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
EN
>>
<<
>> randian 《燃点》艺术网站  >> 关注+燃点  >>
地点
地址
2,SEC. 1, WU CHUAN W. RD., TAICHUNG 403 TAIWAN, R.O.C.
电话
Tel: 886(04)2372-3552 / Fax: 886(04)2372-1195
开放时间
Museum Hours: Tuesday to Friday 9:00 ~17:00, (DigiArk: 9:30-16:30) Saturday and Sunday 9:00 ~18:00(DigiArk: 9:30-17:30) Monday: Closed
负责人
Tsai-Lang Huang
电子邮件

>> 访问网页链接

>> 见地图

国立台湾美术馆

歷史與新局

國立台灣美術館於民國77年(1988年)開館,民國93年7月整建後重新開館。本館以視覺藝術為主導,典藏並研究台灣現代與當代美術發展特色;除提供各項展覽、長期與國外美術館交流、積極參與國際性重要展覽,並致力於多樣性的主題規劃專展與藝術教育推廣活動,提供民眾多元化欣賞藝術的環境。本館佔地面積約有102000平方公尺(含園區雕塑公園),是目前亞洲最大的美術館。館舍空間為地下一層、地上三層,總樓地板面積37953平方公尺〈11481坪〉,其中館內展覽面積15601平方公尺〈4719坪〉。展覽空間包含A至F型展覽室、美術街、資訊轉運站、數位藝術方舟-數位創意資源中心等。在展覽空間的使用上,一、二樓為特展區,三樓為台灣美術典藏常設展,戶外廣場則陳列雕塑精品。本館建築強調開闊性與親和性,除展覽室外,並增設兒童繪本區、兒童遊戲室、影音藝術廳、影音平台、教師資源室,以及各項學習、休閒空間,面積共5319平方公尺〈1609坪〉,二十年來已辦理近九百檔展覽及數千場相關活動。

多元化的展示

本館有A、B、C、D、E、F等各種不同形態及大小的展示空間。部分展示空間挑高近 6米,美術街挑高約11米。所有展示空間採東西向展延方式,共分為三層。三樓展覽室屬於以典藏品為主的常設展示空間,觀眾可以從回顧台灣美術史的角度聆賞、探究美術館典藏精品;二樓以各項主題展、資深藝術家或具有潛力的創作者的作品展為主;一樓展覽室為呈現當代藝術脈動的展示空間;F型展覽室則以捐贈展為主,彰顯藝術創作者的奉獻與美術館對藝術文化財的重視;竹林內廳主要是數位藝術影音作品或跨領域展演,美術街為橫貫各展覽室的公共空間,適合展示、雕塑作品、裝置藝術等。
為了引介國際藝術思潮與藝術創作,展現國內藝術研究與創作成果,本館研究人員結合國內傑出策展人員,每年策劃各類型的展覽超過30檔以上,透過專業的導覽解說員,引導民眾從學習與聆賞中得到多元的藝術知識。

多樣性的學習服務

本館教育推廣服務對象,包括學校、家庭、專業與非專業、個人與團體〈包含偏遠地區學校及弱勢團體〉等。來賓除了參觀美術作品之外,亦可透過各種形式得到不同的服務,例如專題講座、論壇、研討會、影片欣賞、假日活動、學習單、工作坊、教師研習、教師資源提供、訓練課程、導覽解說以及無線網路語音導覽等。此外,兒童遊戲室深受12歲以下的學童、親子及學生團體歡迎,藉由DIY的探索及體驗式的遊戲設計,啟發孩子們的創意,讓大家喜歡到美術館分享與學習。
影音藝術廳除定期播放國內、外優質紀錄片外,並於週末不定時邀請導演舉辦映後座談,與民眾分享拍片心得。同時,本館大門廣場也安排了週末「戶外影片播放」,內容以口述歷史、紀錄片等具美育意涵的影片為主,藉此突破本館開放的時空限制,提供民眾休閒時接觸藝術的機會,達到「無牆美術館」之理想。

