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nue
Address

T:
W:
Opening Hours
Director
Contact Person

>> See map

藝術門将参展 Art14 London

藝術門将参展 Art14 London

呈现 Jenny Holzer、崔正化、李华生、李晓静、周英华、朱金石、苏笑柏和孙钧钧的作品 

展览日期

2014年2月28日-2014年3月2日/A2展位 媒体预览和开幕酒会:2 月 27 日(星期四),下午 6 点至 9 点 开放时间: 2 月 28 日(星期五),上午 11 点至下午 7 点

3月1日(星期六),上午11点至下午7点 3月2日(星期日),上午11点至下午5点

展馆地址:伦敦 Olympia Grand,Hammersmith Road,Kensington, W14 8UX 

藝術門荣幸宣布将于2014年2月28日至3月2日参展Art14 London,展位号 A2。 画廊于伦敦第二次参展此艺术博览会,将呈现多位著名名艺术家的一系列重要和最新作品,包 括崔正化(首尔)、Jenny Holzer(美国)、李华生(四川)、李晓静(北京)、苏笑柏(上 海)、孙钧钧(北京)、周英华(洛杉矶)和朱金石(北京)。

藝術門在二十多年间一直致力推广中国当代艺术,不断为年轻新秀及已成名的艺术家提供展示 其作品的国际化平台。于此宗旨相契合,画廊将于今年在博览会上强势呈现亚洲当代艺术。

中国抽象艺术大师朱金石曾积极参加地下文艺活动,并且是著名的开创性前卫艺术家群体“星 星画会”的成员,艺术家艾未未和马德生亦是其中主要人物。朱金石将于此次博览会展出一列 大尺幅、布满厚重颜料的绘画作品,其颜料之厚看起来像悬挂在画布上,彷佛随时会滴洒和脱 落一样。继去年藝術門在Art13 London以特别项目呈现他的装置作品,朱金石在全世界参加了 多个重要展览,包括现在正在迈阿密举办的鲁贝尔家族收藏(Rubell Family Collection)展览 《中华廿八人》。

博览会重点呈现的作品包括著名中国艺术家苏笑柏的三幅以大漆为媒材的作品,他在德国学习 和生活期间受到格哈特·里希特(Gerhard Richter)的影响,继而摆脱了习得的传统写实绘画 技巧,转向对绘画结构和语言本身的追求和寻问。2014 年对他来说将是另一个重要的一年,藝 術門将在今年 5 月于香港画举办苏笑柏的个展并出版画册,该个展由英国著名策展人保 罗·穆尔豪斯(Paul Moorhouse)策划。同时展出的还包括年轻艺术家孙钧钧色彩饱满、充满 活力的抽象绘画作品,其作品受到中国汉字的特点以及正负空间关系的影响。

藝術門将展出与韩国艺术家崔正化合作的首个项目-以现成 LED 灯、塑料碗和钢铁为材料创作 的全新场地特定灯光装置作品。崔正化以色彩多样的装置作品而闻名,其材料常常在韩国的街 边市场中搜集而来,他曾在威尼斯双年展韩国馆及伦敦的 Hayward 画展出,并在世界诸多美 术馆举办过个展。

美国艺术家 Jenny Holzer 首次以中文文字为媒介创作的、突破性的 LED 灯光装置新作将首次 亮相英国,此作品曾在去年 11 月香港藝術門举办的 Jenny Holzer 首个香港个展《光流》上展 出。Jenny Holzer 是当今最著名的当代艺术家之一,她以创作大型灯光投射文本的公共作品而 闻名。其作品受到文学、社会和政治的影响,探索透明度、性、道德和权力等观念。

世界著名中餐馆 MR CHOW 的老板周英华的最新作品也将亮相此次博览会。这是间隔 50 年之 后周英华第一次在英国展出他的作品,其大型布面综合媒介作品运用了各种稀有和日常材料, 包括纸币、金箔、液体银、垃圾、蛋黄和橡胶手套等。

周英华的作品反映了不同文化传统对他的影响,以及他作为战后一代的成长经历。他的作品同 时也借鉴了抽象表现主义、色域绘画及其形式的一致性,以及中国山水画的笔墨和书法传统。 周英华目前正于藝術門香港画举办其最新个展《画家的祕诀》。

此次博览会上藝術門带来多位世界重要艺术家的精选作品,体现了画一贯致力于东西方跨文 化对话与交流的使命。

藝術門创办人林明珠女士对此谈到:“继去年在首届 Art13 London 获得空前成功后,我很高 兴能再次在伦敦展出世界各地艺术家的精选新作。我们一直在为艺术家寻求新的市场,让更多 的人得以关注他们的作品,而参展 Art14 正扩大了艺术门的网络。”

