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ndian » 搜索结果 » 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 http://www.randian-online.com randian online Wed, 31 Aug 2022 09:59:09 +0000 zh-CN hourly 1 替代空间的替代生命泰康空间 http://www.randian-online.com/np_event/other-lives-of-the-alternative-spaces/ http://www.randian-online.com/np_event/other-lives-of-the-alternative-spaces/#comments Thu, 04 Jul 2019 15:00:55 +0000 http://www.randian-online.com/?post_type=np_event&p=102783 “我们已经到了这样一个节点,首先看到的不是艺术而是空间。进入脑海中的是一个白色的、理想化的空间,而不是任何一张独特的图像。”

——布莱恩·奥多尔蒂

《在白立方之内——美术馆空间的意识形态》

“如果未曾生产一个合适的空间,那么‘改变生活方式’、‘改变社会’等都是空话。”

——昂利·列斐伏尔

《空间:社会产物和使用价值》

20190704225137

1981年5月,纽约新美术馆,一场名为“回顾替代性:1969-1975历史综览”的展览开幕,以文献、录像、实物以及再度创作的装置和表演等形式,再现了曾一度活跃于纽约艺术现场的七家替代性空间的工作、理念及它们对艺术世界的持久影响。这场展览本身也在日后成为新美术馆的历史中最为重要的事件之一,为机构的自反性实践提供了一个可以反复回看的参照点和对比语境。在当年的展览前言中,策展人Jacki Apple如此来表述“回顾替代性”的任务:它不只是关于替代空间及其历史的讨论,更在于阐发和传播“一种在现实世界更广泛的语境中仍具有意义和发挥作用的,替代性的声音与想象”1。而这正是“替代性”仍在,且正在被不断重提的动因之一:今天又该如何接过Apple提出和传递下来的问题,在更具关联性的语境之中延续替代性的实践,信念和希望呢?

也是在这个意义上,在几十年后的北京,当我们策划这场名为“替代空间的替代生命”的展览,“替代性”在这里不仅仅是一个需要考察的历史概念,更是一个不断延伸和打开的,指向未来的现场。如果需要为替代性的实践寻找一个历史,最困难的地方或许在于,没有一个音调、一种线条、一套语汇能穷尽它的变化,代理它的全部。我们在可见性的领域妄图捕捞和加以固定的,不过是一些切面,具体而微的瞬时,充满误导性的吉光片羽。替代性实践是无法被穷尽的复数,它们彼此无法被替代。而我们的展览也只能是一种尝试以视觉知识来叙事的努力,基于个案和最具体的实践,来暗示它们背后的巨大轮廓。

当然,在文化政治的角力场上,作为参与者的“替代性空间”有它自己的谱系。比如上文提到的“回顾替代性”展览所追溯的正是它的盛期,也是这一指称被确立的时刻。2 事实上,早在1969与1970之交,MoMA举办了一场名为“空间”的群展,在机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艺术馆的空间应该按照艺术家们的诉求来计划和建造,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传统意义上艺术馆的角色的挑战”,从此,以MoMA为代表的公共美术馆不再是仅仅保存艺术品的房子,而将为艺术家们的理念转化为现实所服务和努力。MoMA的这一姿态是在1969年初成立的艺术工人联盟(AWC)的不断抗议和施压下给出的部分回应,后者要求美术馆等机构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向艺术家特别是缺少资源的年轻艺术家和公众敞开,将其决策过程向社会开放,摆脱大企业和私人财阀的控制等等。3 虽然这些问题至今仍笼罩着几乎所有的公共艺术机构,但正是艺术家们对抗主流和既存权力秩序的努力最终促成了机构的反思和转向。确实,在这个时期,替代性空间的存在为一大批被拒绝在展览机制之外的、富于先锋性和抗争意识的艺术家提供了物理上和精神上的家园。到了1980、1990年代,替代性空间在美国由于各种客观因素趋于衰落,但它的影响在亚洲各个国家和地区如香港、台湾、印尼等逐渐凸显出来,逐渐壮大和普及。

在中国大陆,由于不一样的语境和当代艺术发展脉络,导致严格意义上的替代空间直到晚近才大量出现,但替代性的精神甚至可以追溯到星星美展,以及外交公寓、东村和圆明园等地发生的空间性的实践。到2010年前后,国内艺术界对替代空间(这一概念有时也体现为独立艺术空间/非营利艺术机构等基本精神类似的变体)的关注以美术馆发起的研讨会、论坛、艺术刊物的报道、学院、机构或独立个体的研究等方式集中爆发。以对话性的项目为例,就有上海外滩美术馆2010年举办的“对话:大陆及港台的替代性空间的发展及其社会意义”、2011年的“小运动”群论中“为什么替代/另类/独立空间?”,2012年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独立机构及个人对当代艺术发展的作用”,以及2015年先是在广东何香凝美术馆、后巡至曼彻斯特华人当代艺术中心和北京尤伦斯艺术中心举办的“独立艺术空间的生存方式”国际论坛,等。泰康空间于2013年,成立10周年之际,也以一场回顾自身工作的展览,一系列关于国内各个非营利艺术机构负责人的访谈,及随后结集出版的对话实录《中国非营利艺术机构》,对替代性空间和替代性问题给出了自己的回应。

而在该书出版六年后,我们借“替代空间的替代生命”,继续深化和打开着关于机构、生态、以及不同主体、不同形式的替代性实践的思考。对“替代空间”的概念加以严格界定,并以此进行个案的分类、筛选,并不是我们关注的问题。相反“替代空间的替代生命”给出了一个相当有弹性的尺度,它向一切在主流话语的霸权和既存的权力体制之外进行不竭的努力、创造和抗争的实践及其主体敞开大门。也是基于这种考虑,展览分为一场“文献展”和一场以作品和项目为主体的群展,同时在泰康空间一楼的两个展厅内举行。泰康空间的“51平方”展厅将被用来呈现12个曾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已暂停、关闭或处于休止状态的替代空间的个案,另一展厅则将引入艺术家和小组的场地特定装置,现场创作,以及同机构批判、空间实践、替代精神相关的作品和项目。区别于通常以单位或机构作为主体的展览,“替代空间的替代生命”所呈现的12家替代空间,现在已经没有了实体的存在,可以说它们现在已成为幽灵,但幽灵往往携带着令活人为之震动的力量(曾经有一个幽灵在欧洲的上空漂浮)。我们想通过这“另类”的选择来表明,对替代空间来说,真正的生命同它的实体存续并无关系。如果人的生命不以长度来衡量其价值,空间的生命也是一样。特别是替代空间,往往要直面各种艰难、困乏、考验乃至打压,致使它们的存续期间要比美术馆和商业画廊等机构要短上很多。加之替代性实践的独立、灵活,自我组织,民主协商的性质,坚持在创造中抗争的不妥协的精神,都让替代空间的生命历程呈现出自然的起起伏伏。然而,在它们身后所留下的东西是极为丰富和动人的。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要感谢这些勇敢的先行者。它们为我们提供了激励、借鉴、经验,和充满创造性、反抗性和例外体验的大量艺术/社会实践。替代性的生命是永远的进行时,它不会完结。替代性的实践没有终点,除了一个个意味着重新开始的逗号,像潜泳者偶尔需要露头换气。而替代性的精神,为这个世界继续供给着希望的氧气。

]]>
http://www.randian-online.com/zh/np_event/other-lives-of-the-alternative-spaces/feed/ 0
“弥留”赵赵当代唐人艺术中心 北京第一空间 http://www.randian-online.com/np_event/in-extremis-zhao-zhao-tang-contemporary-art-beijing-space-i/ http://www.randian-online.com/np_event/in-extremis-zhao-zhao-tang-contemporary-art-beijing-space-i/#comments Tue, 10 Jul 2018 14:40:27 +0000 http://www.randian-online.com/?post_type=np_event&p=99237 Poster_海报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荣幸地宣布,将于2018年7月14日至8月23日,在北京第一空间推出艺术家赵赵的全新个展“弥留”,由崔灿灿担任策展人。