刻畫台灣美術脈絡

本館研究組以台灣美術為研究核心,負責策劃常設展的主題、出版研討會論文、美術學術季刊《臺灣美術》與台灣美術相關系列叢書,歷來已出版《台灣前輩美術家研究彙編》、《40年來台灣地區美術發展研究彙編》、《台灣美術評論全集》、《台灣美術地方發展史全集》、《台灣美術丹露系列專輯》等多元化的研究內容,凝聚學界觀點。研究組並與大專院校合作,規劃台灣美術主題研究、學術研討、論文出版等。民國96年(2007年)起進一步規劃「藝域長流-台灣美術溯源」常設展,介紹本館重要典藏作品,拓展台灣美術史跨領域的界面,提昇本館與國際學術機構對話的空間,更深植臺灣美術主體性系列研究,結合典藏、展覽、推廣等功能,將本館打造為教育性與藝術性兼具的美術館。
鑑於本館對視覺藝術文化的研究已涵蓋影像、影音、攝影、多媒體、紀錄片等領域,台灣當代影像創作亦逐漸向國際接軌,自2006年起開始辦理「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並積極推薦台灣紀錄片參與國際影展,拓展國際能見度。隨著國內關注紀錄片的民眾及相關工作者逐年增加,對藝術領域的探討也日漸活絡,本館緊接著於96年設置影音藝術廳,提供台灣紀錄片研究觀摩場域,並以紀錄片美學研究為探討觀點,規劃「台灣紀錄片美學研究」系列活動,以啟發國內觀眾的美學素養。

珍藏守護台灣藝術

本館以建立完整台灣美術發展體系及具風格特色之藝術品為蒐藏主軸,從明清時代台閩文獻至日治時期、現代主義時期及戰後多元發展之當代藝術作品等都在典藏之列。為能更完整研究與詮釋台灣美術發展的多元樣貌,使民眾藉由觀賞美術作品,了解台灣文化的演變與藝術轉換之間的關係,本館特別觀照地域性的特色,以台灣美術發展脈絡之時代縱軸線,及藝術家作品內在質地與特定時空發展關係的系譜橫軸線交織進行典藏。為增進藝術資產的活用,與開創國際藝壇對話的平台,除完善管理、保存外,並藉由e化資訊科技的輔助,讓各界普遍了解台灣藝術所呈現的多面貌及藝術家代表作品的特殊性。

累積分享藝術知識

本館資料中心成立於民國77年(1988年),為一美術專業圖書館,館藏圍以藝術相關圖書、期刊、電子資料庫、多媒體資料等為主。開館以來不斷累積各項美術資源,是國內研究臺灣美術發展史最重要的資源中心。
資料中心主要服務項目包括:開架閱覽服務、網路資源線上服務、美術參考諮詢服務、資料列印服務、館藏資源指引服務、多媒體資料服務及文獻傳遞服務等工作,所陳列之圖書資料限於本中心閱覽。針對12歲以下孩童閱讀的需求,本館特別規劃兒童繪本區,營造一個以「美術」為藍本,結合「美術館」特色,以彰顯繪本與藝術特質的閱讀空間,培養孩童美感認知與閱讀習性。

推動數位藝術

國立台灣美術館在96年(2007年)3月25日成立「數位藝術方舟-數位創意資源中心」。將91年(2002年)起承辦「數位藝術創作計畫」所累積的經驗與心得,結合人才培育計畫,做一整合、分享與呈現。「數位藝術方舟-數位創意資源中心」不僅提供一個靜態陳列的展場,更重要的功能則在其跨領域、跨媒體的互動性裝置,是學習、教育與創意結合的複合性空間,也是創作者在虛擬與現實間悠遊的工作實驗室。

展現多媒體裝置

位於本館精品店二樓的資訊轉運站於97年(2008年)5月3日開始對外服務,整體空間以白色為基調。為搭配空間的新科技特色,以本館歷年來所累積及新進的當代、數位藝術等影音內容為展示元素,在空間內交錯呈現,讓螢幕及投影畫面的光與影,型塑出新媒體的裝置意象,使觀賞者充分感受數位視 訊帶來的新鮮與特殊體驗。

結語

身為國家級美術館,本館除了以展現臺灣藝術創作的特色與發展自許,更積極強化藝術研究、延展台灣藝術的系譜研究、開展國際對話與視野,提升國家文化藝術的內在精神與涵養。在文化交流上,則強化館際合作,並與國際接軌,加強與國內、外美術館和專家學者的共同合作,規劃啟發視覺文化、分享藝術價值的展覽活動;同時以多元化的推廣藝術教育活動,引介台灣藝術的特色,讓民眾了解藝術的精華,而達到以藝術向下紮根並向上延展文化認知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