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05 Thursday, 文 / 译 / 梁舒涵
石头剪子布:萨拉·施个展

萨拉·施个展

维多利亚·米罗画廊I(码头路16号,伦敦N1 7RW),2015年1月30日-3月28日

继2013年代表美国参加了威尼斯双年展之后,萨拉·施(Sarah Sze)的作品此次占据了伦敦维多利亚·米罗画廊的全部两个空间,这也是她在该画廊的第三次个展。也许有人还会记得15年前(1998)施在伦敦当代艺术学院(ICA)的那件装置:她用当时自己的标志性材料(棉签、牙签、杂货店淘来的各种玩意)搭建了一个令人眼花缭乱、充满童趣的星座。与之相比,她当前展出的这些作品至少看起来不再那么放荡不羁,所用的材料也更趋于自然,这种变化大概是从她2011年在纽约亚洲协会的那件装置开始的。即便如此,作品中少量的粘土、线、金属、纸、石头(或者说用电线捆绑着布做成的假石)使用得依然讲究如故。

码头路空间展现的是施从2013年九月份、也就是紧接着威尼斯双年展之后开始创作的一系列作品。当时,她在美国费城的纺织工房博物馆(Fabric Workshop and Museum)驻地,尝试着在“特卫强”(1)上打印,如今,那次在费城的创作在伦敦得以复现。

Sarah Sze, Installation view,

Detail of “Still Life with Desk”, 2013-2015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Victoria Miro, London ©Sarah Sze)
萨拉·施,《有桌子的静物》,2013-2015(版权归艺术家及维多利亚·米罗画廊所有)

Installation view, Calendar Series, 2013-2015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Victoria Miro, London ©Sarah Sze)

Detail of “Still Life with Desk”, 2013-2015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Victoria Miro, London ©Sarah Sze)
萨拉·施,《有桌子的静物》,2013-2015(版权归艺术家及维多利亚·米罗画廊所有)

Sarah Sze Installation view,

Sarah Sze Installation view, “Stone Series” 2013-2015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Victoria Miro, London © Sarah Sze)
萨拉·施,《石头系列》,展览现场,2013-2015(版权归艺术家及维多利亚·米罗画廊所有)

展厅一楼的那件《桌上静物》(Still Life with Desk)最初是一件场地特定的作品,模仿的是费城纺织工房博物馆的服务台,但这件作品却将幕后的办公室搬到了前台。施常说:“每件作品都应该让人感觉像是在参观工作室。”所以她在作品中添加了废弃的咖啡杯(来自全美铁路客运公司),还蓄意将其中的办公用品摆放得凌乱无序。这件作品给人一种悬而未决的感觉,好像艺术家刚刚出门不久。桌子是用很寻常的铁丝编成的各种立方体做的,她常用此法达到解构体量的目的:这些立方体也可以是办公室格子间的建筑模型,而低着头的牛眼灯也可以被理解为路灯。整个作品中彩色的元素被降至最低,只有几盆仙人掌和蓝色胶条,而且这些物件都放在由楼上那件作品延伸而来的色样上。此外,作品中还有往下流动的粘土、夹子上的花边、各种无序的照片等,一切都是按照 “风水”的秩序来摆放——这也是她创作中的新观念。不过,伦敦的这件作品也并非是费城那件原版的纯复制,大约有两成的物品是在当地现找的,当然,她本人也希望看到每件作品都有所进化。这也是她立体绘画的重要部分,她所营造的“情感包袱”以及凸显的负空间让观者“迷”入其中。

在楼上,一场“石头、剪刀、布”的游戏正在其《日历系列》(Calendar Series)中进行着。施篡改了整整三个月的《纽约时代周刊》的头版,眼前地上的这些报纸上的图片都被挖去,并被替换成了自然物的照片,例如:石头、火、土地、天空等——一切都会转瞬即逝,但却阵势撼人。与此前的类型模式相同,施在这些图片上做了一小堆一小堆的沙化肌理效果,并摆放了数件现成品,还用小石块压住这些色彩一致却质感迥异的物件。施希望通过2013年9月开始创作的这件作品来捕捉费城驻地创作这段时光的流逝感。这些东西被铺在地上,强调了报纸被丢弃、再循环的命运,甚至被画家用来防止颜料滴落。报上的标题所指的都是具体事件,而从替换的那些照片上却看不出任何关于时间和地点的信息。施的这些装置赋予了每张报纸独立的意味,而黑白相间的图式则将那些漫无边际的想象框入其中。