这个故事,从一只猫开始。2015年的某天,北京的柏油路上遍布粉尘,汽车飞驰而过,沙砾和沥青,在阳光下折射着些许光斑。白色护栏隔开两种时速,人们各怀心事,匆匆前行。路的中央,一只猫的尸体,不知道经历了多久的碾压,仅存下一些印痕和毛屑。

事故的遗迹早就风化,地上只留下一个抽象而又模糊的图案。像是柏油路上卧着一小块地毯,时间褪尽了它原本的样子。最初的血腥和凄惨也一并远去,观者的情感由悲悯转向冷漠,多数路人并不在意这个“微不足道”的生命。关于这只猫的经历和遭遇,无人知晓。

赵赵用粉笔描摹下这个残存的形状,像是法医在凶杀现场,想寻找亡者最后的姿势。这个场景不是偶然,也绝非孤立存在。之后的几年中,赵赵在不同的地方,陆续看到一些相似的情形。意外和冷漠,规则与冲撞,总在公路上演,只不过主角不断的替换。

过往的悲剧,总因时间、空间的距离而逐渐模糊,也因不同的视界和心绪,变得浓淡不一。如果这个时空够短,我们还能最大程度的贴近事实的原貌。如果这个时空够长,残酷和震惊也随着形式的变化而削减,超出我们清晰的想象,变成一个抽象的,美学意味的挽歌。铭记悲剧的能力和付诸改变的能力,在源于敬畏和守护正义这一人类文明血统之中,两者从不分离。许多时候,一个悲剧的发生,总是参杂着人的冷漠,正义的不公,或是对责任的回避,对施暴者的恐惧。久而久之,它变成一种本能的习惯,处事的哲学,麻木不仁,漠视不见。这些比比皆是,无论在身边,还是在遥远的新闻里。

斑驳的痕迹,粉笔的飞沫,成了这个故事唯一的线索。生命的陨落,无论出于什么,都具有启示性。三年之后,赵赵将这些记录下的形状,猫被碾压的图形,用金属重新锻造。像是对所见的纪念,他需要留下这些不会消失的证据。它由四种物质组成,黄铜的闪烁,不锈钢的反射,黑铁的凝重,蓝铁的迷幻。曾经柔软的毛发,如今变成了坚硬无比的碎片,镶嵌在赵赵铺设的沥青地面之上。几千块材质、大小各异的碎片,组成了20多只猫的图形,分布在展厅的不同位置。它们之间像是孤岛的星盘,有时连接,有时又在沥青的阻隔下,碎裂成无数暗礁。如衣冢,卵石,或是黑色星河中的繁星。

如果你正好在日落时分来到展厅,巨大的沥青地面散发出静默的光辉。反光的碎片,纯洁无暇。顶窗洒下的光线,把人的目光拉向地面,迷幻而又肃穆。虽然,此刻的天空显得比大地更坚实,更迫近。

人们的在展厅中穿行,经过布满碎片的地面。每一次转身,或是目光的凝视,都让此刻的景象变的不可重复。光线、角度、时间、距离和不同的心绪,就算你等了几世,也无法将上一刻的感知弥留。铜与铁的碎片,压在黑色的大地上,几乎接近于不朽。但在日夜交替,晴雨变化看来,生命短暂,无物恒常。这即是祷文,也是偈语。

展场亦如一场弥撒。最后的晚餐,葡萄酒和面包替代了血与肉的献祭。猫的形象和故事,指向了更广泛的隐喻。它所象征的历史信息,个体生长,生命的意义,被置于更波澜壮阔的历史与现实之中。

1838年,普鲁士的汉堡铺设了第一条现代化的柏油马路,它成为工业文明扩张的标记性象征。在此之前的几千年里,沥青作为结合剂,筑建了许多古代文明,中国的长城、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庞贝古城的罗马大道。道路连接现代与传统,城市与荒原,中心与边缘。从汉堡开始,柏油路将世界划开,沥青源源不断的运往人类从未踏足的土地。没有现代化道路的世界,被冠以落后和荒蛮。

猫,神秘生物,阅人无数,夜行性,擅伏击,有肉垫,以其蠢萌和慵懒,迷惑主人。不过真正算得上“城市里的夜游者,荒野里的伏击手”的,多数是游荡野猫。它们行踪神秘,自由交配,栖居在人类不易察觉的角落。它们也不愿接受规则,穿越街区,寻找食物,独立的面对毫无经验的城市风险。

于是,柏油路对于猫而言,变成了一个奇特的地方。在这儿,有关时间与空间、规则和原生,机遇与风险,承认与冷漠的衡量尺度,全都改变了。公路成了猫的陷阱。现代社会的公共规则和行进秩序,对于这只独立特行的猫,显然无法应付。这场冲突显得如此悬殊,就像历史中无数次的先进与落后,强权与个体的对决。一方无所不能,战天斗地,另一方软弱无力,野蛮生长。柏油路规定了区域,划分了阶级,生长的形状,阳光的朝向。面对着全然陌生的规则与制度,即使最强壮的“动物凶猛”,也无以抗衡。最终,压路机和机械化的坚硬,抹平着了每一个长着肉垫的爪子,沥青上留不下梅花式的脚印。

每一段遥远路程的铺设与征战,都似乎孕育着人类所歌颂的现代文明的革命。无论是遥远古代的“神迹”,还是现代的工业“奇迹”,都意味着人类整体文明的“胜出”。在这些公共和集体的胜出背后,无数的个体选择、遭遇、伤痛、牺牲,以及最终的记忆,都成为了集体的附带条件。虽然这个附带从不偶然。

死去的猫,成了这个附带的象征。那些曾经生动、差异的个体,在狂热的集体主义面前,在国家和民族的神话中,个体牺牲的显得微不足道。这个象征所指向的,不是挑战者的“神迹”,而是个体的卑微和绝望。悬殊的抗争,旁观的冷漠,没有未来的未来。这些熟悉的故事,像是在弥留之际,在意识和无意识的含混地带,心里清楚,却无法表达。

现实,并不会在艺术中得以解决。但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事实与感知弥合的瞬间。残酷、血淋淋的悲剧,在这里转化成了另一番肃穆,但又迷幻的感知。它所携带的真实信息,混杂着美好的形式,合盘托出。迫使观者曾因伦理、美学和世俗需求的限制,不愿直视,在现实中却又真实存在的悲剧,如今直入眼前,无法回避。

在这个具有超越性的瞬间里,弥留像是对永恒的体验,逝去的想象覆盖经验的全部领域。我们暂时忘却了绝望,忘却了什么都改变不了的无力。故事的开始,那只无法顺从规则的猫,成了榜样,却又被压碾成粉末。那些死亡的沉重,封锁了天真的沉重,如此之多。我们仿佛看到天空和道路之间闪烁的金色,绽放的蓝色花火,坚硬的褐色岩石,像是自然界里至高无上的形式,关于永恒的美。但也只有一刹那,我们继而会再次陷入思考,堕入封锁天真之眼的现实:一只猫的故事,或是一株草的正义。

(文/崔灿灿)

Images 02

Images 01

关于艺术家

赵 赵

1982年生于中国新疆,2003年毕业于新疆艺术学院。赵赵自始至终都持续着颠覆性的方式进行创作,他热衷于利用各种艺术媒介对现实及其艺术形态传统惯例提出挑战,其各种领域的作品旨在探讨个体自由意志的力量和权威控制的力度。他在创作中关注并且展现当代剧变中的中国,并且直面人类内心的苦痛和压力。其作品中不时出现威胁与风险的概念,暗喻当今中国和全球背景下人们的生活境遇,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短暂与无常。同时,作品也反映了他对集体主义与个人理想相互并存的思考。

