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
EN
>>
<<
>> randian 《燃点》艺术网站  >> 关注+燃点  >>

宣布

宣布搜索

日期
  从:
  至:
  日期格式: 1/30/2012
关键字
 
  >> Search art tactic
>> 确认订阅
2016.09.15 Thursday, 文 /
光年 | 第一届道滘新艺术节

[新闻稿]

Artistic Director 艺术总监 | LI Zhenhua 李振华

Curator 策展人 | Dr. Rachel Rits-Volloch 瑞秋•芮斯•沃洛荷、ABI 当代艺术调查局

Founder 发起人 | FAN Mingzheng 范明正 | Producer 项目总监 | LI Zhanhao 李战豪

Opening 开幕式 | 28 / 9 / 2016 二零一六年九月二十八日

Main Organizers 主办机构 |

Dongguan literature & Art Association 东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Dongguan Associ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merging Industries 东莞市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会

Daojiao literature & Art Association 道滘镇文学艺术界联合会、JOY Culture Industry Group 当信安喜文化产业集团

20160915134045

Supporting Institution 支持机构 |

A Thousand Plateaus Art Space 千高原艺术空间、AYE Gallery AYE画廊、Beijing Commune 北京公社、Gallery Yang 杨画廊、Long March Space 长征空间、Magician Space 魔金石空间、Momentum 柏林动量艺术机构、Shanghart Gallery 香格纳画廊、Take That Firm 接招事务所、Galerie Urs Meile 麦勒画廊、Vitamin Creative Space 维他命艺术空间 

Media Partner 合作媒体 |

Artron 雅昌艺术网、RANDIAN 燃点、The Creators Project 创想计划

2

廖文峰,相对不动的秒,录像,59”,2015

Overall 总览

道滘(dào jiào)是一个水系发达,湿地丰富的富饶之所,地处广州与香港、澳门构成珠三角内,近南海。正在转型成为宜居城市的道滘,发展自然环境,保护生态,而道滘新艺术节借助当地自然景观、历史建筑、科技园区的地理文化,通过三“新”——新科技、新媒体和新艺术,引导地区变革,重构另一个国际新浪潮,同时也是道滘“新”艺术节的立意。

第一届道滘新艺术节,发起人范明正、项目总监李战豪与艺术总监李振华,邀请海内外知名艺术机构动量(MOMENTUM)创始总监、魏玛包豪斯大学 客座教授瑞秋•芮斯•沃洛荷博士与当代艺术调查局(ABI )一同策划“绘画与图像”、“装置与委托创作”、“新媒体建筑投影”与“放电影”4个单元,汇集来自17个国家,79位艺术家的作品,散布于道滘镇的艺文街区中。

有别于其他艺术节的形式与规模,道滘新艺术节,以建筑立面投影作为展览亮点,在9月28日开幕当天集中呈现26位艺术家的影像作品,试图以此赋予建筑物“活力”与“新意”。

5 (1)

董荃,夏末,单屏录像,11’22″,2015

Exhibition Core Spirit 展览主题

“Another Wave”可被译为“又一浪”或“新浪潮”,形容世间变化,万象更新。“浪流浪奔”《上海滩》(1980版)中爱情故事、大都市与冒险家,如今日中国艺术家和城市的关系。第一届道滘新艺术节,在构成浪潮之余,取“光年”之意,一方面“光年”如“广东快车”,瞬息万变,极速向前,如同今日中国艺术现状,从内容创造到创造历史,只用了短短四十年。另一方面,“光年”用来计算地球和宇宙星系之距离,为距离加入了时间,如逆向思考时间和人生旅程,“光年”可被解释为最好的时刻,相较于日常生活,也是最漫长的距离,仰望星空令人遐想――超越的人类勇气和想象力。

8 (1)

杨心广,抚摸,房梁、墨汁,330x500cm(18个部分),2009-2013

Exhibition Structure 展览结构

♠ Painting/Image 绘画与图像 | 32 位艺术家 | XI当代艺术中心

c\ 陈文骥、陈彧君、陈亮、崔云峰 d\ 董大为(现场创作)、段建伟、段建宇 e\ 安立奎(Enrique Brinkmanng,西班牙)g\乔治·巴塞利兹(Georg Baselitz,德国)h\ 黄宇兴 l\ 梁铨、廖国核、刘晓辉、刘唯艰 m\ 马文婷 n\ 倪有鱼 s\ 尚扬、石冲、孙逊、宋佳益 t\ 屠宏涛、唐永祥、汤大尧 w\ 王音、王岱山、武晨 x\ 徐坦 y\ 闫冰 z\ 张书笺、曾宏、郑国谷、张慧

