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30 Wednesday, 文 / 译 / 顾灵
迪斯科打谷机的声与怒

张鼎《龙争虎斗》

伦敦当代艺术中心(伦敦林荫大道),2015年10月12-25日

声浪袭来,我步入暗黑的舞池,感到迷惑不安。灯光跃动,电音如雾。在震耳的嘈杂与颤目的影像前,人群呆立。舞台上,DJ们轮流或同时编织着音网。夹在舞台间的舞池中,人们与每段新的即兴旋律保持同步。两排四面玻璃墙将DJ们与人群分开,高耸而锋利,以炫目的速度旋转,随着节拍摇摆。迪斯科舞厅变成了打谷机。

恐惧与狂喜

既不是天使,也不是外星人,这些魔石从潜意识深处的星系降落至此;外在且固有的悖论中央,魔镜映射着希望与恐惧,自恋与病态:我们因欲望而精神错乱,却惊骇于现实。

夜幕降临,我从ICA走入伦敦林荫大道的忧郁宁静之中,这条英国皇室巡游大道连接着白金汉宫与特拉法加广场。空旷的道路两侧插着中英两国的国旗,预示着对下周习近平主席访问的欢迎。“龙争虎斗”取自1973年由Robert Clouse执导、李小龙主演的同名电影。在某种层面上,张鼎的装置触及了对中西关系歇斯底里式的庆祝与不安,这份不安来自同期在伦敦举行的另一场展览(并非机缘巧合,另一场展览指的恰是在伦敦皇家艺术学院举办的艾未未个展)。这是声东击西。李小龙的死是一场意外:他死于对止痛片的过敏症。

恐惧与希望植根于张鼎的创作之初,比如《工具2》(2007)中被缓慢淹死的仙人掌,双屏录像《拳击》(2007)中艺术家把仙人掌当作拳击袋接连击打。《定律》(2009)中,观众必须爬上一座高台才能一窥高台中央满满一池的灯泡。在有关一个民工的录像《大时代》(2007)中,错觉与娱乐是两大主题。在他的近期作品中,诸如《佛跳墙》(2012)的歌厅舞者与《轨迹-摇滚》(2014)的朋克摇滚演唱会(后者是对1991年在莫斯科举办的传奇演唱会《摇滚怪兽》的致敬)都对表演与娱乐构成了一种古怪的扭曲,而表演与娱乐总是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之中。即便是坐在电视机前,我们从来也不只是完完全全被动的“娱乐”接收者,而是消费娱乐的处理者与参与者。观众不仅是接收器,也是配件、适配器与转播站。我们因每日新闻而舞,我们起舞也必被观看。我们跟着人群起哄,在演唱会上尖叫。没有观众的歌手不算表演者,只是一个孤独的歌手。所有这些线索交叠在展览“龙争虎斗”中。

在DJ们身后挂着金灿灿的泡沫高板——仪式性的建筑装饰品;这种徒有空气的物质,表面却能显出密度与深度;在飞速旋转的镜面间偶能瞥见这些触不到的吸音物。镜面与泡沫板,是对人们自身及其公共表现与防卫习惯的双重比喻。它们令人不安的原因恰在于它们就是我们的映照。这不是娱乐——对我们而言不是。我们正在被处理。希望与迷惑并肩而立,陶醉于狂怒的镜面与其闪亮而锋利的边缘;我们被自己立下的誓言下了圈套。恐惧即狂喜。那你该吃什么药?

Zhang Ding “Enter the Dragon”, Exhibition view, ICA London张鼎《龙争虎斗》展览现场,伦敦当代艺术中心

Zhang Ding “Enter the Dragon”, Exhibition view, ICA London
张鼎《龙争虎斗》展览现场,伦敦当代艺术中心

Zhang Ding “Enter the Dragon”, Exhibition view, ICA London张鼎《龙争虎斗》展览现场,伦敦当代艺术中心

Zhang Ding “Enter the Dragon”, Exhibition view, ICA London
张鼎《龙争虎斗》展览现场,伦敦当代艺术中心

Zhang Ding “Enter the Dragon”, Exhibition view, ICA London张鼎《龙争虎斗》展览现场,伦敦当代艺术中心

Zhang Ding “Enter the Dragon”, Exhibition view, ICA London
张鼎《龙争虎斗》展览现场,伦敦当代艺术中心

ZhangDingd1

Zhang Ding “Enter the Dragon”, Exhibition view, ICA London张鼎《龙争虎斗》展览现场,伦敦当代艺术中心

Zhang Ding “Enter the Dragon”, Exhibition view, ICA London
张鼎《龙争虎斗》展览现场,伦敦当代艺术中心

Zhang Ding “Enter the Dragon”, Exhibition view, ICA London张鼎《龙争虎斗》展览现场,伦敦当代艺术中心

Zhang Ding “Enter the Dragon”, Exhibition view, ICA London
张鼎《龙争虎斗》展览现场,伦敦当代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