近年来,赵赵大胆激进的艺术实践赢得国际社会的重视,他曾在柏林亚历山大·奥克斯画廊、斯德哥尔摩Carl Kostyál基金会、洛杉矶Roberts & Tilton、纽约前波画廊、台北大未来林舍画廊、北京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艺术文件仓库等机构举办过个展与个人项目。他的作品也曾参加过多个机构的群展,包括美国纽约MoMA PS1、美国佛罗里达州坦帕美术馆、乌克兰基辅平丘克艺术中心、荷兰格罗宁根美术馆、德国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意大利米兰帕迪廖内当代艺术馆、西班牙卡斯特罗当代艺术中心、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日本横滨三年展等。其作品《塔克拉玛干计划》被选为2017“横滨三年展”海报、画册的背景图。同年赵赵被CoBo评选为中国艺术家Top10,获第十一届AAC艺术中国年度青年艺术家提名奖,2014年被Modern Painters列为全球最值得关注的25位艺术家之一。

]]>
http://www.randian-online.com/zh/np_event/in-extremis-zhao-zhao-tang-contemporary-art-beijing-space-i/feed/ 0
用思想面对世界第五届国际艺术评论奖期待您的参与! http://www.randian-online.com/np_announcement/iaac-5-international-awards-for-art-criticism/ http://www.randian-online.com/np_announcement/iaac-5-international-awards-for-art-criticism/#comments Tue, 05 Jun 2018 15:56:37 +0000 http://www.randian-online.com/?post_type=np_announcement&p=98257 [新闻稿]

2018年6月3日,第五届国际艺术评论奖(IAAC 5)新闻发布会在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举办,面向全球发出邀请,征集中、英文艺术评论稿件。

据主办方介绍,稿件须针对2017年9月20日至2018年9月20日期间在全世界任何地区举办的当代艺术展览撰写评论,申请者年龄不限、身份和专业不限。其中,经过组委会仔细论证,中文稿件的字数由2000字放宽至2500字,英文字数则维持1500字不变。投稿稿件需为从未对外发布的全新评论文章。征稿将于2018年9月23日截止。

新闻发布会上,国际艺术评论奖组委会联合主席、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馆长甘智漪宣布了第五届国际艺术评论奖的5位国际评审团名单,包括批评家、策展人、匹兹堡大学教授高名潞;复旦大学艺术史与艺术哲学特聘教授、浙江大学世界艺术研究中心主任沈语冰;爱丁堡大学艺术学院“校长基金研究员”、虚构文学、批评及理论作者玛丽亚·福斯科(Maria Fusco);艺术批评文献库创始人兼主席,《艺术批评》杂志编辑,雷恩第二大学名誉教授让-马克·普安索(Jean-Marc Poinsot);艺术家、艺术批评家、作家及BBC电视节目主持人马修·科林斯(Matthew Collings)。

国际评审团将于2018年9月23日征稿结束后,开始严格的匿名评审,最终选出包括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在内的20位中、英文入围作者。其中,一等奖将获得80,000元人民币(含税)的奖金及一次上海或伦敦的短期驻留,二等奖将分别获得30,000元人民币(含税)的奖金。20篇入围作品(中文投稿及英文投稿各10篇)将以中英双语的形式结集刊登在2019年春出版的《第五届国际艺术评论奖年度展览评论》上。

经过五年的推动和实施,国际艺术评论奖逐步扩大其影响力,吸引了来自全球47个国家和地区的985篇投稿作品,并产生了12个获奖者和约70个入围作者。

甘智漪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网络时代,艺术批评在“莺歌燕舞”的繁荣之下,又呈现出“朝生暮死”的景象。那些充满了鲜明观点、思辨态度、精准精悍的艺术评论越来越少见。我们期待更多的艺术从业者、艺术爱好者参与到评论奖中,共同推动对当代艺术原创、独立、客观的书写。”

第五届国际艺术评论奖由国际艺术评论奖、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英国皇家美术学院(RCA)、国际艺术评论家协会(AICA)共同主办,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民生艺术基金会首席赞助。大奖还得到上海市、区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安信信托有限公司和至美艺术发展中心的大力支持。

嘉宾合影

嘉宾合影

奖项简介

2018年第五届国际艺术评论奖(IAAC 5)向全球评论者公开征集中、英文艺术评论,申请者所提交的稿件须针对2017年9月20日至2018年9月20日期间在全世界任何地区举办的某个当代艺术展览。稿件需为未经发布的全新评论文章。

一等奖获得者除了可以得到80,000元人民币(含税)的奖金以外,还将获得一次前往伦敦或上海短期驻留的全额赞助。二等奖将产生3位获奖者,他们将获得30,000元人民币(含税)奖金。

本奖项旨在推动当代艺术的独立评论,汇集中、英两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优秀评论,并促进艺术评论者的批判性思考、对话和研究。

本次活动向全球公开征集艺术评论,申请者年龄不限。为确保评审过程的客观公正,由中、英双语的艺术界权威人士组成的国际评审团将对投稿进行严格的匿名评审。

发布会现场

发布会现场

投稿方式

登录www.iaac-m21.org下载并填写申请表格,以单个PDF的附件形式提交评论文章。中文稿件字数须在2500字以内,英文稿件字数须在1500字以内,最多可附加3张高清图片以供出版需要(PDF文件大小不超过4MB,邮件大小不超过5MB)。申请者须将填写完毕的表格及作品附件以电邮形式提交至“联系方式”一栏中所列的中英方电子邮箱。

国际艺术评论奖拥有所有申请者提交的文章版权(无论此前有否出版)。举办机构和中、英两方的学术支持单位将对所有入围者的文章进行分类和筛选,再将其翻译成中文(针对英文稿件)和英文(针对中文稿件)两个版本,以供出版之用。

最终评选将由国际艺术专家评审团以英语会议的方式进行终审,评选结果将于2018年12月前向媒体公布。包括获奖者在内的20位入围者将进入终选名单,获奖的艺术评论将以中、英文双语的形式刊登在出版物和官方网站。

征稿截止日期:2018年9月23日

联系方式

中方联络机构: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世博大道1929号 200126

电话:+86 21-6105 2121

电邮:iaac@minshengartmuseum.com

英方联络机构:英国皇家艺术学院

地址:20 Howie Street, London, SW11 4AS

电话:+44 (0)20 7590 4423

电邮:iaac@rca.ac.uk

第五届国际艺术评论奖评审团成员、复旦大学艺术史与艺术哲学特聘教授 沈语冰发言

第五届国际艺术评论奖评审团成员、复旦大学艺术史与艺术哲学特聘教授 沈语冰发言

第五届国际艺术评论奖评委简介

高名潞,当代艺术理论家和策划人。命名、开拓和推动了85美术运动。策划了一系列重要的当代艺术展览包括“中国现代艺术展”(1989),“Inside Out”(1998),“墙”(2005),“极多主义”(2003)和“意派”(2009)等。并发表了很多重要的批评和艺术史著作,包括第一本中国当代艺术史书《中国当代艺术史1985-1986》(合著,1988年完稿1991出版),Inside Out: Chinese New Art(英文1998), The Wall《墙: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与边界》(中英文2005)和Total Modernity and the Avant-Garde in 20thCentury Chinese Art (英文2011)等。近些年来,也致力研究梳理现当代艺术史和批评理论,发表了《中国极多主义》、《意派论》和《西方艺术史观念》等理论著作,尝试把当代和传统融合,探索新的理论批评视角。

