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nue
Address

T:
W:
Opening Hours
Director
Contact Person

>> See map

陈熹“∞”与彭奕轩“非永久性的标记”双个展

A+ Contemporary 亚洲当代艺术空间荣幸地宣布,我们即将于2016年5月21日下午4点举行陈熹“∞”与彭奕轩“非永久性的标记”双个展,展期将持续至7月4日。

此次“双个展”意图呈现兩位年轻艺术家运用不同思考路径而发展出新的创作方式。陈熹个展以无限大“∞”为概念,将作品间交互作用作为布展的组织形式,反映出艺术家创作过程中产生的特殊行为。彭奕轩个展“非永久性的标记”中,艺术家以一抹即逝的白板笔勾勒历年的灾难画面,交织的影像聚合成个人影像历史,更成为深植于每个个体的共同经验。

陳熹&彭奕軒_微信海報

陳熹出生於 1985 年,創作以繪畫與動畫實驗性地解構、剖析、重組社會價值觀。動畫是 種無極限的敘事手法,撇開學術與哲學化的制式窠臼,身處其中有如對既有體制的逃避, 能夠自在地陶醉、迷失於真實與虛幻交織的樂園中。本次展覽以無限大「∞」為概念,將 作品間交互作用作為佈展的組織形式,反映出陳熹創作過程中產生的特殊行為。電腦由建 模至生成動畫往往需要數十小時運算,其中產生的閒置時間往往被挪用於其它作品繪製, 同時創作多件作品的奇特習慣與癖好,組成錯綜複雜的時間軸線,使得作品之間的關係如 同「∞」符號上相互反應、影響的兩個圈圈,扭扯出無限大的鬼馬幻境。
本次展出作品中截取、剪輯過於氾濫的主流元素,以故事完美地包裝、解釋人類社會,虛 擬的數字世界反映出現實的矛盾與吊詭。若是觀者被這些看似符合邏輯,實際上卻是編造 竄改的理論說服,真實世界是否也受其歪斜、扭曲?一個個以類似低級趣味創造的「偽道 理」,用調侃的方式揭露瘋狂的社會文明,描述蜉蝣般人類生命的起源與歷史,以批判性 思維清晰地自我審辯,造成觀者認知上的不和諧。
關於藝術家

陳熹 1985 年出生於中國武漢,2008 年畢業於江南大學美術系本科,2012 年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美術系 碩士。現於北京生活及工作。個展包括「∞」(A+ Contemporary 亞洲當代藝術空間,上海,2016)、「野 生受」(A307,北京,2015)、「家的知覺」(如家酒店細管胡同店,北京,2014)、「陳熹近作展」(華東師 範大學美術館,上海,2009)。群展包括「單性知識」(滬申畫廊,上海,2016)、「模型演進」(A+ Contemporary 亞洲當代藝術空間,上海,2015)、「Absurd Utopias-Cine City」(Brighton Film Festival,布萊頓,2015)、 「謳歌生命」(星空間,北京,2015)、「真相部 II:再造界域」(博而勵畫廊,北京,2014)、「亞洲不安之 旅 2014」(星空間,北京,2014)、「上海藝術設計展」(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上海,2013)、「不存在的 真實」(前波畫廊,北京,2013)、「龍的時間」(勞瑪美術館,勞瑪,芬蘭,2012)、「風向—中國當代青年 藝術家作品展」(莫斯科現代藝術美術館,莫斯科,2012)、「阿肯色州立大學交流展」(阿肯色州立大學美 術館,瓊斯伯勒,2011)、「圖案—漩渦—遭遇」(空間站,北京,2011)。

陈熹Chen-Xi_我是你的物质12号I-Am-Your-Matters-No.12_2015_布面丙烯Acrylic-on-canvas_120x100cm

陈熹Chen-Xi_我是你的物质12号I-Am-Your-Matters-No.12_2015_布面丙烯Acrylic-on-canvas_120x100cm

陈熹Chen Xi_PEW_2016_单频彩色有声影像Single channel video, color, sound_10'11''

陈熹Chen Xi_PEW_2016_单频彩色有声影像Single channel video, color, sound_10’11”

