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
EN
>>
<<
>> randian 《燃点》艺术网站  >> 关注+燃点  >>

展评搜索

日期
  从:
  至:
  日期格式: 1/30/2012
关键字
 
  >> 展评搜索
>> 确认订阅
2013.10.24 Thursday, 文 / 译 / 顾灵
陈海燕之梦

陈海燕:刻心

墨斋(北京市朝阳区机场辅路草场地艺术区红一号)2013年9月14日-11月3日

我们看过那么多的观念艺术,而当梦的诠释摆在我们眼前——正如墨斋的陈海燕“刻心”个展——对其创作的解读被某种看似寻常所击中。也许是因为如今暧昧的审美环境反倒使如此直接的作品显得奇怪——我们更习惯于年轻艺术家的装置,好比一只荧光灯泡、一个折了的支架和一把扫帚。但创作“艺术”,撇开其前提条件或色迷迷的艺术市场不谈,终究是一种个人活动与表达形式。除却我们意图揭开其意义的努力,艺术自得其乐的神秘恰在于其不可证,不论证人是观者抑是艺术家本人。

陈海燕的这场个展通过呈现梦境为上述思考提供了一些有力的佐证,梦境——是人们总要去解释的(艺术之外的)主题,而“刻心”展示了这位成熟艺术家(墨斋作为一座新成立的画廊,看来不仅面向所谓“新兴”人物)清晰的创作脉络。陈海燕的创作分两路,一路在明,迎合上世纪80年代艺术服务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一路在暗,私下里创作关于其梦境的木刻作品。她长久以来坚持记“梦境日记”,这些日记也成为此次在墨斋展出的所有创作的基础;这些作品尺幅不一,有盈盈小作、有恢宏巨制,还有宣纸上的彩墨作品。

Chen Haiyan, “Carving the Unconscious”, Exhibition View
陈海燕,《刻心》,展览现场

小幅作品融合了文字与图像,这些文字,或描绘小梦境、或围绕图像而展开,充盈画幅。这些文字,既形象具体、又情感生动:“我开门看到我的猫跑了…我想要去城市之墙的顶端,但山是黑暗的。我不喜欢,所以我没去…”——恰如梦境。与此同时,令我们感到好奇的是,这些文字在多大程度上被“编辑”过,作者又是如何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进行编辑。猫是多幅画作的主角,杭州乡下的风光亦贯穿始末——陈早年与家人生活在那里,茅屋家畜、林间小道。刻里画外透出一丝梵高的笔触,好像一头金毛狮子,蜻蜓和野鸡变身为车流。

Chen Haiyan, “Chickens Turning into Little Cars”, woodblock print, 19 x 13 cm, 2013
陈海燕,《鸡变小汽车》,木刻版画,19 x 13 cm,2013

这座藏于内心深处的动物园,通过白纸底、黑线条极富趣味地描画出来,带着某种原始的气息——天真且动感十足;这些忽而翻个筋斗、忽而骐骥一跃的生灵栩栩如生,然而仍会提醒观众,梦醒之眼睁开刹那、忽而消散的一刻。超现实主义对“自动”绘画的崇拜在此并未被完全消解,绘画与梦境相遇碰撞出呼之欲出的说服力。上述关联同艺术家的坚定不摇相互编织——这一众作品均出自手工印画——这些简单朴素、田园牧歌般的画作由此浸入一笼成熟的气息。同如今大多数展览相比,这批作品的感染力不同于乏味的即时审美。它们是手工的、视觉的、个人的造物,有着与生俱来的表现力。

离开展厅时,脑海中依然萦绕不去的是大篇宏卷的磅礴气势,与小幅精品的浑厚生动。将自己梦中所见同素昧平生的陌路观者分享,不失为对个人艺术表达的及时提醒。这些融“艺术”同个人领悟于一方画卷中的作品,激发了多样的解读方式,同样引人深思——它们既为艺术之梦,亦为梦中之艺术。

Chen Haiyan, “Ghost”, woodblock print, 19 x 13 cm, 2013
陈海燕,《鬼》,木刻版画,19 x 13 cm,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