沈语冰,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生导师。兼任浙江大学世界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兼职教授,湖北美术学院“楚天学者”讲座教授(2016-2018),《中国大百科全书(第3版)·艺术学理论卷》艺术批评分支主编,《艺术史与艺术哲学集刊》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艺术学经典文献导读书系”主编,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凤凰文库·艺术理论研究系列”执行主编。曾为剑桥大学哲学学院访问学者,哈佛大学意大利文艺复兴研究中心访问教授。

主要学术成果包括:专著《20世纪艺术批评》(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年第1版,2006,2009,2012,2016年重印)、专著《图像与意义:英美现代艺术史论》(商务印书馆,2017年版)、罗杰·弗莱:《塞尚及其画风的发展》(独立译著)、格林伯格:《艺术与文化》(独立译著)、安内特·因斯多夫:《弗朗索瓦·特吕弗》(独立译著)、列奥·施坦伯格:《另类准则:直面20世纪艺术》(合译)、迈克尔·弗雷德:《艺术与物性》(合译)、T·J·克拉克:《现代生活的画像:马奈及其追随者艺术中的巴黎》(合译)、蒂埃利·德·迪弗:《杜尚之后的康德》(合译)、迈耶·夏皮罗:《现代艺术:19与20世纪》(合译)、乔纳森·克拉里:《知觉的悬置:注意力、景观与现代文化》(合译)。

玛丽亚·福斯科是一位屡获殊荣的作家,出生于贝尔法斯特(Belfast),目前常住格拉斯哥(Glasgow)。她的作品涉及小说、批评和理论方面,并被翻译成十种语言。她目前正在为威尔士国家剧院的一个新委员会工作。她最近的著作Legend of the Necessary Dreamer被克里斯·克劳斯(Chris Kraus)称为“女性哲学小说新经典”;而詹姆斯·埃尔金斯(James Elkins)点评她的另一本近作Give Up Art: Collected Critical Writings 称:“玛丽亚·福斯科是艺术写作中最具创造性和最知识广博的作者之一……这本书让大多数非虚构类作家意识到写作是什么。”由Artangel和BBC Radio 4委托玛丽亚•福斯科制作的实验广播剧Master Rock已经有超过250多万听众。她的个人著作还包括:2013年出版的With A Bao A Qu Reading When Attitudes Become Form,2012年出版的Gonda和2011年出版的The Mechanical Copula。她也是一本关于实验性写作杂志The Happy Hypocrite的创始人。她目前是爱丁堡大学跨学科写作的研究员,并曾任伦敦大学金史密斯艺术写作专业的主任。她是阿姆斯特丹大学阿姆斯特丹文化分析学院研究员(2018年),并担任法兰克福奥芬巴赫艺术与设计大学客座教授。

让-马克·普安索是雷恩第二大学授大学当代艺术史名誉教授,他于1984年开创了一个专门教授展览组织的课程。1989年,在国际艺术评论家协会(AICA)的支持下,他创立了国际艺术批评档案库(The international Archives of Art Criticism),并于1993年创办《国际当代艺术评论》期刊(The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Contemporary Art Criticism)。2001年之后多年,他一直担任法国新国立艺术历史研究所(INHA)研究部主任。在他回到雷恩后,一直在雷恩第二大学艺术、文学和语言研究生学院任教职。

同时,普安索还是巴黎双年展波尔多当代艺术博物馆(CAPC)和维勒班新艺术博物馆的合作伙伴。

普安索出版了大量文章和书籍,包括Mail Art(1971),Supports-Surfaces(1983),L’atelier sans mur’,Quandl’oeuvre a lieuL’artExposé et sesrécitsautorisées(2008年第2版),并于1991年编辑了Daniel Buren文章的第一个合集。他最近的作品包括:国际艺术批评档案库”展览与文献档案汇编Mémoirescroisésderives archivistiques(2015年);巴黎瓦尔马恩当代艺术博物馆研讨会记录汇编Entre élection et sélection, le critique face à seschoix(MAC VAL,2017);和国际艺术家评论协会出版物Lee Yil文章选编(2017年)。

马修·科林斯,艺术家、艺术批评家、作家及BBC电视节目主持人。作为英国BBC电视台和英国第四台(Channel 4)的编剧与现场评论员,他撰写并参与了众多非常成功的系列片,涵盖了从文艺复兴时期至当代的广泛主题。他的6集系列片《现代艺术》获奖无数,包括“英国电影学院奖(BAFTA)”。2014年,BBC播出了他的纪录片《抽象艺术之道》,讲述了从希尔马•阿夫克林特(Hilma af Klint)到安纳祖(El Anatsui)的抽象艺术。他的很多节目在全球被广泛播映。他写过多本艺术畅销书,目前即将完成一部由泰晤士&赫德逊出版社出版的关于当代绘画的著作。

马修生于1955年,1974年-1979年就读于柏亚姆肖艺术学校 (Byam Shaw School of Art),1990年-1991年就读于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Goldsmith’s College)。1983年-1987年曾任国际性艺术杂志Artscribe编辑;1988年-1996年,曾任BBC“晚间秀”栏目艺术评论员;1997年-2005年,他参与了英国第四台特纳将的年度直播;他与镶嵌艺术家艾玛·毕格斯(Emma Biggs)合作的抽象绘画展正在伦敦Vigo画廊展出并被广泛收藏。

作家、皇家美院艺术与建筑课程导师 Andrew Brighton 发言

作家、皇家美院艺术与建筑课程导师 Andrew Brighton 发言

国际艺术评论奖组委会成员简介

亨利•梅里克•休斯 ( Henry Meyric Hughes )

组委会主席兼评委会非投票主席亨利•梅里克•休斯是一位独立策展人、艺术顾问、评论家、作家及编辑,同时亦是国际艺术评论协会(AICA)名誉主席、前欧洲展览委员会总协调员、2003年度欧洲当代艺术双年展发起人之一,以及荷兰Manifesta基金会主席(1996-2007年)。

他曾于1968年至1992年先后任职于英国文化协会位于德国、秘鲁、法国、意大利等国办事处,于1986年至1992年分别出任威尼斯双年展及圣保罗双年展的英国专员,于1992年至1996年担任英国海沃德(Hayward)画廊艺术总监,负责艺术委员会藏品以及全国性巡回展览(包括“艺术与力量:1930年至1945年期间处于独裁者统治之下的欧洲”、“1790年至1990年期间德国艺术浪漫主义流派的精神”及第四届英国艺术展)。

近年来由他主力策划的展览项目包括:2002年至2003年举办的调查性展览“从爆炸到冻结:20世纪英国艺术”、2005年至2006年在挪威奥斯陆举办的当代艺术巡展、2008年有关欧洲年轻艺术家的巡展“没有国界,只是N.E.W.S.”、2012年至2013年在柏林、米兰等地举办的展览“批判与危机:1945年以来的欧洲艺术”。

近期发表的著作包括:《全球化时代下的国际艺术评论协会》(国际艺术评论协会出版社2010年出版)及《非洲当代艺术:批判性焦点》(国际艺术评论协会出版社2011年出版)。

除此之外,他亦兼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顾问及欧洲文化协会总协调员、国际视觉艺术协会(Iniva)及伦敦Matt画廊之董事会成员、法国艺术评论资料库(Archives de la critique d’art)顾问团成员及附属杂志《艺术评论》(Critique d’art)编委会成员等职务。1997年他被法国政府任命为艺术与文学官员,2002年被德国总统授予十字勋章。