崔正化 (生于 1961 年)是既是艺术家,也是建筑、家具和室内陈列设计师。作为最知名和最活跃的韩 国当代艺术家之一,他的作品曾在众多双年展展出,包括 2004 年利物浦双年展、2005 年威尼 斯双年展和2006年新加坡双年展,并于2006和2007年分别在伦敦Asia House和伍尔弗汉 普顿展出。

崔正化作品强烈的设计元素和色彩在初看之下像是波普艺术;然而他的作品包含了对表象之下 所隐藏的内在价值的探索和发现。其作品视觉审美的内在辩证关係挑战和质问着我们──作为 观者,我们或许对当代艺术的其他形式太易满足。

崔正化运用最为普通的材料进行艺术创作,他在苏打水瓶、购物袋和 99 美分商店的彩色塑料盘 子中获得灵感。受到既和谐又混乱的都市环境启发,这位艺术家、建筑师和设计师通过在建筑 外部创作装置作品来减弱美术馆体系的等级性。他曾用 1000 扇废弃的门创作 10 层楼高的装置 作品,用 200 万件垃圾做成花环装饰首尔奥林匹克体育馆──将建筑的外观转变成一件闪闪发 光的珠宝。在其他的作品中,他通过使用塑料食物和花朵来探索人造物与永恒的观念。他拒绝 将他的作品分类或贴标签,留给观者以个人的角度定义和阐释作品的空间,正如他的一句格言 所说:“我的艺术即你心所感。”

Jenny Holzer
三十多年以来,Jenny Holzer 在众多公共空间和国际展览中展示了她煽动性的理念、观点和忧 伤的情感,其中包括纽约世界贸易中心七号大楼,德国国会大厦,威尼斯双年展,纽约和毕尔 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以及美国惠特尼美术馆。她将文本作为创作媒介,这些文字往往被呈现 在 T 恤、牌匾或 LED 显示屏上,公共尺度对于她作品信息的传达不可或缺。从 1970 年代末纽 约市的街头招贴画,到最近在景观和建筑上的灯光投射装置,Jenny Holzer 的艺术实践将无知 和暴力与幽默、善良和道德勇气对立和并置起来。Holzer 于 1990 年获得威尼斯双年展 Leone d’Oro 奖,1996 年被世界经济论坛授予水晶奖。她拥有俄亥俄大学,威姆斯学院,罗兰岛设 计学院,新学院以及史密斯学院的荣誉学位。她于 2011 年获得 Barnard Medal of Distinction 奖。Holzer 生活和工作在纽约。

李华生
1944 年生于四川省宜宾市,李华生早期的水墨创作主要是承袭传统文人画,师承成都著名画家 陈子庄,追求笔墨意趣。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他的水墨受西方现代绘画的影响,开始追求更 为主观性的表现。他的创作方法近似于禅宗的参禅,画笔就是自我心灵的写照。他的个展包括: 《中国当代艺术的十个个案—世博展—笔触·李华生画集》(2010),800 艺术区,中国 上海; 《李华生—新文人画》(2006),艺倡画,中国 香港;《个展》(1998),美国旧金山市 中华文化中心,美国 旧金山;艺倡画,中国 香港。他曾在北京、上海、成都、深圳、纽约、 新加坡和台北举办过展览。

李晓静
李晓静(1981 年生于山东),她于四川美术学院获得版画学士学位、油画硕士学位。2012 年 5 月,她参加了藝術門香港画的开幕展览《中国抽象艺术,80 年代至今:忆原》。其他群展包 括《+关注》(2011),上海当代美术馆,中国 上海;《意派——世纪思维》(2009),今日 美术馆,中国 北京。她的作品曾在中国重庆、印度尼西亚雅加达等地的美术馆及画展出。她 现在生活和工作于中国北京。

苏笑柏
1949 年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1984 年苏进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研修班学习。1987 年,苏获得 奖学金前往德国杜多尔多夫国立艺术学院进行研究生学习。1992 年,苏旅居德国。苏笑柏近期 的个展包括:《大境》(2013),国立台湾美术馆,台湾;《苏笑柏》(2013),藝術門,香 港;《苏笑柏》(2011),其他画,上海;《苏笑柏个展》(2010),Raketenstation Hombroich,德国;以及 《色彩王朝》(2009),兰根美术馆,德国。苏的作品在北京、上 海、台北、新加坡、柏林、杜塞尔多夫和莫斯科的画及美术馆曾进行广泛的展出。

