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12 Thursday, 文 / 译 / Ting Wang
官僚书法家或“大期将至”

新年伊始,中央纪检委书记王岐山在中纪委分组讨论会议上的一席狠话让“书法界”着实打了一个寒颤:“有的领导干部楷书没写好,直接奔行草,还敢裱了送人”。谈到一些地方书协“官气”太重时,王岐山说,“现在有的干部玩过了,飘飘然了,忘记了执政党和老百姓的关系了。”其实,书画界的这次“震动”始自去年年底,2014年12月的《人民日报》曾有文章谴责一些领导干部“利用书画协会中饱私囊……热衷于挤进艺术家协会兼职,乐于利用书画协会职权谋利,作品低劣却卖得十分红火”。

所谓的“书法界”事实上是当代的创造,和“美术家协会”一样属于文化领域的官方系统。中国书法的官方机构“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于1981年。同为一个体系的各省市自治区“书协”也都紧随其后。在该协会的章程上明确写道,中国书法家协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各民族书法家组成的专业性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书法家、书法工作者的桥梁与纽带,是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虽然全国各地“书协”的历史不过短短数十年,但书法与主流已然形成了“水乳交融”的一部漫长的文化史。自从汉末逐渐形成了审美意义上的书法史以来,中国历史上极少有纯粹的“书法家”存在——即使有,也多与官方往来密切。无论是魏晋时期的王羲之还是宋代的米芾、明代的董其昌,皆为朝廷中人。此外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更不乏臭名昭著、贪赃枉法的奸臣,蔡京、秦桧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当然,历代帝王习书、善书更是顺理成章之事,因为掌握书法在某种程度上就意味着文化名正言顺的统治者,开创“瘦金体”的宋徽宗赵佶、康熙、乾隆都位列其中。帝王好书已然成为了文化,一个最极端的例子是,唐太宗李世民由于生前醉心于王羲之的《兰亭序》,死后也将其一并带入了阴宅。由此可见,书法成为了历代官方趣味的主流大宗。

如今,“书法”的含义本身就变得暖昧不明,陷入了多重矛盾身份的泥沼:它被定义为一门视觉造型艺术而在各大高校、研究所纷纷开设;它依然是一个中国文化人的门面,是领导们“天经地义”就应擅长的本领;它与人品关联的神话依然被传颂(蔡京被“北宋四家”开除并非因为其书才,而是因为人品);也正因为书法是中国正统文化的脸谱,文脉的标志,因此它名正言顺地被当成了发挥特定作用的理想媒人——而现在,某些兼任地方“书协”的领导也直接或间接地成了反腐的对象。

Wang Qishan, China’s top graft-buster and head of the Central Commission for Discipline Inspection (CCDI)中央纪检委书记王岐山

Wang Qishan, China’s top graft-buster and head of the Central Commission for Discipline Inspection (CCDI)
中央纪检委书记王岐山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