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05 Sunday, 文 /
北京国际短片联展 BISFF 2017,11月,Action!

[新闻稿]

11月,首届北京国际短片联展(Beijing International Short Film Festival,简称BISFF)将在北京启动,11月10日-20日在尤伦斯艺术中心(UCCA)、CHAO艺术中心、法国文化中心、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电影自习室、目的地酒吧(DESTINATION)、激发研究所(IFP)、摄影笔(CAMERA STYLO)、乐空间、Fruity Space等场地进行放映和展览。此外,本届BISFF还与加拿大国家电影局(NFB)合作,在影展期间推广数款交互性影像作品。

BISFF面向短片影像,将脉络伸向世界,尝试跳脱传统电影节模式,讨论影像的任何可能性:结构,语法,逻辑,文本,声波,像素……纷纷从影像的先决条件中剥离,并转变为可以被假设的语境。

短片,Short Film,在有限的时长里蕴藏着无限的可能,这是在读图时代的新视觉体验,它正以其极端性和自由性呈现了一个个开放的问题、勇敢的论点和思想的碎片。无论是叙事短片、纪录短片、实验短片、装置作品、媒体跨界,抑或即兴创作,在BISFF里,一切短时间内有计划、有预谋的旨在触发感官的介质集合,都被我们视作短片作品。

首届BISFF包含“展映计划”和“艺术项目”两大方向,由丁大卫与李媛媛共同策划,作品选择上兼具广度和深度,创作者来自中国、英国、美国、法国、比利时、加拿大、波兰、捷克、瑞典、丹麦、荷兰、黎巴嫩、墨西哥、匈牙利、哥伦比亚等国家和地区。BISFF试图在更为实验性和跨领域的范畴内拓宽影像语言的可能性,以开放的形式在学术及大众之间取得平衡。

BISFF海报

六大放映单元
在展映部分,BISFF将分为六个主要单元放映近60部作品。在国际部分,“Nebula 星云”虚构类短片单元,“图卷Fresco”非虚构类短片单元、“幻景Mirage”实验类

短片单元,展映40多部作品。实际上,这些影片曾经出现在包括柏林、戛纳、威尼斯、多伦多等大型国际电影节,法国克莱蒙费朗(Clermont-Ferrand)短片电影节,罗马独立电影节,纽约MoMA新导演新影像展(New Director New Film),以及法国电影“凯撒奖”的提名名单和获奖名单上。这些来自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作者中有多位已揽获过包括短片金熊奖,威尼斯短片金狮奖,克莱蒙费朗影展大奖,“让·维果”在内的多项大奖。而华语展映部分则按照“潮汐Marée”独立短片单元、“回响Résonance”单元、“光晕Halo”学院短片单元的线索进行梳理,从华语短片的创作群体和创作代际上予以陈列。

【星云Nebula】在BISFF,“星云”单元可以算作是所有作品航行的起点。我们放弃了那些单纯旨在强调叙事完成的纯故事片,而选取18部更讲求手法,作者意识也更为浓烈的短片,分为IN1,IN2,IN3,IN4四个单元进行展映。

几乎横扫法国短片重要奖项(克莱蒙费朗最佳短片,让·维果奖,2018年凯撒奖提名)的影片《夏日的电影》,艾玛努埃尔·马尔(Emmanuel Marre)带着一种百无聊赖的伤感,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家庭摄影机风格纪录下一次高速公路上长途汽车旅行。同时这也是影展中最长的故事短片(30分钟),单元内最短的影片则是俄罗斯科幻短片《消失的人》,全片用8mm拍摄,只有2分钟。

来自69届戛纳“导演双周”的短片《皇家狩猎》,刚刚在基辅电影节拿下最佳短片奖,两位女导演用动荡的镜头语言生动地描绘着夹杂在家庭与追求中两难的少女。同样巴西新生代导演约翰·保罗·米兰达·玛利亚(João Paulo Miranda Maria)的《与魔鬼共舞的女孩》用凝重的手法传达出宗教,社会,家庭联合挤压下疲惫无助的个人感情诉求。同时该片也出现在“肋异”中,试图用观看语境的转变去弥补和衔接影片本身的想象空间。

在本次“星云”单元中共有来自英国、俄罗斯、瑞典、波兰和捷克的五部动画短片:

改编自真实探险事件的瑞典动画《南极》,俄罗斯动画导演伊戈尔·科瓦廖夫(Igor Kovalyov)的《爱之前》,曾获得过安纳西动画大奖的捷克女导演卢卡·多茜的《苏波比亚》,克莱蒙费朗短片电影节动画奖得主波兰动画《那儿》,以及自称“史云梅耶迷”的英国定格动画导演阿斯特丽德·古德史密斯用8毫米拍摄的布偶定格动画《松鼠岛》。