孙钧钧
1973 年出生于中国江西。她曾修习于渥太华美术学院,并在纽约艺术学生联盟师从美国视幻艺 术大师第一人 Larry Poons。现在生活和工作于北京和纽约。她的展览包括《心尘》(2012), 藝術門,香港;《孙钧钧个展》(2012),今日美术馆,北京;《孙钧钧最新油画展》 (2011),Jawspace 画,美国 纽约;《毫不畏惧地美丽着:孙钧钧近作展》(2010),哥 雅画,加拿大 蒙特利尔;《孙钧钧:纯粹抽象》(2007),SOHO 八楼艺,美国 纽约。 孙钧钧曾获得诸多奖项,包括 2002 年休斯顿大学世界和平奖艺术大赛、加州圣塔-芭芭拉艺 术协会第 45 届年度成员比赛首奖,2000 年纽约艺术学生联盟获优秀学生奖学金,1998 年加 拿大世界艺术家协会金奖和 1995 年全国艺术天鹅博览会金奖。她的作品可见于美国世界艺术中 心、美国“中国当代艺术基金会”、意大利 FDM 画、美国 E.W.B.控股集团等收藏。

周英华
1939年,周英华出生在上海的一个京剧世家。他的父亲周信芳是中国著名的京剧艺术表演大师, 至今仍被奉为国宝级的人物。在他的童年时期,在家庭的关爱和身负盛名的父亲的影响下,周 英华培养了对京剧的热情,尤其着迷于于父亲所擅长的表演的自发性和创造性。周英华梦想成 为一名伟大的戏剧艺术家。然而,命运却将他引向了不同的方向。

在13岁的时候,周英华被送到英国伦敦。突然间,他失去了他所熟悉的一切,家人,语言,文 化,甚至自己的名字。周英华改名为Michael Chow。孤单无助并努力融入异乡世界的 “Michael”发觉自己在视觉艺术中找到一丝安慰。在1956年及随后的一年里,周英华分别在圣 马丁艺术学院(Saint Martins School of Arts)和汉默史密斯房屋与建筑学院(Hammersmith School of Building and Architecture)学习。他感到艺术是一种可以自如地表达自己的语言, 儿时作艺术家的梦想也从戏剧转向绘画。虽然一心想成为艺术家,但在那个年代,作为一名中 国艺术家,Michael备尝被拒绝和排斥的滋味。随后的十多年间,他一度处境艰难,甚至食不果 腹。虽然他清楚地明白自身的才能和内心的渴望,他意识到仅有这些远远不够。世界仍未准备 好迎接他的到来。为了生存而忍痛牺牲艺术的Michael于是决定稍作间歇,这一停,便成为一段 漫长而深刻的别离。

1968年,Michael在伦敦骑士桥(Knightsbridge)开设了自己的第一家餐厅MR.CHOW并获得 了巨大的成功,继而在全球设立多家分店。同时,从为乔治·阿玛尼特别设计的精品店,到他 的餐厅和洛杉矶的私邸都充分展现了Michael出色的设计天赋。除此之外,他一直未离开建筑、 戏剧和电影等所有创意设计的舞台。Michael现同时担任The Broad Museum的理事会成员。

朱金石
1954 年出生于中国北京,在完成德国的艺术家驻地项目以及在柏林科技大学建筑系担任讲师后, 他重新返回北京,现在生活和工作于此。1970 年代末期,朱金石开始进行抽象绘画创作,并参 加中国文革后首个前卫艺术展《星星美展》。朱金石多次参加国内外的重要展览,诸如 2012 年 香港藝術門《中国抽象艺术,80 年代至今:忆原》;2008 年北京阿拉里奥画《权力与江山》;2002 年捷克布拉格市立美术馆《在路上》。朱金石的作品亦见于全球众多的私人及公共 收藏中,他的宣纸装置《宣纸道》由加拿大温哥华美术馆进行永久陈列和收藏。2013 年 5 月, 朱金石香港首次个展《厚绘画》在香港巴塞尔艺术展期间于藝術門开幕,他的作品也曾在鲁贝 尔家族收藏展《Alone Together》 展出 。

藝術門
藝術門由林明珠创立。藝術門透过在香港、上海和于刚开幕的新加坡吉门营房画空间举办独 具匠心的展览,促进东西方的跨文化交流,并在融入到本土的艺术圈的同时吸引更多国际观众。

藝術門透过举办一系列高质素的展览节目,致力推广重新审视中国当代艺术哲学与理念的中国 艺术家,同时亦举办国际着名艺术家的重要展览。藝術門于 2013 年的强势展览阵容包括 Jim Lambie、Yinka Shonibare MBE、Jenny Holzer、朱金石等艺术家的个展。
对比窗(Pearl Lam Design)呈献包括André Dubreuil、Maarten Baas、Mattia Bonetti及 Studio Makkink & Bey在内的国际知名及新晋设计师。画鼓励他们将中国五千年的传统艺术 与传统工艺制作技术糅合和突破,创作出能反映其在华经历的新作。



  • 1

    1

  •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