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
EN
>>
<<
>> randian 《燃点》艺术网站  >> 关注+燃点  >>

展览搜索

城市
 
日期
 
 
 
 
 
  从:
  至:
  日期格式: 1/30/2012
关键字
 
  >> 搜索展览
>> 确认订阅
地点
Pearl Lam Galleries (Hong Kong)
日期
2017.07.21 Friday - 2017.08.31 Thursday
Opening Exhibition
21/07/2017
地址
Pedder Building, 12 Pedder Street, Hong Kong
电话
+852 2522 1428
开放时间
Monday–Saturday 10 am – 7 pm
负责人
Pearl Lam
电子邮件
info@pearllamgalleries.com

>> 访问网页链接

>> 见地图

⾹港畢打⾏ – ⾏違
[新闻稿]

⾹港──藝術⾨(⾹港畢打⾏)榮幸呈獻群展《⾏違》,展出來⾃九位當代藝術家的作品,包括:安迪·迪完托若(⽣於1973年)、伊恩奇·⽂涅爾(⽣於1956年)、任⽇(⽣於1984年)、卡洛斯·羅隆(⽣於1970年)、因卡·修尼巴爾MBE(⽣於1962年)、⾟塔·坦達雅(⽣於1979年)、圖格拉 & 塔格(⽣於1976年和1979年)、喬安娜·⽡斯康絲勒(⽣於1971年)、楊⼦榮(⽣於1956年)。

20170722130402

愆違隱喻著打破界限的⾏為。是次群展萃集九位藝術家的作品,它們以不同媒介和藝術語⾔出現,在眾多的命題下,道出藝術家們對⽂化、⾝份認同、科技、觀賞⽅式等的差異,抒發關於權⼒與超越的集體渴望。每位藝術家都打破了其既定的敘事模式,通過作品間的對話,使觀者參與到關於衝破籓籬的多層⾯意象與感受。

英籍尼⽇利亞藝術家因卡·修尼巴爾MBE以探索在全球化當代語境下的殖⺠主義與後殖⺠主義⽽聞名。展覽的重點作品,《童⼦與芙蓉花》是⼀個真⼈⼤⼩、⾝穿精緻維多利亞式裙裝的貴族雕塑。这种荷蘭蠟印花棉紡織品源⾃東南亞,⽽後由荷蘭⼈銷往他們的⾮洲殖⺠地。藝術與政治運動將⺠眾從資本主義的梏桎,地域與⽂化之勢⼒對⾃由想像的限制中解放出來,正是這件作品的超現實主義。

20170722130802

在參與歐洲的藝術家駐留項⺫的時候,印度尼⻄亞藝術家安迪·迪完托若受19世紀浪漫主義⾵景畫所啟發。藝術家的藝術涉獵從早期單⾊畫作品向外延伸。近期創作的兩幅油畫作品顏⾊鮮明⽽主題樸實,同時帶有他對⾵景的關注。他的油畫融合了現代都市的元素以及刻意避免出現⼈的⾃然環境,意圖增添兩者間激發的戲劇性。迪完托若感興趣的命題是都市景物如何能⽐起都市⼈的特質更能塑造⼀個城市的⾝份。

出⽣於波多黎各家庭、成⻑於芝加哥的卡洛斯·羅隆⾒證了第⼀代移⺠者融⼊美國中產階級新⽣活⽅式的過程。這些家庭通過裝潢牆體、添置帶有異國⾊彩和紋飾的家具把流散之情回歸於家中,藉此創造⾃我的⾝份認同感和舒適感,並最終實現理想的⽣活⽅式。羅隆通過帶有⺠間⾵格和流⾏⽂化的作品展現⺠俗⽂化、窮奢極侈及過度⾃主的⽂化融合。藝術家以其擅於打破藝術邊界的能⼒著稱。

澳籍華裔藝術家楊⼦榮結合當代技術與油畫技法,創造出在影像紀元,能使時代錯失的油畫藝術形式。在《瀾回》系列中,藝術家將來⾃中國⾸個現代藝術組織「決瀾社」成員的油畫原作轉換成抽象作品。通過尋找⼀個脫離中國藝術家⽂化意識的重要歷史時刻,藝術家試圖重新發掘現代主義在這個國家的起源。

中國藝術家任⽇以其驚⼈的幾何雕塑紀錄他作為⼀名藝術家和⼀名養蜂⼈與蜜蜂之間的親密關係。他通過控制蜜蜂的運動和蜂巢的形成創造出抽象的、和⽣物共融的雕塑,進⽽探究⽣命的⼒量和⼈為介⼊的結果。

英籍印尼藝術家⾟塔·坦達雅鮮艷的幾何圖案油畫透過顏⾊和形狀展開了關於「平⾯」概念的探索。她的作品釐定了建築和繪畫之間的界線,同時不斷尋求改變它們的⽅式,進⽽提出兩者間關係的疑問。參照藝術史,坦達雅將⼤膽和絢麗的調⾊盤延伸⾄建築層⾯,並在棉⿇布上建造繪畫的⾼廈。

葡萄⽛藝術家喬安娜·⽡斯康絲勒的牆上雕塑《弗羅倫斯·南丁格爾》提供了與之共鳴的視⾓,⼀個同時兼有批判當代社會以及為集體⾝份發聲的⾓度,特別是那些關注⼥性、階級分化及⺠族⾝份的問題。她的編織作品創建起⼀個回到過去的通道,並在探尋⾝份的過程中再發掘歷史與⼿⼯業。

關注權⼒相關命題的⼟⽿其藝術家伊恩奇·⽂涅爾的作品,探秘由男性、⼥性、無性別⼈甚⾄⼈獸混種的怪物實施怪異不定的、連續且重複的⾏為運動。⼟⽿其⾝份之動盪,是由於80年代起的各種政變⽽不停被塑造與再塑造的,折射著東⻄⽅對抗過程中的地緣⽭盾。⽂涅爾的視頻裝置《逃匿的⼥孩》刻畫著不懈運動的「⼥孩」,儘管承諾她的光明前景亦未能在循環的時間概念中得到兌現。

純藝術與流⾏⽂化間的界線被印度藝術家組合圖格拉 & 塔格不斷模糊化。他們審視定期策劃⼤型展覽的藝術當局,以⾮線性的態度探討深刻的社會話題。他們富有玩味的幽默和遊戲⽂化的作品,為現今印度社會所經歷的全球消費⽂化及其間接後果作註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