1970年艺术家需要自由和自我身份的肯定,奠定了其自我表达的基础,让艺术创作从描述世界中走出来,以自我的需要、叙事和美学表现为基础,重新构建了一个多样的艺术现实。1949年前后,艺术对现实的批判,可被归结为建立国家的精英集体主义思潮,而1970年后,艺术对现实的再现,可被归结为自我意识的觉醒。2000年后,通过检视世界艺术史的线索和连接,不管是从1760年工业革命以来新艺术发展的规律,还是拓展到各个方面人文学科的研究,我们发现今日艺术的面貌是多样的,同时今日的艺术创作是个体对世界的判断和感悟的综合。

1 (1)

刘信爱,敌人,单屏录像,8’26”,2016

♣ Installation/Commissions 装置与委托创作 | 18 位艺术家 | 道滘粮仓

c\ 陈陈陈 f\ 范明正&赵艳婷 h\ 何岸、胡庆雁+曹雨、胡庆泰 l\ 刘窗、李燎、李景湖、卢征远 s\ 尚暾 t\Thomas Eller(德国) w\ 吴珏辉 x\ 徐震 y\ 杨心广 z\ 张新军、张晓

对时间和空间的表达,有着观念和具体形式、历史的迭代基础,而如何将作品置于空间中(in situ),并找到创造物和空间的关系是艺术家在创作时必要考虑的关键点。时间,基于时间的媒介,是对影像、表演和人类活动最贴切的理解,如何考虑运动中的概念。从佛教中认知过去、现在、未来的关系,到艺术上对这一现实的表现,如展览“当态度成为形式”(1968年)所表述的艺术处于变化中的状态,都可以被看作今日实验、新媒体、装置,这些基于空间艺术的一个特别的方向。在中国早期录像艺术中,张培力《30×30》(1988年)所表达的就是一种基于时间的状态,一个不断重复,经历时间的姿态。而这些关于装置、录像和新媒体的作品,提供了另外一个不断自我更新的现场,如同绘画所经历相对不变的时间,这些作品更强调身体感受和易逝性。

20160915134320

♥ Media Facade 新媒体建筑投影 | 27 位艺术家 | 道滘粮仓 | 二零一六年九月二十八日

b\ Bignia Wehrli (德国/瑞士) c\ 陈霄、陈秋林 h\ Hannu Karjalainen(芬兰) j\ Janet Laurence (澳大利亚) k\ Kate McMillan(澳大利亚) l\ 廖文峰、刘真辰(法国/中国) m\Ma Li(美国)、Mark Karasick (加拿大) n\ Shingo Yoshida(日本) p\ Patrycja German(波兰) q\ Quhny Dong(越南/瑞士)、邱黯雄 s\ 史金淞、Sasha Pirogova(俄罗斯)、Stefano Cagol(意大利)、Sumugan Sivanesan(澳大利亚)、Sinae Yoo(韩国)t\ Thomas Eller(德国)、田晓磊、Tracey Moffatt(澳大利亚)、Theo Eshetu(英国) v\Varvara Shavrova(俄罗斯、爱尔兰) w\ 吴珏辉、王跖+周戭

现场表演和外立面投影,为新兴的介入城市的艺术形式,艺术成为替换城市日常景观的介入性因素。通过影像、音乐,直接改变城市外貌,一方面为80年代以来的建筑赋予更生动的特效,也为老建筑唤醒生机。

这是流行于国际领域的新文化和新科技现象——外立面投影(mapping),对技术和创意要求较高的原因是涉及到新媒体领域的算法和影像工作的编导。属于主题创作范畴的外立面投影在搭建的硬件条件可以扩展为现场影像播放的户外现场,以不同于音乐演出和舞蹈表演,通过投影机和声音的拼合,塑造强烈的现场感,使之更趋向展示观念的动态形式,与装置、录像的作品线索更为接近。

此次艺术节以此项目带来对地区发展、自然生态、新科技、新艺术的直观表达,期待获得公众的广泛的共鸣与认可。

20160915134339

♦ Screening 放电影 | 2 位艺术家 | 粤韵馆 | 二零一六年九月二十八日

c\ 曹丹 j\ 雎安奇

影像从来都是让人思考时间的尺度,以及尺度中人的生活状态。放电影是关于时间尺度中人的生活景观,是一个大跨度,混合着叙事和真实的现场。

曹丹的《龙船》向人们讲述一个关于传统和现在的故事,故事中没有冲突,是温暖,是对新事物和改变的信仰,也是一种关于四季更替,关于每次龙舟比赛后,将其保存起来的故事。时过境迁,距离这个影片的拍摄已经十年过去,在这十年的时间跨度中,作为给未来的礼物,观者、被拍摄者以及导演曹丹一起经历了一个值得被记录下来的生活景观。雎安奇《大字》所标的,是上世纪60年代以来的现实,那些无名者的历史,那些被遗忘的场所,那些被搁置的话题。雎安奇让这些都从影像中复活,从影像中,再次体会一个早已逝去的年代,而现实还在那里,提醒人们不远处,沙漠中遗留的精神存在。两个人的作品都跨越了大量的时间和日常生活,并形成时代和时间节点上的联系。