Sarah Sze, Installation view,

Installation view, Calendar Series, 2013-2015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Victoria Miro, London ©Sarah Sze)
《日历系列》,展览现场,2013-2015(版权归艺术家及维多利亚·米罗画廊所有)

Sarah Sze, Installation view,

Installation view, Model Series, 2015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Victoria Miro, London ©Sarah Sze)
《模型系列》,展览现场,2015(版权归艺术家及维多利亚·米罗画廊所有)

再上层楼,展现在观者面前的就是那件主要的石头装置了,而这件作品本身也可以被看作某种星座。《石头系列》(Stones Series)的墙面部分展现的是13幅表现苔藓和岩石表面质感的抽象彩喷画,其颜色各异,有红紫、青绿和黄色,也有的采用了较暗的单色。每件作品都对应着“景中的四石”,其中的很多石头都是采用铁丝与布面彩喷做的雕塑。在近年来的创作中,施经常使用这样的“石头”,特别是在威尼斯双年展上的那件,其中的石头既喻指约翰·罗斯金(John Ruskin)三卷本的建筑与文化史大作《威尼斯之石》(The Stones of Venice,1851-1853),又好像是对她的祖国英国出现的文化衰落进行的郑重其事的规谏,因为这种衰落正是由于过度自负的世俗化对虔诚的基督教仪轨不断蚕食而导致的。对于石头,施自己也承认,在创作中有意采用了中国传统的“供石”观念——从其讲究的布局也可以看出这一点。不过,在这件展厅里,艺术家所要探讨的核心问题是:雕塑和建筑中的石头,如何呈现其特性,并使之发生转化?其实,这些石头并非是看上去那样的现成物。如果说她在“威双”的那件作品关乎“方向与迷失”(其中的很多石头都有用彩线做的同心圆,很像地质勘探的样本),那么,在现象学的意义上,这些石头就成了她“生活世界”和实践中的垫脚石,也即一种创作手段。

在该画廊梅菲尔区的空间里,施展出了一系列小型雕塑,这些作品亦是对于那些稍纵即逝的抽象观念的现象学构筑。就像那件《桌上静物》一样,这些作品的引人之处也在于用重力与绳索营造了一种悬空感,使其看上去既错综复杂,又稀疏零落,而且还有着高度主观化的观念与精致的形式。展厅中的每件作品都在把玩拿捏着不同体量的变动与“潮涨潮落,兴衰交替”的观念,正如她那大型作品的体量,恍兮惚兮,不囿于画廊环境那样。

此外,《午夜系列》(Midnight Series)中的那些丝网印刷作品进一步探讨了报纸与夜空这样的抽象图像之间的对比关系。她在2014年元旦那天创作的这件作品是将世界各地的不同报纸收集来,并将夜空图片插入其头版。这一系列共有12幅,对应着12个时区,合起来正好构成了世界钟,记录了新年头一天地球的自转轨迹。

Installation view, Model Series, 2015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Victoria Miro, London ©Sarah Sze)

Installation view, Model Series, 2015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Victoria Miro, London ©Sarah Sze)
《模型系列》,展览现场,2015(版权归艺术家及维多利亚·米罗画廊所有)

注释

(1)“Tyvek”,杜邦公司出品的一种高密度聚乙烯纤维产品。

萨拉·施(Sarah Sze),哥伦比亚大学艺术学院全职教授。目前正在为纽约地铁“96街”站创作一件装置,其中有她自己在大件陶瓷上的绘画作品。施出生于波士顿,其祖父施思明(天津出生)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英国接受过教育,是中国著名外交家,也是世界卫生组织的创始人之一。

哈里特·兰西尔(Harriet Landseer)来自布拉格,常组织艺术之旅,她的兴趣涉及当代艺术、咖啡馆文化、儿童书籍插画等,2015年11月,她将在中欧组织一场以“中国风”(Chinoiserie)为主题的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