Malingue Gallery, Hong Kong)
王卫《两个房间》展览现场,香港马凌画廊,2015

曹一迪:我看过您之前在广州的“观察社”做的项目,能说说吗?

王卫:那是2013年。当时的想法与这次的展览有点像,一个延续。那件作品叫做《自然史-6》。基本上灵感都是来自北京动物园。从2007年到现在,都是借用动物园的元素。最早就是2007年在长征空间有个群展,叫做NONO。第一件作品是《没有动物的动物园》,复制了四个夜行动物馆。长征空间的展厅比较分散,我的作品摆放在中间位置,观众必经的很昏暗的四个小屋子。这是第一件复制动物园环境的作品,当时比较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动物园本身就在复制自然,复制出野生动物的自然栖居环境,我就荒诞地延续这一“复制”行为,把它复制到展厅里面,变成艺术品。就好像它在动物园里有它的作用,到了展厅里面,属性就变了。这时人们来看——虽然观众都是在参观,你去真正的大自然同你去动物园或是你去画廊,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我更多的是用语境转换的手段,一个概念上的想法。我一般会根据展厅的情况再做一个调整和设计。

曹一迪:那你说的现实是最初的本体吗?比如说动物园的画师拷贝的是草原上的风景,那你觉得的现实是草原吗?

王卫:其实是一个本质的,现实中荒诞的情况,比如说我们在动物园内,设计者凭想象或是一些资料去编造的一个似乎像现实一样的环境,我借用他的视觉欺骗的方法。

曹一迪:所以你去复制的是他的这种行为?“复制”的行为。

王卫:可以这样讲。在动物园的语境里已经有一个关系了。我把它挪用过来作为一件作品出现的话,关系还在,但发生了一些变化——因为语境的变化,产生了其他的能指。所指上是没有变的,或者说我尽可能的保留了其原貌,但肯定不能完全一样,比如这次的作品就更像以壁画的形式出现。但我之前的作品就更像动物园本来的陈设,像是出现了动物吃东西的盆啊之类的物品。但这一次我就希望它能作为背景画的形式,在展厅中出现。更抽离一些。

曹一迪:您之前是学壁画专业的,这对您现在的创作有什么影响?

王卫:我是学壁画的,但对现在的作品应该说没有什么太直接的关系。因为我觉得壁画更多的是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一种公共艺术。我觉得壁画更多商业、装饰性,我也不是很感兴趣。毕业之后我在北京青年报做摄影记者,做了有大概8年,挺久的。同时又做自己的作品,跟一些朋友、同学组织一些展览。

曹一迪:您之前是“后感性小组”的成员,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儿?

王卫:毕业之后,我自己租了个小房子,开始画东西、做创作。我住得离刘韡很近,我们同一届,但他是中国美院,我是中央美院,那时候来往比较多,包括我去北京青年报也是他推荐的,他当时在那儿做美编。通过刘韡又认识了邱志杰、蒋志。邱志杰那个时候和吴美纯组织后感性展览,针对当时那种比较流行的、冷观念的一些东西。

我是觉得“后感性”的提出是有很清楚的思路的,是想推动一些年轻的艺术家,看一些工作室啊。当时北京的环境也是这样,没有画廊、艺术空间之类的地方。偶尔的发生一些都是很地下的状态。组织这样的展览还要找地方和经费。开始在蔡青的姐姐那做了一个展览,后来蔡青回德国了就没回来。就这么拖着,直到1998年12月份,突然找到了,说过两三个星期就要做。那是孙原当时住的那个小区,在芍药居北四环那,有一天他就看到一个地下室是空着的,他们问物业,就说我们要拍电视要做一些道具,用这种方式。那个地下室很大,有十几个小屋子,但是很便宜,一个月只要一两千块钱。当时他们已经策划准备了将近两年,人选都定了,1999年1月初就做了第一次后感性的展览。这说几个小时也说不完。

曹一迪:今年接下来还有什么展览?

王卫:比较确定的是5月份在英国CASS雕塑基金会的展览,是在一个室外空间。跟动物园可能没什么关系,跟马赛克有点关系。

Installation view of Wang Wei,

Installation view of Wang Wei, “Two Rooms”, 2015 (At Edouard Malingue Gallery, Hong Kong)
王卫《两个房间》展览现场,香港马凌画廊,2015

Installation view of Wang Wei,

Installation view of Wang Wei, “Two Rooms”, 2015 (At Edouard Malingue Gallery, Hong Kong)
王卫《两个房间》展览现场,香港马凌画廊,2015

Installation view of Wang Wei,

Installation view of Wang Wei, “Two Rooms”, 2015 (At Edouard Malingue Gallery, Hong Kong)
王卫《两个房间》展览现场,香港马凌画廊,2015

Installation view of Wang Wei,

Installation view of Wang Wei, “Two Rooms”, 2015 (At Edouard Malingue Gallery, Hong Kong)
王卫《两个房间》展览现场,香港马凌画廊,2015

Installation view of Wang Wei,

Installation view of Wang Wei, “Two Rooms”, 2015 (At Edouard Malingue Gallery, Hong Kong)
王卫《两个房间》展览现场,香港马凌画廊,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