甘智漪

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馆长,国际艺术评论奖组委会联合主席。自2013年筹备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起,甘智漪一直致力于在民生美术馆推动中国当代艺术展示与国际艺术文化交流。她策略性地将金融管理的理念和资源带入民营美术馆,努力使民生美术馆逐渐承担起艺术传播和教育的职能,主持并推出了一系列大型中外当代艺术展览和项目以及公共教育活动,包括“2015中法文化之春”重点项目《光!》(获上海市文化发展基金资助)、《真实的假像》(获文化部“2015年度优秀展览”入围奖)、“2017中法文化之春”开篇展《透明的声音》(获文化部“2017年度优秀展览”、上海文化发展基金资助)、法国著名艺术家塞莱斯特个展《生声不息》(入围文化部“2017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创立“国际艺术评论奖”(获浦东文化发展基金连续资助)、“民生美术文献中心”(获上海自贸区专项发展资金资助)以及“核心筒空间计划”,品牌公教《上海制造》(获文化部“2017年度优秀公教”)、《美术馆众议院》等。无论是展览的策划、国际项目的组织,还是美术馆社会美育职能的履行,甘智漪带领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在公益艺术之路上不断探索实践,努力打破不同艺术门类间的隔阂,拉近当代艺术与公众的距离,使民生美术馆成为艺术与文化展示、交流与创造并举的重要国际基地,实现“让艺术走进民生,让民生走近艺术”的愿景。

路易斯•毕格斯教授(Prof. Lewis Biggs)

路易斯•毕格斯教授是一位独立的策展人、评论家及文化顾问。他曾担任2013年日本爱知三年展联合策展人、2011年至2013年香港奥赛艺术基金会艺术顾问、2000年至2011年英国利物浦双年展总监,以及1990年至2000年利物浦泰特美术馆馆长。现任2014年英国Folkstone三年展策展人、《泰特现代艺术家》丛书总编、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国际顾问及国际公共艺术奖组委会主席。

除此之外,他还曾任上海外滩美术馆国际顾问、利物浦艺术设计学院兼职教授(当代艺术研究)、格拉斯哥大学美术学院名誉教授等职。同时,他亦是几个艺术机构理事会的活跃成员,包括约翰•莫尔利物浦展览基金会(绘画比赛)、曼彻斯特中国艺术中心、利物浦艺术与创新技术基金会(FACT)等。

胡安•克鲁兹教授 ( Prof. Juan Cruz )

胡安•克鲁兹教授现任英国皇家艺术学院院长,同时亦是一位创作丰富、展览众多、涉及录像、表演、文本及现场创作等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艺术家。

他曾担任英国利物浦约翰•莫尔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将当前具有影响力的艺术机构(包括利物浦泰特美术馆、利物浦双年展等)的创新学术研究模式引入大学教育中。在1999年至2002年期间,他曾担任艺术文化协会全国巡展项目成员及伦敦视觉艺术顾问。

与此同时,他协助促成利物浦展览研究中心的建立,旨在推广各类重要展览,并以展览研究为主题,面向国际观众策办一系列专业学术讲座。

他亦身兼利物浦泰特文化协会会员、约翰•莫尔利物浦展览基金会成员、利物浦双年展董事会成员及艺术设计高等教育协会(CHEAD)执行部门指派成员等职务。另外,在他的领导下,利物浦艺术设计学院成为欧洲博物馆联盟项目“艺术的用途”的学术支持单位之一。

凌敏

凌敏现任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副教授,曾任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访问学者(主攻艺术策展研究),并作为艺术领导项目在利物浦双年展工作。自2009年至2014年担任约翰•莫尔绘画奖(中国)的主要协调人之一。

她目前是国际艺术评论协会(AICA)的国际会员及约翰•莫尔利物浦展览基金会成员。近年来她曾多次受邀出任各类国际性学术会议主讲人,包括2012年在德国纽伦堡举行的国际美术史委员会第33届代表大会、2013年美国匹兹堡艺术年会、2013年在斯洛伐克举行的国际艺术评论协会(AICA)年会及2014年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RMIT)公共艺术论坛。

更多资料,敬请查询网站www.iaac-m21.org或请邮件联系iaac@minshengartmuseum.com

如需咨询请致电 +86-21-61052121

]]>
http://www.randian-online.com/zh/np_announcement/iaac-5-international-awards-for-art-criticism/feed/ 0
2018约翰·莫尔绘画奖(中国)获奖及入围作品展正式开幕 http://www.randian-online.com/np_announcement/famed-john-moores-painting-prize-exhibits-on-show/ http://www.randian-online.com/np_announcement/famed-john-moores-painting-prize-exhibits-on-show/#comments Thu, 26 Apr 2018 14:17:45 +0000 http://www.randian-online.com/?post_type=np_announcement&p=97434 2018年4月10日,“2018约翰·莫尔绘画奖(中国)获奖及入围作品展”于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正式开幕,艺术家钟学庆凭借作品《如履薄冰》获得2018约翰·莫尔绘画奖(中国)大奖,艺术家段晓刚、霍旭旻、潘琳和汪一获得优秀奖。

本次展览分为中国及英国两个部分,共展出116件绘画作品,展览体量为约翰·莫尔绘画奖创立以来展出规模最大的一次。中国部分涵盖了2018约翰·莫尔绘画奖(中国)103件获奖及入围作品。本届约翰·莫尔绘画奖无论在应征人数还是在作品质量上都创下了中国赛区新纪录,共有3319位参赛者,参赛者年龄从40后横跨到00后,如此大的年龄跨度,使本次展览的作品在表现题材、艺术形式、审美趣味上更加多元化。英国部分则展出了2016英国大奖获得者Michael Simpson的13件精选作品。集中展示了艺术家近些年创作的“惊鸿一瞥”(Squint Paintings)系列和其他纸上作品,这也是艺术家首次在中国举办个展。

策展人路易斯·毕格斯(Lewis Biggs)表示,“大赛的评委会是由独立的国际专家(画家或策展人)组成的;每一幅提交的作品,仅仅依据其作为当代画作的价值来进行评估——整个评审过程是匿名的,是一场不拘风格的、对当代“最佳”绘画的探索。正因如此,我们的入围作品展览总是格外受欢迎。”

有着60年历史的“约翰·莫尔绘画奖”自十年前引入中国后,为中国艺术家的脱颖而出创造了完全不同的条件和展示平台。作为本届的大奖获得者钟学庆表示,“每次作画我都是尽量从绘画的基本性出发,通过认识绘画去体验这个世界并试图了解接近这个世界,在作画的过程和结果里总会一定程度留下自己的信息,至于最终的品评权力我留给观众。”

约翰·莫尔绘画奖也与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结下了不解之缘。2016年,美术馆与约翰•莫尔绘画奖组委会、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合作,推出 “约翰•莫尔绘画奖”回顾展及第四届约翰•莫尔(中国)绘画奖。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特别设立了“2018约翰•莫尔绘画奖(中国)获奖及入围作品”观众奖。展览期间,由观众在103位入围艺术家的作品里投票选出自己最喜爱的作品,得票最多的艺术家将获得“丁乙工作室”赞助的2万元的奖金(含税)。

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馆长甘智漪表示:“公众奖的设置不仅仅是一场公众参与性的艺术活动,我们更希望激发观众自发、独立、热忱的表达对艺术作品的美学评价与判断,开启美术馆与社会链接、专家导向与公众互动的一种全新的时代模式。”此次观众奖投票将在4月10日-6月3日进行,并于展览结束前公布获得“观众奖”的作品。