20160915134355

About 关于

Artistic Director 艺术总监 | LI Zhenhua 李振华

李振华1996年从事艺术工作,涉及展览策划、艺术创作和项目管理领域,现担任瑞士保罗克利美术馆夏日学院推荐人(2010年至今),瑞士Prix Pictet摄影节推荐人(2010年至今),2014年将担任英国巴比肯中心(Barbican Centre)国际展览《数字革命》(digital revolution)国际顾问,2015年澳大利亚SymbioticA机构国际顾问,2015年担任香港录影太奇国际顾问。

2000年曾组织电影放映聚乐部,主要关注第六代导演和纪录片导演之交流放映。2004年以来卷入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展。2007年担任沈少民纪录片《我是中国人》制片人,2010年策划《热点:张元个展》,2013以来与雎安奇导演工作,担任制片人。自2003年以来曾经担任过2003西班牙Shorti短片节,2006年那不勒斯电影节,2009年转译媒体艺术节,2012年中国当代艺术奖,2012年傀儡动画艺术节,2012年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展的评委工作。 

曾主持编撰的艺术家个人出版物有:《颜磊:我喜欢做的》(2012 年卡塞尔文献展出版物)、《胡介鸣:一分钟的一百年》(2010年)、《冯梦波:西游记》(2010 年)、《杨福东:离信之雾》(2009 年)等。出版有个人艺术评论文集《文本》(2013)。

2015年获得艺术权力榜年度策展人奖(2014),艺术新闻亚洲艺术贡献奖年度策展人奖,2016年第三届乌拉尔当代艺术工业双年展(2015)获得俄罗斯创新奖地区当代艺术计划奖

Curator 策展人 | Dr. Rachel Rits-Volloch 瑞秋•芮斯•沃洛荷

Founding Director, MOMENTUM 动量创始总监、Visiting Professor, Bauhaus University, Weimar 魏玛包豪斯大学 客座教授

瑞秋•芮斯•沃洛荷博士,生于苏联里加,现在长居柏林,之前在美国,英国,阿姆斯特丹,东京,伊斯坦布尔和悉尼等地生活和工作,拥有哈佛大学文学研究生学位和剑桥大学在电影研究哲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2010年瑞秋•芮斯•沃洛荷在澳大利亚悉尼成立“动量”(MOMENTUM),作为第17届悉尼双年展的平行项目。2011年1月动量转移到柏林,在Kunstquartier Bethanien发展成一个“基于时间的艺术”非营利的全球平台。动量的使命就是不断重新评估基于时间的实践的日益多样化和相关性,与旨在支持艺术家和艺术创新在柏林和全世界。

自2010年5月动量成立以来,瑞秋•芮斯•沃洛荷已策划和展示超过55国际展览、400位艺术家的作品,此外还有教育项目,艺术家驻地等。在2016- 2017年,瑞秋•芮斯•沃洛荷正式受邀成为魏玛包豪斯大学客座教授,艺术硕士班主讲“公共艺术和新艺术策略”,并在艺术博士课程的讲授“艺术研究”。

7

倪有鱼,反色碑,布面综合材料,220x150cm,2016

Curator 策展人 | ABI 当代艺术调查局

当代艺术调查局(Art Bureau of Investigation)简称“ABI”,是一个以当代艺术为研究基体的研究型学术团体,以知名文化学者为主轴,青年新锐学者为主力,旨在解决当下与艺术相关的集成问题,其中包括城市化中的当代艺术、艺术教育、艺术收藏与投资、艺术与科学、艺术与社会化政治经济、艺术伦理、感性语言等本机构的主要成员由从事国内外当代艺术的工作者构成,并包含哲学、图像学、考古学、心理学、建筑、空间设计等专项研究员,涵盖与邀请文学、媒介学、政治经济学、医学、新闻学等多交叉学科研究人员作为顾问,由此联合众力而成。

