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nue
Address

T:
W:
Opening Hours
Director
Contact Person

>> See map

《棲居如詩》: 袁廣鳴個展

藝術家出席酒會 2015年9月23日(週三)下午6到8時
展期 2015年9月18日至10月17日

袁廣鳴   《棲居如詩 ─ 瞬間III》    YUAN Goang-Ming   Dwelling - Moment III    2014    數位攝影/ 彩色照片    Digital Photography/Colour Photograph    版數 8   Edition of 8    120 x 180 cm

袁廣鳴 《棲居如詩 ─ 瞬間III》 YUAN Goang-Ming Dwelling – Moment III 2014 數位攝影/ 彩色照片 Digital Photography/Colour Photograph 版數 8 Edition of 8 120 x 180 cm

策展引言

在家園與廢墟的邊界:袁廣鳴的《棲居如詩》
任卓華

漢雅軒在九月為臺灣新媒體藝術家袁廣鳴舉辦首次香港個展《棲居如詩》。袁氏自上世 紀八十年代初便投身錄像創作,長期活躍於國際大展並頗負盛名。近十年來,袁廣鳴持續圍繞「家」、「居」及「廢墟」的觀念與現象深入探討, 涉及政治和自然生態的考 察,延伸至對人類整體生存環境的探問。他運用精湛的拍攝及數位技巧,發揮其獨特深 邃、富詩意的美學,呈現一種他稱為「不舒適」的感受。這種「不舒適」來自他對生命 與日常生活的關懷,平時潛藏在意識深處,但每遇到迫切的困境便會被激活。本展覽以 多件影像及裝置作品捕捉這種「不舒適」的感知。

袁廣鳴常以出人意表的手段去干擾平凡的日常生活世界。在與展覽同名的錄像及攝影 《棲居如詩》中,他在一個「宜家風格」的中產家庭客廳內策動了一場大爆炸,然而觀 者最後恍然發現這一切是在水中發生;在動力裝置《預言》中,一張精心佈置的餐桌不 時猛然地發出震耳巨響,猶如突發災難般驚嚇。雖然兩組作品中都沒有出現「人」的具 體形象, 觀者卻可從那些日常景物中深刻地感受到「人」的蹤影。

「人」的「在」與「不在」是袁廣鳴作品的一個重要觀念元素。他有時候會拍攝現實生 活中的事件,然後把影像裡的人刪走,只留下活動的痕跡──物與場所。在另外兩件錄 像作品《佔領第 561 小時》和《能量的風景》裡,袁廣鳴利用鋼纜直線拍攝技術,紀錄 了兩個極為詭異的景觀。鏡頭猶如漂浮著的幽靈在監控人類活動,見證生活世界中的矛 盾和不確定性。 《佔領第 561 小時》攝錄去年在臺灣發生的「佔領國會事件」。在一 片狼藉的會議廳中,抗議人士逐漸「被消失」,慢慢只剩下零落的食物、家具、衣服、橫額等青春吶喊過後留下的「遺物」。

在《能量的風景》中,鏡頭先穿梭於爛尾的住宅工地、空置的小學校園以及荒廢的遊樂園等多個荒涼廢墟,接著掠過海灘上一片歡悅的人群後,再飄向海岸前方的核電廠,自此「人」又再度消失於畫面裡。而在一幅同名的攝影中,那個原本熱鬧擁擠的海灘卻又莫名地變成一個無人之境,只留下那些色彩絢爛的活動用品,激發觀者各種不祥猜測。

袁廣鳴以陰森綺麗的視覺使觀者陷入對「在」與「不在」的沈思,直面內心對「失去」 的恐懼,並指出萬物皆有瞬間毀滅的可能。他看來是個令人極其不安的預言家,不過他 更像是一位用心良苦的詩人。他的創作在呼喚我們覺醒,甚至在強化我們的鬥志。人類 的故事究竟會不會終結?「創造力」是否該被用來創建一個更適宜「棲居」的未來?假 如我們正踏在「家園」與「廢墟」的邊界, 是否該懂得「回頭是岸」?

(中文翻譯: 林昶汶)

棲居如詩|袁廣鳴個展
在我的創作當中主要來自於我個人的生命經驗及日常中的影像元素,其意圖除了反應現實外,並同時翻轉這些影像 所代表的「理所當然」的想法,使其影像產生另一種思辨的空間,讓觀者在熟習與陌生之間得到未曾有過的感知經 驗並同時成就新的「觀看」現實。
2001年開始從個人的生命經驗擴及對城市及全球化的的狀態描述, 透露出台灣普遍的思維:「理想的地方一定是在 它方」,某種「去當地化的地方」的潛在意識,一個典型混種並隨時更改自身面貌的城市、或者說是一個無法描述 自己、不知身處何處的狀態。地方感(the sense of place)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之下,我們對於「家」的概念更為流動 且脆弱,對於所居住城市的記憶更加的模糊。
本次展覽延續2007年來對於「居住」、「廢墟」等想法的延伸,擴大到整個所生處的狀態。 這「狀態」我統括為一 個「日常中的不安或不舒適感」、這「不舒適」狀態可能來自於這個台灣島國在政治、社會或居住的一種「不確定 性」、「模糊性」、「漂浮」等所隱約深紮的肇因。
「棲居如詩」命名。其典故出自德國哲學家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以浪漫主義詩人荷爾德林 (Friedrich Hölderlin, 1770-1843)的詩句為題,在1951年所給的一篇(……人詩意地栖居……)講稿。他指出,人存 在天、地、神靈之間,唯有這四者合一,栖居/安頓才得以實現。但是在我們所處的現實生活處境下,棲居難以為 詩,棲居何以如詩?我們只有奮力的朝向棲居如詩的方向前進,不然,就一起墜落。
袁廣鳴 2015年 9月

簡歷
袁廣鳴(1965年生)
目前活躍於國際媒體藝術界中最知名的台灣藝術家之一,也是早期台灣錄影藝術的先鋒。 1986年開始從事錄影藝術創作,他的作品以象徵隱喻、結合科技媒材的手法,深刻傳達 出人們當下的生存狀態。1997年得到德國卡斯魯造型藝術學院媒體藝術碩士學位,目前 於台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任助理教授,他的攝影與多媒體裝置作品在全球各地展 出,作品也受國內外美術館及私人收藏家等單位典藏。2003年代表台灣參加第五十屆威 尼斯雙年展(台灣館)。2015年應法國第十三屆里昂當代藝術雙年展之邀參與展出。也 曾擔任台北市立美術館典藏委員、台北獎、台北縣美獎、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及美國 亞洲協會美術獎評審等。

  • 袁廣鳴   《棲居如詩 ─ 瞬間III》    YUAN Goang-Ming   Dwelling - Moment III    2014    數位攝影/ 彩色照片    Digital Photography/Colour Photograph    版數 8   Edition of 8    120 x 180 cm

    fe669d0dd377353f7717bffe4fd8cd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