本次展览于2018年4月10日正式对公众开放,并持续展出至6月15日。

Prizewinner Zhong Xueqing with his painting “Walking on thin ice” 大奖得主钟学庆与作品合影

Prizewinner Zhong Xueqing with his painting “Walking on thin ice”
大奖得主钟学庆与作品合影

Excellence award-winning work by Pan Lin 优秀奖获得者 潘琳

Excellence award-winning work by Pan Lin
优秀奖获得者 潘琳

Excellence award-winning work by Duan Xiaogang 优秀奖获得者段晓刚 作品

Excellence award-winning work by Duan Xiaogang
优秀奖获得者段晓刚 作品

Excellence award-winning work by Wang Yi 优秀奖获得者汪一作品

Excellence award-winning work by Wang Yi
优秀奖获得者汪一作品

Excellence award-winning work by Wang Yi 优秀奖获得者汪一作品

Excellence award-winning work by Wang Yi
优秀奖获得者汪一作品

XYLI0491

XYLI0460

XYLI0448

]]>
http://www.randian-online.com/zh/np_announcement/famed-john-moores-painting-prize-exhibits-on-show/feed/ 0
a.f.art theatre芳翎东画廊 http://www.randian-online.com/np_event/weightless-a-f-art-theatrefanglingdon-gallery/ http://www.randian-online.com/np_event/weightless-a-f-art-theatrefanglingdon-gallery/#comments Sat, 17 Mar 2018 12:33:29 +0000 http://www.randian-online.com/?post_type=np_event&p=96437 a.f.art theatre芳翎在东画廊的第二次展览“失重”围绕着疏离感与剧场性的结合与并发、戏剧化体验的边界以及现实世界中的偶然或意外事件等问题展开。在一系列录像与摄影作品中,芳翎将其对表演的使用延伸为一个观念的支点,由此介入前台角色西尔维娅·普拉斯(1932年—1963年)的确切位置,一位把自己的头放进烤箱并打开煤气自杀的自白派诗人。艺术家作为症状阅读者,在瞬间表达出疯癫、脆弱、恐慌的高潮并赋予这些概念重要意义。她不仅超越了自己的主体性,同时凭借自我互动的模拟,与普拉斯彻底混为一体。

20180317202726

“失重”由《我独衷于游荡》《病理失重》《无内容》《角力》《悬浮》共五幕构成,整体基于布莱希特所提出的史诗形式。芳翎把文献想象扩大为戏剧结构,从而在连贯的场面调度中运用了大量碎片化、对立与矛盾的蒙太奇桥段。她在疏离感的心理、社会与美学面相之间造成张力,跳脱出既定的叙事框架而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去充实“失重”的完整维度——一种为人与精神错乱的争执作出定义的知识,一种导致人性异化的状态或条件,一种通过间离重建人与真实的联系的技术。

 

为了进一步将观众从持续的戏剧时间中释放出来,芳翎创作了一批分析性剧照而将“失重”处理为文本。从场面设计中提取出来的身形与姿势、构图与布局组成了她对后台的修辞。摄影棚中的所有细节都在说明人物与其情感诉诸的关联。艺术家完全意识到有必要将自己再现为画面本身,作为拜物的对象。

 

黄芳翎,a.f.art theatre芳翎戏剧工作室创始人。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表演系、上海戏剧学院戏剧导演系与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黄芳翎充分尝试将戏剧概念运用到当代艺术领域,以其长期受训的身体为媒介,探索不同空间内戏剧发展与积累的过程。她以a.f.art theatre芳翎为名所进行的艺术项目包括“让我们成交”(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ArtReview Asia Xiàn Chǎng单元,上海,2017年)、“……之间”(ZKR—比斯多尔夫城堡艺术与公共空间中心与Löwenpalais,柏林,2017年)、“重点注视”(第十一届上海双年展“何不再问”项目“理论剧院”,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2017年)、“愤怒的溜达”(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上海,2016年)、“感性游览”(上海外滩美术馆,上海,2016年)、“时间的仪式”(上海明当代美术馆,上海,2016年)、“……之间”(chi K11美术馆,上海,2016年)、“身体邂逅”(红色工厂,苏黎世—沃利斯霍芬,2015年)、“女仆在飞地”(上海当代艺术馆艺术亭台,上海,2015年)等,以及与金锋合作的“骑士梦魇”(东画廊,上海,2015年)和“我不能成为你革命的一部分”(BANK,上海,2015年)。

]]>
http://www.randian-online.com/zh/np_event/weightless-a-f-art-theatrefanglingdon-gallery/feed/ 0
(English) 黑川良一的“星际迷航”——《反向折叠》正式开幕 http://www.randian-online.com/np_event/ryoichi-kurokawa/ http://www.randian-online.com/np_event/ryoichi-kurokawa/#comments Sat, 17 Mar 2018 10:55:40 +0000 http://www.randian-online.com/?post_type=np_event&p=96410 2018年3月16日,日本艺术家黑川良一的新媒体展览《反向折叠》于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正式开幕,此艺术项目为“第零空间计划”的首个艺术展览。

“第零空间计划”是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全新推出的艺术计划,旨在打造一个新媒体艺术的实验场、讨论艺术媒介的可能与边界并探讨美术馆空间的可能性。此计划关注国际语境下新媒体艺术家,鼓励新生代艺术家探索媒体艺术的创作以及跨界、跨领域的艺术表现,激发艺术、设计、科技与社会网络之间无限连结的可能性。因此,“第零空间”不仅是一个展场空间,更是一个关于媒体艺术的实验室 。

作为“第零空间计划”的首个展出艺术家,黑川良一为本次展览全新定制了作品《反向折叠》。在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超过600平方米的巨大展厅中,黑川用三块巨幅的显示屏和极为精巧的视听装置,呈现给观众一件大型沉浸式作品《反向折叠》。作品的灵感来源于由法国宇宙基本定律研究协会(CEA-IRFU)的天体物理学家们基于欧洲航天局(ESA)及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卫星及赫舍尔空间望远镜收集的数据所提出的最新发现,这些数据可以让人追溯星辰演化的宇宙史。黑川以原始科学数据为出发点,用科学逻辑展示了他如何将外层空间纯粹能量转化为可度量的声音和视觉。

第零空间——反向折叠
艺术家:黑川良一(Ryoichi Kurokawa
开幕时间2018年3月16日 下午3:00
展期:2018年3月16日-6月15日
制作黑川良一工作室
学术指导文森特•米尼俄
数据来源:赫舍尔空间望远镜项目、欧洲航天局(E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生物信息学(BLAST)实验报告、超级宇宙氢-阿尔法探测报告(SHS)等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世博大道1929号

开幕现场03

黑川自2000年代中期开始投身艺术创作,当时他就已经遵循这样的工作程序:在软件协助下将其自身从自然环境中所采集到的图像和声音进行扭曲变形。通过数码操作,所收集的原材料逐渐从其原初的形式中脱离出来,变得抽象化,在轻微的震动及催眠式的脉动下呈现出一派视觉与听觉的色调世界,时而诗意,但更多的时候则显得充满张力。尽管看上去充满技术感与创新意识,他的作品实际上起源于一个最为具体的实相,或者说是艺术家自身所认为的“不是来自一种浪漫的观点,而是非常正式地”从周围环境的“结构与律动”中攫取灵感。

他的作品常以许多日本艺术家为楷模,无论是书法、诗歌、戏剧还是舞蹈,这些艺术家时常在其作品中表现一种与自然的旋律、形态及四季变化和谐共处的万物有灵精神。

本次为“第零空间计划”全新定制的作品《反向折叠》依然离不开这一规律,它以一种诗意的方式和抽离的姿态,向改变我们宇宙的客体提出疑问。这件作品的新奇之处在于黑川的态度源自一个比起过去更加科学的观点。正如观众将会体验到的那样,《反向折叠》最初设想的是遵循一个脚本来描绘构成星辰演化不同阶段的各种物体及层面。在与科学家们进行商议之后,黑川选择了九大场景,描绘了一场贯穿恒星演化全过程的线性旅程,并尽可能地与现实中的这一物理现象保持一致。通过这种方式,《反向折叠》描绘了星际介质(即由气体与灰尘所组成的银河系主体空间),并对形成电离、不稳定气流、激波及引力收缩等现象的船帆座(Vela)分子云进行探索。同时,也在展现核聚变(像太阳那样的恒星的能量来源),为超新星爆炸的最初瞬间建构模型,并最终描绘出不同星系撞击之后重新形成新恒星的过程,这种现象似乎也是我们所在的星系在数十亿年后注定将会遇到的。