团体希望调动和激发每一位不同属性的研究学者,对当代艺术中的诸多“疑难杂症”进行有效推理、分析,经过联合讨论后,给予主领域与子领域和母体社会以良好的解决方案。这些方案便是由当代艺术调查局的成员共同组织和执行的项目集合。团体不仅是以文字作为行动的载体,而是将更加身体力行地通过实践相关艺术计划和项目对当代艺术研究和推广做出贡献。目前已经启动的项目有:“ATLAS”艺术行游项目、“错金”新锐艺术家研究计划、“迷町”当代艺术收藏教育项目等。每个当代艺术调查局成员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领域,针对当代艺术范畴,提交可实施的落地方案,将研究的学术内容实践。同时,也可以参与到其他成员所筹划的项目中去。“ABI”内以项目审评组一起探讨申报方案的可执行性,一旦通过,当代艺术调查局将动用一切团体的资源支持这个项目的落地。

目前当代艺术调查局已有成员50多人,除多数国内学者以外,更是有英国、法国、美国、日本、德国等世界各地的华人学者加入,同时,该组织也面向外籍学者开放交流,随着项目不断的增多以及交流平台的深入构建,当代艺术调查局将联动各个时间、空间内的文化资源,对文化实践和推广做出更大的贡献。

11

徐震,世界工厂的转型,115x50x80cm,2015

Founder 发起人 | FAN Mingzheng 范明正

现为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200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2016年受聘为当信安喜文化产业集团首席艺术总监,XI当代艺术中心馆长。近年来,艺术工作涉及教学、艺术创作、项目策划与管理等领域,长期与赵艳婷合作共同创作,并组建“夫妻店”组合,曾专注于传统绘画领域并获得广泛关注,近年,涉及装置、摄影等领域,创作大量作品,参加多个重要展览,并出版《夹缝之间与过渡的过度——范明正作品》、《退潮与涨潮——范明正&赵艳婷作品》等个人出版物。

Producer 项目总监 | LI Zhanhao 李战豪

一位80后的中国当代艺术青年藏家,艺术管理人及市场顾问。 

Location 坐标 | Daojiao Town 道滘镇

道滘是东莞“创业之路”的重要节点。东莞市将依托广深高速、西部干线等重要交通通道,建设横向贯穿东部片区、松山湖(生态园)、中心城区和水乡经济区的“创业之路”。道滘处于水乡经济区核心区域,是“创业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将发挥明显的区域创新联动优势,接受广深辐射的领先优势日益突出,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逐步显现,成为对接自贸区和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先行镇。

道滘是水乡新兴产业集聚区的重要板块。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重点加强与广州、深圳的对接,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整合产业发展空间,承接发展一批高端装备、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新硬件、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建设新兴产业集聚区。道滘是水乡地区建设新兴产业集聚区的重要板块,着重发展以新材料、新装备、新硬件、新能源、新医药、新业态为特色和优势的“六新”产业,形成创新型特色支柱产业集群,建设产业创新集聚区、新材料专业镇和协同创新的军民融合发展创新区。

道滘是水乡综合创新中心。水乡综合创新中心(道滘)是全市创新产业集聚区,是“十三五”全市重点创新载体和创新平台之一。道滘定位为水乡综合创新中心,将作为连接东莞中心组团与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的重要节点,联动“松山湖自主创新区”、“环深创新资源融合发展带”、“临港现代产业创新带”,全力打造辐射水乡、对接广深的区域性创新中心。

Artist 参与新闻发布会艺术家介绍 | WU Juehui 吴珏辉

1980年出生於杭州,现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UFO媒体实验室艺术总监与发起人。作为媒体艺术家,吴珏辉的创作轨迹呈现出跨界融合的多元面貌,触及互动艺术、生物艺术、媒体剧场等范畴。近年来,他着力探索艺术与科学、身体与媒体之间的“潜在接口”。自2010年始,吴珏辉发展出《器官计划》,试图将流行科技作为外来基因,侵入与再造肉体感官,并于2013年获得TASML | Carroll Fletcher艺术家Eyebeam驻留奖;他于2014年开展的《错造物》系列利用综合媒介的造物过程来释放恋物欲,生成一系列无目的而存在的机械生命。吴珏辉曾多次参加国内外代表性的新媒体艺术展和艺术节,如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 (2011延展生命 / 2014齐物等观)、合成时代-媒体中国2008、纽约EYEBEAM 2014年度展、上海双年展、硅谷ZERO1双年展、瑞士SHIFT电子艺术节、创想计划 (Creators Project)、上海电子艺术节等。

Artist 参与新闻发布会艺术家介绍 | ZHANG Xiao 张晓

1981年出生於中国山东省烟台市,张晓在2005年毕业於烟台大学建筑设计系。2005 – 2009年他曾於《重庆晨报》担任新闻摄影师。张晓凭著《他们》系列在2010年获得三影堂摄影奖大奖,又凭著《海岸线》系列获得2009年的候登科摄影奖、2010年的法国才华摄影基金中国区冠军及2011年的法国汇丰银行摄影奖 。 张晓现居於中国四川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