【图卷Fresco】 本单元将分为2组放映,着重呈现总长度为228分钟的9部影片。开幕片《时间逃亡者》是法国女导演伊莎贝尔·普多(Isabelle Putod)的最新作品,片中用独特的声音效果,对文献的表现性的征用方式,装置化的摄影描绘着时间感被剥夺后的情景;美国导演本·罗塞尔(Ben Russell)则相反,在《吃孩子的他》中用大量不安的模棱两可的手法探寻了苏里南丛林里一则耸人听闻的传言。《柯普拉》则将镜头对准困境中饱受剥夺的孩子。

《归来的男人》是2016年柏林电影节的短片银熊奖,在阿联酋导演马赫迪·弗雷菲尔(Mahdi Fleifel)粗粝而笃定的镜中,我们看到分裂纷乱的中东乱局里普通人的挣扎和对抗。《告别十八梯》刚斩获2017法国真实电影节Louis Marcorelles大奖,它记录了十八梯老区庞大的搬迁过程中两个弱小身影的随波逐流。美国年轻的实验电影导演雨果·永贝克 (Hugo Ljungbäck)的《我四岁的时候》,在五分钟内,遥想和还原了自己幼年时的记忆。中国导演严诚和意大利导演范飞力(Federico Franciono)共同创作的《跳水者之墓》、瓦哈格恩·哈查特杨 (Vahagn Khachatryan)的《月亮,太阳和三个火枪手》以及瑞士导演托马斯·霍哈特和科里纳·伊里奇的《在林间》则偏重于从人类学和景观学角度切入,用群像式的描绘方式去探讨命题。

【Mirage 幻景】在本单元中,我们分IM1和IM2两个组展示12部短片。《青蛙情歌》是葡萄牙九零后导演利奥诺·泰勒斯(Leonor Teles)力夺2016年柏林影展最佳短片金熊奖的作品。他巧妙地运用一种伤感又不失诙谐的口吻讨论了民族和政治问题。获得2016年法国克莱蒙·费朗短片电影节评审团大奖的威廉姆·拉布里(William Laboury)的《萤》则企图运用Lo-Fi的新媒体电脑技术将写下被

科技不断侵蚀的当代人记忆思维的挽歌。
出现在2018年法国凯撒奖的动画片提名名单上的匈牙利动画女导演雷卡·波西(Réka Bucsi)《爱》,延续着其惯用的绮丽幻象手法,分成三个章节探讨了孤独的超自然力量。另一部动画卡洛斯·戈麦兹·萨拉曼卡(Carlos Gomez Salamanca)的《狼疮》则混合了四种动画手法,从波哥大市郊的野狗袭击事件,用充满反讽的语气将这一惨案的责任追加到整个哥伦比亚社会。
美国青年实验导演,影评人里奇·邓布罗斯(Ricky D’Ambrose)的新片《螺旋防波堤》用文献、图画乃至生活本身的静止张力来刻意营造空洞和荒诞。墨西哥女导演马努艾拉·德·拉波尔德(Manuela De Laborde)的《若即若离》,则企图用16mm胶片拍摄下最基础的物质,可谓是长达25分钟的色彩之诗。德国Found Footage(拾得录像)实验影像大师克里斯托弗·吉哈尔德和马提亚斯·穆勒的新作《无人之人》,是他们从一百四十多部影片中“拾得”的影像剪辑而成。
【华语展映单元】本届BISFF设置了 “潮汐”“光晕”“回响” 三个华语展映单元,试图用代际和群体进行归纳和划分:“潮汐”旨向华语创作群体中的短片创作的主要力量——艺术家和青年导演;“光晕”则选择激励学院作品;“回响”单元则选择华语语境下,近年来具有代表性和启发性的重要短片作品进行回顾。
在“潮汐”中,我们将17部短片作品分为CM-1,CM-2,CM-3三组进行展映。我们抛弃了通常按照作品题材和体裁再行划分的方式,而是将平时看上去无法被归纳到一起的作品重新组合,试图勾勒和传达出一条有趣的观看思路。
今年十月份刚刚获得台湾金马奖最佳新导演奖的詹京霖,其新作《你的电影我的生活》将在本次BISFF首映,这部短片讲述了在界限的两侧,由于截然不同而产生的张力让整个影片处于一种有趣的对峙状态。旅美导演王铭的新作《屋頂上的丹尼男孩》呈现了一个当代奥德赛式的离乡故事,以克制的镜头语言和回环的情节隐喻,讨论了男子夙命的出离与传续。《朱美静》是知名摄影师瞿尤嘉的电影处女作,他用清冷沉炼的镜头语言通过儿童演员的视角,试图展现出个体被电

