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
EN
>>
<<
>> randian 《燃点》艺术网站  >> 关注+燃点  >>

展览搜索

城市
 
日期
 
 
 
 
 
  从:
  至:
  日期格式: 1/30/2012
关键字
 
  >> 搜索展览
>> 确认订阅
地点
Platform China (Hong Kong)
日期
2013.09.07 Saturday - 2013.11.09 Saturday
Opening Exhibition
09/06/2013 18:30
地址
Unit 601, Phase 1, Chaiwan Industrial City, 60 Wing Tai Road Chai Wan, Hong Kong
电话
+852 2523 8893
开放时间
By Appointment - Office Hours Tuesday-Saturday 10-6pm
负责人
Claudia Albertini
电子邮件
hk.platformchina@gmail.com

>> 访问网页链接

>> 见地图

证据
[新闻稿]

新闻稿

苍劲的笔触和层层叠叠的颜料,时而厚重浓稠,时而稀释如水。马轲的作品源于他相信“绘画是个体存在的证据,也是时代的证明。”(马轲,2013. 8. 1)

马轲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之后受邀回母校执教。在这期间,他参与中国援助非洲大陆国家项目,花了一年的时间 (1998-1999) 在厄立特里亚(东非国家)志愿支教。这段非常不同的生活和工作的经历,对他的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并且不可避免的影响了他对于空间和周围世界的感知,以及他所使用强烈的色彩,正是这些色彩将他真正从中国同一时期的艺术家中区分出来。

与其他艺术家不同的是,马轲的创作并没有最初的草图,当确定的出发点后,就直接在画布上创作,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探索和转型,最终完成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明显瞥见他曾经的作品的影子,而这些到最后几乎会完全消失在他浓重的绘画中。马轲的作品代表一种心情,超过主题。每一层都是对绘画的潜力和本质更深层的探索。

Ma Ke, “Life Most Intense,”
马柯,《杯弓蛇影》

批评家、策展人凯伦·史密斯解释说,“我们甚至可以将他描述成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主义画家”。尽管,马轲在绘画内容和叙事风格上与现代主义极为接近,但是,在绘画所关心的问题上,他的作品有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欧洲画家的影子,彼时,那些画家正挑战如何在画布上铺陈出一个正在变化且动乱不堪的世界,并在试图打破艺术史的线性轨迹的同时努力寻找自己的绘画语言,他们仿佛是有着完全抽象概念的结构主义的终结,是康定斯基(Kandinsky)和克利(Klee)的衰败,更是杜尚(Duchamp)的崛起。”(凯伦·史密斯,“杯弓蛇影—谈马轲的绘画”站台中国出版,2012年)

在本能和强大的情感的推动下,马轲的作品寻求瞬间的强度,并表达出一种内在的世界的综合体,一种他自己都无法用语言去描述的综合体。“尝试着去描述自己的作品,我才明白文字有它无力的一面,其实对画作没有丝毫加分。”不需要去描述,一件艺术品的本质就是它自己。

在这个展览的初步讨论期间,马轲表示:他正站在他的职业生涯中的一个十字路口,一股莫名的力量使他朝向一个新的创作境界移动着。“这些新的作品标志着我的一个新的开始。画了这么久之后,我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内在力量。这种力量在我绘画的发展上给予了我更多的自由和奉献精神。”

此次展览的入选作品,展示了马轲的思想的变化,同时对话不同的人类生活方式。一个警察的形态暗喻权力和控制,一个人站在头盖骨上暗示人性和历史,同时,一声从咆哮者的张开的嘴中传出的尖叫似乎已经在画布上真正呈现了声音,所有这一切,表达了绘画的潜力和本质。

这个新系列的作品,带领观众穿越画布进入一个发现的旅程。人物,风景和合理的目的给人以勇气的表达,和在没有限制的情况下获得力量。

Ma Ke, “Disconsolate Hope,”
马柯,《悲伤的欲望》

“证据”,马轲的在香港的首次个展,这是他才华的深度体现,他的思想的体现,也是极度边缘的人类生活的体现。

这个展览是站台中国在北京和香港两个平台同时进行的年度项目“丛林II”的一部分。“丛林II”旨在通过一系列的展览和活动,包括座谈会和影响放映等,来关注、分析并探讨新的艺术生成机制,记录它们并最终以文献形式保存下来。

——————
與藝術家對話:藝術家馬軻和策展人William Zhao討論創作動力
主持人:藝術評論家Venus Lau
時間:九月二日(星期一) 6:30pm——7:30pm
地點:中環都爹利街1號上海灘, 都爹利會館4樓圖書館
對話將以國語進行。回復: rsvp@duddell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