本次展览于2018年3月16日正式对公众开放,并持续展出至6月15日。

开幕现场01

开幕现场02

关于艺术家

黑川良一1978年出生于日本大阪,现生活、工作于德国柏林。自1999年起就开始运用不同媒介(包括录像、装置、录音及现场表演等)来创作令人惊叹且在国际上享有先锋代表性地位的视听影音艺术作品。他将其作品描述成“以时间为基础的影音雕塑”,并认为声音与图像互为一体。他的作品就像是一首首乐曲:声音的交响乐被艺术家想象、创作并记录下来,与录像素材及电脑数码美学相结合,从而令观众对其日常熟悉之事物的看法焕然一新。

无论是将瀑布的录音转成白噪音的同时,在观者的周围营造出一种几近灵性与崇拜感的静寂,还是将田野录音与像“杂音极简主义”这样的电脑数码混音在一个令人恐惧的、充满不和谐感觉的战争与毁灭主题下有机结合,黑川良一发明并呈现了一种以令人着迷的合成方式将复杂与简单交替结合的视听语言。

黑川在第五十四届威尼斯双年展上的重要作品之一是其为展览“击败熵的千种方法之一”所委托创作的、题为《Octfalls》、令人身临其境的视听影音雕塑作品。2010年,其作品《流变:五个视野》(rheo: 5 horisons)在奥地利艺术中心所颁发的电子音乐大奖(Prix Ars Electronica)之中获得电子音乐与声音艺术类别的金尼卡奖。其作品《反向折叠》(Unfold)在近期亦获得欧盟为鼓励艺术与工业、技术及社会之间的创新合作而设立的STARTS大奖的荣誉提名。

黑川曾在多家国际艺术机构及艺术节上进行作品展览及表演,包括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第五十四届威尼斯双年展军械库展区(Arsenale)、柏林电子文化艺术节(Transmediale)、比利时布鲁塞尔艺术中心、巴黎路易·威登E空间、上海eARTS电子艺术节、巴塞罗那当代美术馆等。

开幕现场04

开幕现场05

开幕现场06

开幕现场07

开幕现场08

开幕现场09

]]>
http://www.randian-online.com/zh/np_event/ryoichi-kurokawa/feed/ 0
天人之际 蔡志松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 http://www.randian-online.com/np_event/cai-zhisong-2017-solo-exhibition-shanghai-minsheng-art-museum/ http://www.randian-online.com/np_event/cai-zhisong-2017-solo-exhibition-shanghai-minsheng-art-museum/#comments Mon, 18 Dec 2017 13:57:06 +0000 http://www.randian-online.com/?post_type=np_event&p=94806 2017年11月26日,《天人之际•蔡志松2017艺术展》在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盛大开幕。

 

本次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的院长范迪安主持的一场深度生动的学术研讨会拉开帷幕,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副院长彭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张敢、《Art in Amerrica 美国艺术》主编Richard Vine、欧洲博物馆馆联盟轮值主席、路德维希美术馆馆长Beate Reifenscheid、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殷双喜、著名艺术评论家贾方舟、上大美院人文学院院长李晓峰组成了专家团队与艺术家蔡志松,结合本次展览,以《当代雕塑的社会批判与人文关怀》展开研讨,中外专家认真点评了蔡志松新作——《家园系列》,并对本次展览的主题阐述、展览叙述与人文关怀等方面做出了高度评价。学术专家首先对展览主题与叙事方式展开了讨论:范迪安院长将本次展览评价为“一个充满视觉魅彩又引发文化省思的场域,”殷双喜将其概括为“高低起伏的音乐会;”同时,贾方舟也指出“展览整体形成了整体的氛围,这种空间利用和氛围渲染使展览成为一个整体性,具有空间性的整体叙事。”谈到蔡志松的艺术追求时,张敢指出“蔡志松用成熟的作品表达了他对自然的关注,我觉得他的视野已经摆脱了对纯粹艺术语言本身的探索,而拓展到宏观的境界中。”Richard Vine则指出“通过这次展览,从蔡志松的作品中感受到了西方艺术理论中的‘浪漫主义精神。’”谈到作品与艺术创作时,殷双喜指出本次展出的大型装置作品《为你打开一扇窗》具有“历史的深度,”Beate Reifenscheid从西方学者的视角指出“蔡志松的作品在对中国传统艺术反映的同时,表现出来的更是一种态度,他所塑造的形象如鹿、鹤和虎都体现了一种精神状态,这就是一种视觉叙事。”

20171218215255

随后,艺术家蔡志松、策展人彭锋、民生美术馆副馆长刘佳以及研讨会的专家们一起出席了媒体发布会, 策展人彭锋指出蔡志松的本次展览在学术圈“让我们重新思考什么是当代艺术,当代艺术是不是有一种特别的样式,是不是成为了一种特别的风格,蔡志松的雕塑作品对社会批判性、人文关怀,对一种观念技巧的融合,可以让我们思考一下我们以往的当代艺术概念,当代艺术的‘合理合法性’等问题”;对于艺术圈外面,彭锋指出,本次展览探讨了我们现在普遍关心的 “大都市与自然协调,人类如何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问题。”

20171218215312

下午16时展览正式开幕,阵容强大的嘉宾团将本次展览演变为一张声势浩大的艺术盛宴,出席开幕式的嘉宾有来自学术界与评论界的领军人物:中央美术学院的院长范迪安先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张敢先生、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副院长彭锋先生、《Art in Amerrica 美国艺术》主编Richard Vine先生、路德维希美术馆馆长Beate Reifenscheid女士、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殷双喜先生、著名艺术评论家贾方舟先生、上大美院人文学院院长李晓峰先生、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馆长甘智漪女士、英国皇家美院艺术与人文学院院长 Juan Cruz先生、独立策展人与国际艺术评论奖名誉主席Henry Meyric Hughes先生、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艺术史与艺术批评学教授沈揆一先生、民生基金会理事长宋飞先生、牧云社副社长栾艺铭女士、万和控股集团董事长郑好先生、时尚集团总裁苏芒女士、著名设计师及国际超模马艳丽女士、马来西亚拿督陈书礼先生、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全球副总裁关东元先生;出席开幕式的还有:蒋琼尔、安玉、玖玲、魏傅然、宋萍、廖敬威、晏少礼、杜英莲、简秀枝、朱彤、杨岳虎、谷晶、雷富国、林清汶、张蕾蕾、李宗奇等各界嘉宾。

20171218215412

艺术家蔡志松通过雕塑将对生命的思考、对人文的关怀、对历史的追问凝固在一件件作品中,因此他的雕塑具有超越了个体经验的艺术张力,典雅与深沉并重,灵动与凝重共存,不同的形象在他的处理下时而沧桑、时而雅致、时而挣扎,展览将这些艺术形象呈现在同一个空间中,在情境的转换中赋予这些造型于当下的寄托,让其成为新的文化符码,为观众营造了可视可感的展场氛围。因此,也得到了各界人士的肯定与赞扬,学术专家指出蔡志松通过展览建构了一场融合了“古、今、中、外、天、地、人、物”的宏观视觉叙事;藏家们通过本次展览欣赏到了蔡志松创作的新面貌——新的古典仪态与意蕴;观众体会到不再高高在上的孤立展品,而是可以沉浸其中,与作品对话与交流,去体悟艺术家创作历程与厚重的沉思。

