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
EN
>>
<<
>> randian 《燃点》艺术网站  >> 关注+燃点  >>

宣布

宣布搜索

日期
  从:
  至:
  日期格式: 1/30/2012
关键字
 
  >> Search art tactic
>> 确认订阅
2016.05.05 Thursday, 文 /
蒙特利尔双年展公布初选参展艺术家名单及特别项目

2016年蒙特利尔双年展,2016年10月19日到2017年1月15日

主题:“大阳台”(Le Grand Balcon)

蒙特利尔双年展于纽约时间2016年5月3日公布了2016年的参展艺术家。以“大阳台”为主题,蒙特利尔双年展诉诸于唯物主义和感觉论的方法并重铸对感官愉悦的追求,以此阐明其于日常生活和政治决策中起到的决定性作用。项目关注艺术释放的潜力,并且,邀请我们反思凭愉悦获得的解放的(不)可能,以及它的紧迫性。蒙特利尔双年展号召我们最大限度地调动大脑与身体,以确认我们必须获得的快感(远非消费的简单奖励)——享乐主义者的政治和(纯粹)学识的冰冷。“大阳台”结合了多站点的展示、出版和一系列富有活力的表演、演奏、电影放映、会谈、旅行、讨论、相遇和体验。

2016年蒙特利尔双年展由比利时艺术史学家、艺评人和策展人菲利普·皮洛特(Philippe Pirotte)策划。现任法兰克福的国立造型艺术学院(Stadelschule)院长的皮洛特,于伯尔尼美术馆担任了六年的馆长,并策划了诸如艾伦·卡普洛(Allan Kaprow)、尤塔·科伊瑟(Jutta Koether)和奥斯卡·图阿松(Oscar Tuazon)这类艺术家的个展。

活跃于欧洲的菲利普·皮洛特也在中国策划过多个项目,包括: 2010年参与策划“事物状态——中比当代艺术交流展”;同年底于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带来了跨年展“其他房间”;2011年参与策划“我的共产主义:海报展”(桃浦当代艺术中心, 上海);2014年为南京四方当代美术馆策划了开幕展“歧异花园”。

20160505215505

Anna Imhof, “Deal”, video, 21 minutes,2015. Photo: Nadine Fraczkowski

“大阳台”将呈现本土与国际艺术家跨国界合作的项目以及全新的委托之作。

于纽约工作的加拿大艺术家莫伊拉·戴维(Moyra Davey)最新的影片《铁杉林》将在此首映。艺术家在该项目中重新探讨了她2011年的录像作品《Les Goddesses》,继续其关于母性、遗失、书信的探讨以及对表现的发问。德国艺术家安妮·伊莫夫(Anne Imhof)将呈现作品《焦虑》(Angst),一部将其自身于表演、绘画、雕塑和装置方面的关注与实况转播元素相结合的大胆之作。与巴塞尔美术馆和柏林国家美术馆共同合作的作品《焦虑》,是一部由神秘的手势编排、抽象的乐曲和雕塑的元素组成的多幕“歌剧”。蒙特利尔的艺术家希利亚·佩林·希达若斯(Celia Perrin Sidarous)将首次带来最新制作的摄影装置,作品探讨了摄影(或电影)以及雕塑的和建筑的形式之间的亲密关系。

蒙特利尔双年展在1998年创办的时候,便受到了来自蒙特利尔国际当代艺术中心(CIAC)长期支持。2013年春天,双年展脱离CIAC成为一个独立组织,与蒙特利尔当代艺术博物馆(MACM)展开合作。在上一届(2014年)蒙特利尔双年展中,中国的参展艺术家是李然;今年是廖国核与徐震。

20160505215515

Moyra Davey, “Hemlock Forest”, production still, 2016

初选参展艺术家名单:
The complete list will be announced in September 2016.
Haig Aivazian (Lebanon); Njideka Akunyili Crosby (Nigeria/USA); Knut Åsdam (Norway); Eric Baudelaire (France); Thomas Bayrle (Germany); Nadia Belerique (Canada); Valérie Blass (Canada); Michael Blum (Israel/Germany /France/Canada); Shannon Bool (Canada/Germany); Dineo Seshee Bopape (South Africa); Elaine Cameron-Weir (Canada/USA); Chris Curreri (Canada); Moyra Davey (Canada/USA); Nicole Eisenman (USA); Em’kal Eyongakpa (Cameroon/Netherlands); Liao Guohe (China); Judith Hopf (Germany); Anne Imhof (Germany); Luis Jacob (Peru/Canada); Myriam Jacob-Allard (Canada); Brian Jungen (Canada); Hassan Khan (Egypt); Meiro Koizumi (Japan); Zac Langdon-Pole (New Zealand/Germany); Tanya Lukin Linklater (USA/Canada); Kerry James Marshall (USA); Corey McCorkle (USA); Nathalie Melikian (Canada/Sweden) ;
Joe Namy (Lebanon/USA); Shahryar Nashat (Switzerland/Germany); Camille Norment (USA/Norway); Celia Perrin Sidarous (Canada); PURE FICTION (Germany); Lucy Raven (USA); Marina Rosenfeld (USA); Ben Schumacher (Canada/USA); Walter Scott (Canada); Benjamin Seror (France/Belgium); Frances Stark (USA); Luke Willis Thompson (New Zealand/UK); David Gheron Tretiakoff (France/Belgium); Luc Tuymans (Belgium); Jacob Wren (Canada); Haegue Yang (Germany/South Korea); Xu Zhen (China)

20160505215525

Celia Perrin Sidarous, “Marble, Egg, Seashell and Images”,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