影艺术平面化的过程,试图创作出一部让观众自觉到观看行为的作品。

“潮汐”单元中的非虚构类作品也在努力跳脱以往的性状,台湾艺术家吴其育探讨民间观看方式的的《自选片单 》,林仕杰纪录没落影院的《辛夷坞》,汪洋与吴穹共同创作的《途中的大象》,刘毅的纪录与动画相结合的《一只乌鸦叫了一整天》似乎均游离在虚构与非虚构,作者性和公共性之间。

“我们希望这样可以传达一条清晰的线索,”策展人丁大卫说,“即短片这种创作体裁的在场和延续。它不仅仅在各个文化中被频繁创作和传达着,在时间线索上一以贯之,更是充分参与和支持着所有的灵性和表达。在我们这样一个既丰韵又
面临干涸的时代,拥有创作的灵感和动力,哪怕是灵光一现,都已经是极其奢侈的事情;而短片在回应这种奢侈的时候已经体现出了极具说服力的轻灵与迅速。

BISFF的选片和策划侧重于作品的作者性和独立性,丁大卫表明,“把短片当作短片,让短片成为短片。我们希望在BISFF,短片不再是长片的帮衬,被默认为创作能力和制作能力不足的妥协产物,或者被当作延伸至长片的所谓的‘基石’;也不要走向另一个极端,由于它更易于被传播而被过度消费和娱乐化,在大众流行文化中随波逐流。”

六大艺术项目
短片影像不再仅仅存在于二维屏幕,它将游离于观者之间,在空间和时间里触碰、穿行、感知。本次BISFF将当代艺术与短片影像融合,推出了六大艺术项目。

【厝网膜】
时间:11月18日 20:30
地点:激发研究所(北京东城区黑芝麻胡同13号院内)
艺术家:冯晨、洪启乐、黄曦、吴珏辉、袁可如

泛娱乐的进行时,符号逾越实物,物象超过本质,影像媒体艺术也正试图以更夺目的感官审美,重新激活人们触碰世界的官能。原本屏幕的个人化和观影的空间化,渐渐从投影式的时间感里抽离,并且走向更加立体的“在场空间”。

“厝”源于闽南语,意指古老的房屋。此次影展设置在老北京的胡同,借由建筑为载体,创作者的影像作品通过剥离了过剩的具象叙事,来实现一次与地缘空间的对话——艺术如何在日常景观里产生公共介入,又是如何透过复合媒介导向一个新感官 (new sensory)的体验场域。观者在与情景影像的交互中,或深或浅的推
敲艺术与景观、生灵、自然、造物之间,随意生成的叙事路径。

【艺术家的电影】
时间:11月19日 第一场17:30-19:00(Q&A);第二场19:30-21:00
地点:Cinema Club, CHAO Art Center
(北京市朝阳区工人体育场东路4号CHAO艺术中心地下一层)

“艺术家的电影”创办于2016年,是一个邀请当代艺术家拍摄电影短片的非营利项目,旨在把不同当代艺术家的影像观念及语言以电影短片这种更具亲和力的方式推介给艺术圈外更多的观众,在当代艺术范畴的“影像”与文化工业意义上的“电影”之间寻找某种有意义的结合可能。同时也是让艺术家们尝试不同于展览系统的工作方式和展示途径,意图使当代艺术影像实践获得不同于艺术圈的观念时尚与趣味积习的活力。

【潮窥】
时间:11月10日-20日
地点:摄影笔CAMERA STYLO(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十一条64号)
创作者:方玮、蛊师、龙颖、梁宏伟、罗静怡、刘磊、刘思慧、秦安心、沈毅、宋雨龙、周伯豪、周艳峰

“潮窥”邀请12位青年创作者,分别使用手机拍摄5分钟以内的实验短片影像,并以影像装置的形式嵌入展示空间。潮——因海水受了日月的引力而定时涨落的现象。顺时顺势,涨落有时。青年创作者游离于现实与虚幻之间,坚定又迷茫,安分又出格,渴望被凝视又常退避三舍。在BISFF展映期间,这些创作者的作品,将以“被窥探”的既视感,结合“玻璃猫眼”材料质地,潜游在展出空间。这些更隐秘的力量,在虚实空间的交互中,若即若离、似是而非、皆见灵光。