陳熹&彭奕軒_微信海報

彭奕軒出生於 1990 年,本次個展「非永久性的標記」中,作品取樣自藝術家出生以來歷 年的災難畫面,以一抹即逝的白板筆勾勒其輪廓,交織的影像處在隨時消逝的不穩定中, 但這些破碎的片段早已聚合成個人影像歷史,更成為深植於每個個體的共同經驗。
90 年代普及于大眾的白板,其基底隨時能歸零並具有承載任何影像文本的特性,如同電 腦的虛擬畫布,有著此世代獨有的數碼語彙。而白板一般作為過渡性的工具,用來傳遞大 量暫存的資訊,與當代影像權力下放的狀態不謀而合。當媒體影像的生產變得唾手可得, 任何人皆可任意參照及編排圖像,經驗往往以殘缺甚至突如其來的方式建構,這些影像的 作用因資訊更迭而變的短如掠影。在新聞的敘事機制中,災難事件的場景再現尤能衝擊大 眾感知,並激發出社會的集體意識。藝術家將自身置於白板的位置,觀看不屬於自身經驗 的影像,回溯往年災難場景並進行挪移,尋覓能投擲自身經驗的切入點,島國的不安定性 亦反復在畫面中隱隱作痛,但媒介的易逝特質舒緩了如影隨形的焦慮。嫁接的影像最終被 投影于白板上,如實標記的動作取代了繪畫性的編排,抽離後的影像只剩下繁複的線條。 彭奕軒像是紀錄般的行為過程,將混沌的記憶轉化成一種近似大眾經驗的程式設計。

關於藝術家
彭奕軒 1990 年出生於台灣中壢,2011 年畢業於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目前就讀於台南藝術大學造形研究 所。現工作生活於台南。近年個展包括:「非永久性的標記」(A+ Contemporary 亞洲當代藝術空間,上海, 2016)(即將展覽)、「CANVAS」(想貳藝文空間,桃園,2015)、「悠閒的鬚鬚」(齁空間,台南,2014)、 「希望圖像」(台南藝術大學,台南,2013)、「千高臺」(台北藝術大學 南北畫廊,台北,2011)。群展包 括:「台北美術獎」(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2015)、「Nice life? 台灣德國交流展」(Kunsthochschule Kassel,卡塞爾,2015)、「高雄美術獎」(高雄市立美術館,高雄,2015)、「分心-南藝大造形所畢展」 (空場藝術聚落,台北,2014)、「轉檔:一種資料圖像地理」(TDAIC 數位藝術平台,台北,2014)、「讓 位 / make place for…」(加力畫廊,台南,2013)。2015 年入選高雄美術獎、台北美術獎及第三屆三亞藝 術季華宇青年獎。

彭奕轩Peng-Yihsuan_鬼影Ghosting_2015_白板笔、白板Marker-whiteboard_120x400x11cm

彭奕轩Peng-Yihsuan_鬼影Ghosting_2015_白板笔、白板Marker-whiteboard_120x400x11cm

彭奕轩Peng-Yihsuan_1997-1999_白板笔、白板Marker-whiteboard_-172.5x157.5x58cm

彭奕轩Peng-Yihsuan_1997-1999_白板笔、白板Marker-whiteboard_-172.5×157.5x58cm

  • poster

    poster

  • 彭奕轩Peng-Yihsuan_1997-1999_白板笔、白板Marker-whiteboard_-172.5x157.5x58cm

    彭奕轩Peng Yihsuan_1997 1999_白板笔、白板Marker, whiteboard_ 172.5x157.5x58cm - 复件(1)

  • 彭奕轩Peng-Yihsuan_鬼影Ghosting_2015_白板笔、白板Marker-whiteboard_120x400x11cm

    彭奕轩Peng Yihsuan_鬼影Ghosting_2015_白板笔、白板Marker, whiteboard_120x400x11cm - 复件(1)

  • 陈熹Chen Xi_PEW_2016_单频彩色有声影像Single channel video, color, sound_10'11''

    陈熹Chen Xi_PEW_2016_单频彩色有声影像Single channel video, color, sound_10'11''-1 - 复件(1)

  • 陈熹Chen-Xi_我是你的物质12号I-Am-Your-Matters-No.12_2015_布面丙烯Acrylic-on-canvas_120x100cm

    陈熹Chen Xi_我是你的物质12号I Am Your Matters No.12_2015_布面丙烯Acrylic on canvas_120x100cm - 复件(1)

  • 陳熹&彭奕軒_微信海報

    陳熹&彭奕軒_微信海報

  • 陳熹&彭奕軒_微信海報

    陳熹&彭奕軒_微信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