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23 Thursday, 文 / 译 / Fei Wu
地上之城与上帝之城

黎薇个展:感谢上帝

杨画廊(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创意广场东侧20库 )2013年12月21日-2014年2月16日

由于内外光线的陡变,一踏入画廊就被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包裹,不由有些颤栗。不过等视力调整过来之后,眼前的一幕想必令所有观众都会蓦然一惊:幽暗的烛光,摆着十字架的圣坛,嵌有浮雕的立柱,道道肋拱相互交错的穹顶,甚至还有神父和修女,一道“圣光”从墙壁的一扇小窗里斜射进来——黎薇将画廊空间改造成了一座如假包换的教堂。然而艺术家告诉我,实际上,这座看似庄严肃穆的“教堂”采用的所有材料都十分廉价:那些像模像样的建筑部件其实都非永久材料,圣坛上的烛台是在淘宝上低价购得的,神父和修女都是画廊的工作人员假扮的,而投射进来的那束“圣光”来自于楼上办公空间里安设的一台照明灯。在得知这一事实之后,相信没有人不感到啼笑皆非。在这里,神圣崇高的表象与平凡廉价的材料之间形成一种极度的心理反差,而正是这种反差使人们开始思考圣象与幻象之间的距离。

对于神圣和虔诚的戏谑已然成为了一种艺术手法,近几十年来最引人注目、也引起最大争议的作品莫过于美国艺术家安德里斯·塞拉诺(Andres Serrano)的《尿基督》(Piss Christ,1987)了——一张浸泡在尿液中的基督受难像的照片。塞拉诺还如法炮制了一系列这样的作品,将其称之为“液体抽象系列”,这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然而,对于作品本身,塞拉诺如此解释道:“教堂就是基督身体和血液的象征。修女们告诉我们不要去崇拜偶像,因为它们仅仅是一种幻象。所以,我并没有破坏或者亵渎圣象,我只是创造了新的圣象。”如今反观黎薇的《感谢上帝》,她所要传达的是一个相似的问题。如费尔巴哈说:“对于符号胜过实物、副本胜过原本、表象胜过现实、现象胜过本质的现在这个时代……真理被认为是亵渎神明的,只有幻想才是神圣的。事实上,神圣性正依真理之减少和幻想之增加的程度而增加,所以,最高级的幻想也就是最高级的神圣。”(《基督教的本质》第二版序言)与塞拉诺的平面作品相比,黎薇假造的这座教堂显然更加“真实”,也更为反讽。假扮的神圣借助真实的外衣来蛊惑人群,而这外衣之下则是空无一物抑或与现实完全相反。就像圣坛旁边的那只死老鼠一样,它也是人造的,而且偌大的讽刺是,它的毛其实是猫毛。因此,黎薇向我们展示的不是宗教的神圣,而是真实的伪造。无论是广告所引发的商品符号的崇拜,还是新闻所构造的幸福假象;无论是大众传媒所带来的幻想,还是意识形态所营造的乌有之乡,信仰的建立确是一门技术,但有时又是多么的易造。在信息网络四通八达、影像图景无限逼真的年代里,探索与观察的成本在不断地降低,人们也便逐渐失去了反思的能力。

就如同一个女人甘愿用各种神奇的护肤品(如“神仙水”)饮鸩止渴一样,绚丽的包装、高级的词汇、冠冕堂皇的功能,以及貌似神圣的外表,都不过是用于自欺欺人的东西。费尔巴哈曾说,地上之城乃是上帝之城的反映。然而,地上之城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上帝之城,终究是一个容易被忽视而又关乎本质的问题。艺术家正是以玩笑的方式欺骗了观众,又善意地提醒了他们有关信仰、崇高以及神圣的本质。

Exhibition View
展览现场

Exhibition View
展览现场

Exhibition View
展览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