【肋异】
时间:11月10日-20日18:00-01:00(周一闭馆)
地点:目的地DESTINATION(北京市朝阳区工体西路7号)

性别、情感、身体,这些关键词充满着人基础的存在。此时,同志文化的特殊的空间语境将让作品的意识被叠加,创作者身体行为与思维解码的表达也因此溶解在背景中,令人无法辨清其终于何处。性与情,压抑与释怀,我们选取了六部短片,作为联展的一个特别项目,在一个特别的空间将这些不甚明确的对抗或协同进行意义外延。

当影像的位置参与到影像的表达,究竟是对影像量场的强化还是削弱?当影像的位置与心理位置达成某种默契,通过不自觉进行置换;也许影像被当做身体本身,被移动、触及、凝视、被呵护、被垂怜、被粗暴对待;我们也许就逼近了某些问题的答案。

【默视声场·S O U N D [ E ] S C A P E S】
时间:11月14日 19:30
地点:乐空间(北京市北新桥街道板桥南巷7号人美大厦北楼东侧)
票价:预售40元 / 现场50元
艺术家:Alkeshka&Death from Abba 89(英国&美国)、Atellier II (Alex Damboianu&黄幻,罗马尼亚&中国)、文亮(中国)、Zpax(中国)

视网膜与鼓膜如何共振?— “默视声场”邀请实验的音乐人和 影像导演共同创作一场关于影像和声场的对白。现场并不以律 动和节奏为重心,其中忽明忽暗的帧频,将在影像静默跳动的页 面中联觉观者的感官神经。观者在听觉的可视化与观看的律动 里,感受一场视听艺术现场。

【虹吸】
时间:11月10日-20日
地点:fRUITYSPACE 北京市美术馆东街十三号(三联韬奋书店对面)

“虹吸”现象是一种天然的力量抗衡,在“虹吸”中,我们展示了10部来自加拿大、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意大利、墨西哥,法国和中国的实验影像作品——一台老式电视机将这些反常的观看体验桥接到日常的观看方式中,像连贯而反常的电视节目。在最靠近屏幕内外的两侧,两种力度达到最强,又瞬间互相抵消。

策展人李媛媛在谈及本次BISFF“艺术项目”的策展思路时表示:“现在正处于一个真正简化的漩涡里,步伐和频率也快得让人越来越缩短了观影时长——短片,同样也受到了简化蛀虫的攻击,越来越落入各种互联及传播中,直接触碰最浅显的信息皮层。所以,在BISFF里,我们希望大家以更开放的眼光去审视“短片”这一领域,能否摆脱它看上去无法逃脱时代性的枷锁?另一方面是,我希望在讨论影像的基础上,融合更多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是能够剥离影像原本的语言结构,进入到其他文化领域或场地语境里。所以我们也邀请了文学创作者、音乐人、摄影师、当代艺术家、新媒体艺术家等进行合作,也在各个非传统影院和非展厅空间里延展影像语境,将影像从传统的观感中剥离出来,又或者能够瓦解短片原本流动于“屏幕间”的轻视感,转而成为与观者“互为在场”的相遇式空间。

在国际上,短片节已然成熟,比如柏林,戛纳,威尼斯,多伦多等大型国际电影节都有独立的短片节或者短片单元。而法国克莱蒙·费朗短片节更被誉为“短片戛纳”, 从参与人数和票房上看,该电影节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短片电影盛会。

然而在中国,尽管如今是“短视频时代”,手机视频、网络视频、微型纪录片等一系列创作早已蔚然成风,短片在传播上的双向探索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但是短片节屈指可数,短片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中国几乎被忽视,2017年是BISFF
的创始之年,我们并不是想见证什么时刻,只是想为平静地参与进去到这股浪潮中,我们提出问题,也尝试着回答,也许能为了创造更多的可能。

关于策展人
丁大卫
评论人、独立导演;作品有:纪录片《Confluence》(2017 导演)、戏剧《四个四重奏》(编剧,2016);纪录片《写过几首歌词的人》(导演,2015);短片《面具》(导演,2010);戏剧《随便或者死亡》(编剧,2009)及戏剧《寻找卡夫卡》(编剧、导演,2007)。

李媛媛
策展人,长期致力于当代艺术项目的策划,曾参与策展项目包括:首届“集美x阿尔勒”国际摄影节(厦门,2015);首届道滘新艺术节(东莞,2016);第三届深圳独立动画双年展——时间/无间(深圳,2016)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