20171218215331

本次展览得到了路虎中国、拉菲罗斯柴尔德集团、Moet&Chandon、FIJI Water、Perrier等国际品牌的支持与赞助,以及上海民生艺术基金会、牧云文化艺术基金会、昊美艺术酒店、耿艺术文化基金会、采泥艺术、MEM Arts Bank、时尚芭莎、狮语画廊的大力支持与协助。

 

]]>
http://www.randian-online.com/zh/np_event/cai-zhisong-2017-solo-exhibition-shanghai-minsheng-art-museum/feed/ 0
天人之际蔡志松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 http://www.randian-online.com/np_event/minsheng-museum-cai-zhi-song/ http://www.randian-online.com/np_event/minsheng-museum-cai-zhi-song/#comments Sun, 05 Nov 2017 13:52:08 +0000 http://www.randian-online.com/?post_type=np_event&p=94069 2017年11月26日,“天人之际:蔡志松个展”将于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开幕。

“天人之际”语出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意思是探究天道与人事的联系、历史到现实的变化,形成自己的独家学说。蔡志松的雕塑艺术,从一开始就建立在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基础上。

20171105214442

本次展览将展出艺术家蔡志松9组18件作品,以及相关的影像和文献资料等。展览将囊括其雕塑作品的四个系列,包括蔡志松近年来最为重要的“故国系列”、“玫瑰系列”、“云系列”,以及2016-2017年新作“家园系列”。这些作品折射出蔡志松游走在天、人、古、今之间的艺术思维。用“天人之际”作为展览主题,揭示了作品背后的深刻寓意,使人联想到文化、自然、历史与现实等问题。

20171105214535

本次展览将于2017年11月26日正式对公众开放,这不仅是蔡志松“家园系列”新作的首次展出,也是美术馆2017年度的收官之作,展览将持续展出至2018年1月4日。

]]>
http://www.randian-online.com/zh/np_event/minsheng-museum-cai-zhi-song/feed/ 0
吴鼎个展极限的节奏 IIDon Gallery http://www.randian-online.com/np_event/wu-dingthe-rhythm-of-ultimate-iidon-gallery/ http://www.randian-online.com/np_event/wu-dingthe-rhythm-of-ultimate-iidon-gallery/#comments Thu, 28 Sep 2017 14:38:09 +0000 http://www.randian-online.com/?post_type=np_event&p=93131 2017 年9 月27 日周三,东画廊将呈现艺术家吴鼎个展“极限的节奏 II”,介绍其最近的摄影、录像、声音、图示和文字创作。

20170928223217

吴鼎长期关注当下视觉文化中的“最佳观看”,观察并记录下促使这种观看产生的标准化感知的历史,这是“极限的节奏”的创作基础。“极限”的概念首先映射了一个由协同行动策划的空间,深入个体在数据主义时代模块化进程中对其既存秩序的遵守与顺从,而“节奏”旨在赋予这种纯粹状态一个特定的形式,使得相应的社会架构散发出危险的气息与难以克制的强烈欲望。此前,“极限的节奏”的序的部分通过成都那特画廊实现(2016 年),第一章的部分则通过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发表(2016 年)。

 

在“极限的节奏 II”中,吴鼎针对一系列拥有严酷外表而非正在被使用、占据或略显杂乱的建筑物与室内房间做出具体描述,组织起一个叙事的视角并以此捏造一场聚焦于“极限”的架构意义的质询。但事实是:如此适于拍摄的、上相的空巢情境须通过一个清洁/保管的主体——一个兼任看守人的打扫者或照顾他人的人,才能得以维护。它或许在该展览的拟真环境中担当主人公,将展厅空间环抱成无菌化的容器,唤起对于现代化白立方美学的共情。这个虚构的角色为该展览的生产与持续起到重要作用,却不等同于艺术家本人。作为一个隐喻的人格,它的意义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艺术家与整个被称作是艺术的东西之间的关系。如果说“极限”的权力机器是由部属单位与相关人员供养或操纵的,那么关照其“节奏”的供养者与操纵者究竟有什么区别?

 

吴鼎(1982 年生于上海)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2006 年)以及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2017 年),主要研究当代影像创作。他关注形成于时间与空间中的“秩序”,希望探讨隐藏在这个世界中那些只能被感知但无法被言说的“内在的秩序”。吴鼎的作品曾在chi K11 美术馆(上海,2016 年)、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上海,2015 年)、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2013 年)、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13 年)、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2011 年)等众多艺术机构展出。他最近的个展包括“极限的节奏 I”(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上海,2016 年)与“实在的维度 III”(M50 艺术空间,上海,2015年)。他是2015 年曼彻斯特华人艺术中心的驻地艺术家。

]]>
http://www.randian-online.com/zh/np_event/wu-dingthe-rhythm-of-ultimate-iidon-gallery/feed/ 0
施勇: 规则之下香格纳画廊,上海 http://www.randian-online.com/np_event/shi-yong-under-the-ruleshanghart-gallery-shanghai/ http://www.randian-online.com/np_event/shi-yong-under-the-ruleshanghart-gallery-shanghai/#comments Tue, 26 Sep 2017 11:42:53 +0000 http://www.randian-online.com/?post_type=np_event&p=93004 香格纳画廊将于9月27日在西岸空间二楼荣幸推出施勇的全新创作个展——“规则之下”。本次展览延续了艺术家2015年个展的创作脉络。施勇以“暴力+修饰的组合性词汇”(拆解,切割,焊接,整形,表皮上色等)为动作和姿态消解实物本来的面目,通过现场的强制性干预和绝对性的控制来重构一种语法:一种暗含着现实维度的权力美学的形式。在这里,物件碎片作为身体的隐喻以及现场作为控制的容器对施勇而言重要而且必须,它们是另一种现实的转译也是身体被消失被抽象的无可挽回的佐证。展览现场放置的近乎于抽象的碎片式的物件,正是一个关于“艺术家施勇”这个身份的存在的隐喻。该展览将展出艺术家今年最新创作以及国内首次亮相的11组作品,于9月27日至10月30日面向公众开放。

关于艺术家
施勇, 1963年出生于上海, 1984年毕业于上海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 现工作生活于上海. 作为中国较早从事装置与影像媒介的代表人物之一, 自1993年起, 他的作品就在国内外被广泛展出. 他创作媒介包括装置, 行为, 摄影及录像. 施勇的早期创作致力于揭示现实的暧昧性以及系统内部的张力, 九十年代末开始集中讨论中国改革开放神话下的当代上海的转型概念, 继而引向更宏观的全球化, 消费文化等层面. 2006年, 从作品“2007没有卡塞尔文献展”开始, 施勇将质疑的目光最终落在了其所处的艺术界本身, 思考如何在创作中传递出一种更为理性的态度. 2015年个展“让所有的可能都在内部以美好的形式解决”, 既是之前创作的延续, 又传达了其未来意图在表面“抽象”之下展开对于“控制”的反思与实践.

关于策展人
孙啟栋, 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策展人, 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美学硕士. 他通过多方面的工作. 思考艺术与经济之间的关系, 研究领域主要集中于当代艺术的创作, 策展实践反思, 策展实践方面, 作为策展人, 他近来策划了“生声不息: 塞莱斯特·布谢-穆日诺”, “秘密花园:娜塔莉·杜尔伯格&汉斯·博格”, “绿光终将消失”, “非形象”等展览; 编辑出版方面, 2012年, 共同发起“盲象”计划, 并出版学术期刊.

]]>
http://www.randian-online.com/zh/np_event/shi-yong-under-the-ruleshanghart-gallery-shanghai/feed/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