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
EN
>>
<<
>> randian 《燃点》艺术网站  >> 关注+燃点  >>

展评搜索

日期
  从:
  至:
  日期格式: 1/30/2012
关键字
 
  >> 展评搜索
>> 确认订阅
2014.08.14 Thursday, 文 / 译 / 路弯弯
掇拾旧稿,益以新见:框界现实

韩冰与LUKA RAYSKI:界

否画廊(Dean街535号,507室,纽约布鲁克林区),2014年3月29日——6月8日

界框是一个形状,一种绘图。它既是隐形的又是可见的——它是一条标示指定区域的虚线,抑或是区分内外的有形边线。它是闪烁的现实,在无法察觉与严格生硬的轮廓之间摇摆,框迫使我们具备更敏锐的洞察力。作为一种思想或视觉工具,框迫使我们不仅聚焦于框中之物,也关注于其形状如何契合于其初生之语境。

来到由何雨与杨嘉茜创立的否画廊,观众将经历一个进出可穿透的界限的过程——好比一系列预设的经历。走入关着门的居民小区,经过一名门卫,乘上电梯,一排整齐摆放正在晾干的雨伞占了楼道,顶头便是507室的灰色大门。这扇门通往一个非同寻常的商业展览空间。这是何雨与杨嘉茜在展望高地大楼的公寓兼工作室。

远离切尔西、上东区及下东区的画廊区,否画廊采取了公寓式展览模式,该模式近来愈加常见,尤其是在布鲁克林。由于各种经济、哲学、美学或纯粹实际操作的原因,这些由居住空间转换而成的展览空间所使用的非正统框架为展览带来了策展上的灵活性,既表达一种DIY精神,又保持明确的专业性。这些多元空间重新演绎了白立方与展览内部无可争辩的“地点性”之间的对立。二者之间的界限在逐渐弱化,因为白立方模式已不再是一种必然,而是一个选择。展览空间不再试图保持隐形或中立。相反地,它是一个生成新组合的机会,一个展示艺术的框架,以及观看艺术的环境。

否画廊的第四个展览有着恰当的题目:“界”。韩冰与Luka Rayski分别以自己的方式在作品中探索作为视觉与思想工具的界框,反映并接近否画廊本身的整体感觉与体验。

在韩冰作品的场景中,人造与自然风景之间的区别变得不再明确,她通过构图的方法使虚假与真实空间之间的界定变得模糊。简洁的建筑形式与半透明的朦胧形状产生对比。层叠的区域紧靠挥发的薄色。例如在《风景5》中,一道颜料在浓绿色背景上支撑起一个形状。一把冲动的调色刀使用黄白颜料,立即将该形状推入前景。该形状瞬间令人联想起一块广告牌,它在边界里框起了一个新的风景,将其从周围的森林里区别开来。

在韩冰的作品中,这种构图经常出现,而作品在强调现实感的同时,也将这一现实感通过时而绘画性的、时而抽象的笔触从语境中剥离。在《237》中,直线型的构图强调了空间处理的不同方式,明确划出了被包含或排除的区域。在简洁的灰色背景上,一个戴手套的人手持一张照片,照片中的风景貌似一个月光下的池塘,而不断重复的长方形既起到了有形边框的作用,又在消融中成为了另一幅图景的入口。

Han Bing, “Landscape #5”, oil on wood board, 12 x 16 in., 2014
韩冰,《风景 5》,木板上油画,30.5 x 40.6 cm,2014
© 2014 韩冰, 致谢否画廊 | © 2014 Han Bing, courtesy Fou Gallery


Han Bing, “237”, oil on linen, 18 x 24 in., 2013
韩冰,《237》,亚麻上油画,45.7 x 61 cm,2013
© 2014 韩冰, 致谢否画廊 | © 2014 Han Bing, courtesy Fou Gallery


Luka Rayski的小型黏土板绘画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秩序性与连贯性,其视觉构图精简,所有强有力的形状与突出的元素都存在于一个稳定的框架中。然而,观众在近看后会发现,这一整体结构中的复杂与偏差暴露了艺术家创作的“手”,而这些笔触的积累将原始的网格慢慢地扭曲并且引爆。作品《在路上》(一组立于一条画布框榫头上的五个绘画)中,平行的刻线在不经意间走偏,而透明颜料的不同交叉方式揭示其内在逻辑中存在的缺陷。

受摄影影响,Rayski通过定式建立并寻找图像,而这一过程则对全面且放射性的作品构想提出质疑。Rayski并未使用一套机械化的方法,而是建立了他必须完成的一系列行动与内部逻辑,在操作过程中形成一些无可避免的意外与失误。在《美国》中,网格形似小孩子涂鸦的蜘蛛网,一些线条被拉伸,一些线条被压缩。最终结果几乎与预期的产物背道而驰;一个具有效率与常规性的模型被转化成为一个充满即兴与冲动的震动起伏的网络。Rayski作品中的划痕、蚀刻、打磨与记号代表着接近其自身创作逻辑极限的绘画,明确表达了创作之初的思想状态与参照系统,以及这些边界的常变性、可穿透性、有时甚至是不存在性。

位于非常规空间的展览绝非新鲜之事。从60年代的偶发艺术到汉斯·尤利斯·奥布里斯特发生在厨房里的第一个展览,再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北京外交区域举办的聚会及展览,有关这些重新去定义艺术归属与展览地点的空间的历史十分清晰。然而,否画廊超越了这种非正统之举,试图建立一个可持续的框架。作为一个画廊,它有完整的新闻稿、价格表、预约参观以及缜密的活动计划。否画廊恰好跨越冰冷的商业空间与私密的居住逗留空间,不断试图规划(与消除)对这些空间的界定。

正如水壶的哨声与冰箱的嗡嗡声在不经意间会影响到作品的观赏,观众会不断地突然意识到否画廊其实为某人的居住空间,因此也会保持一种出乎意料的警觉。在这种警觉的间歇,我们会发现自己正身处不同空间的交界处,看见不同的现实并肩存在。尽管能够清楚地意识到不同空间的分隔与区别,观众能完全融入任一空间。

Luka Rayski, “On My Way”, 6 mixed media paintings on claybord, found stretcher bar, 6 x 48 in., 2014
Luka Rayski,《在路上》,高岭土板上综合媒介绘画,拾得画架,15.2 x 71.2 cm,2014
© 2014 Luka Rayski, 致谢否画廊 | © 2014 Luka Rayski, courtesy Fou Gallery


Luka Rayski, “Untitled (Han Bing rip-off)”, mixed media painting on claybord, found stretcher bar, 7 x 7 in., 2014
Luka Rayski,《无题(撕韩冰)》,高岭土板上综合媒介绘画,拾得画架,17.8 x 17.8 cm,2014
© 2014 Luka Rayski, 致谢否画廊 |
© 2014 Luka Rayski, courtesy Fou Gallery


Luka Rayski, “Untitled (Transformers, America, Niépce)”, 3 mixed media paintings on claybord, found stretcher bar, 16.5 x 38.6 in., 2013-2014
Luka Rayski,《无题(变形金刚,美国,尼埃普斯)》,高岭土板上综合媒介绘画,拾得画架,42 x 98 cm,2013-2014
© 2014 Luka Rayski, 致谢否画廊 |
© 2014 Luka Rayski, courtesy Fou 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