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nue
Address

T:
W:
Opening Hours
Director
Contact Person

>> See map

迷阵

上海—藝術門荣幸呈献群展《迷阵》,此次展览意图赋予观者以诠释和感知的自由,在作品、空间、观者之间搭建起不同寻常且极具活力的关系,并暗含一种积极的错置与改变。展览的作品跨越不同媒介,透过作品丰富的内涵及表现方式来鼓励观者参与作品的构建。无论是意义的不确定,还是令人不安的效果,这些作品力图改变惯常的感知方式,在时间与空间的延展中,在艺术家与观者的相遇中开启一段探索之旅。

随之而来的或许是灵犀相通的心有戚戚,亦或是出乎意料的迷失与误解?无论答案为何,亲密与沟通都成为这场体验的题中之意。此次展览意图在智性与视觉的迷阵中描绘当今艺术的叙事风格,并分析艺术所回应的问题和关涉的主旨。观者首先将视线投向作品内外的结构与空间,继而打开与作品的相遇,如此这般的线索贯穿于“迷阵”中的作品,因此也可以说,这次展览同样强调展示方式的关键角色,观者在其中不是被动地观看,而是投入身与心的体验。

展览中的艺术家以其不同凡响的才思让思想得以在作品中相互串联、启发和呼应,在对待艺术和生活,在处理其所关切的主题上,他们的思考各自独具一格,并邀请观者共同跳脱固定的框架。尽管展览作品及其呈现方式大多改变和颠覆了观者原有的理解方式,在此,这些作品仍然或采用再现的方式,或倾向于表现形式上的特色。展览的重点也在于,这些艺术家以观念和形式的不同层面来切入作品的意义:从工作空间展演到自我角色的刻画,从情境的安排到日常的抽象呈现。因此,此次展览探讨了既是公共的又私人化的作品关系,纳入观者于其中——不论是扮演积极的参与者或是不经意的表演者。

对自然与事物进行再现与模仿,以期获得关于世界更深刻的认识,这是艺术经久不断的线索之一。高伟刚(生于1976年)的作品探讨“拟态”(mimesis)的概念,即对现实的逼真模仿,以及它在当代艺术实践中的角色。他将作品的源头从其自然环境中转移到画廊的物理空间,唤起观者的质询、追问和思考——社会化的空间何以存在于建筑与自然的边界,以及作品又如何被体验为探索的场域。在连接可见之物与不可见世界的同时,高伟刚的其他作品则暗示了以隐藏作为反思方式的言外之意。

萨卡琳·克鲁昂(Sakarin Krue-On,生于1965年)作品的日臻成熟部分地源自于他对现代社会中焦虑的持续探究。艺术家沉浸于充满传统图像与民间故事的风景,乐于将其解构并生成超越原本含义的新语境。他的作品中汇集了寓言故事,将具有文化特质的主题以美学方式的连接起来,其中经常可见来自克鲁昂从家乡泰国召唤而来的象征奇象。此次展览中,艺术家将依画廊空间量身定做一面壁画装置,让观者在稍纵即逝的片刻中面对作品意涵的丰厚。这个墙上国度犹如神秘的领域,采用了壁画初始蓝图所用的模版绘法制成,这也显示出艺术家在认识论上对于真相与幻觉的不同观点。

把画廊摇身一变成为李竞雄自己的工作室,观众得以追溯和体验艺术家创作的过程和动作。李竞雄(生于1987年)以多维的方式来设定作品叙事,观者以多重角度观看并介入画廊内的建筑空间。这个灵活的空间给予了创造更多共同经历的可能性。在此空间指的既是身边存在的空间,艺术家创作和实验的空间,又或是透过艺术品一点一滴表露的空间,从亲密的(身体)到人际的(社会),再到物质和机构的(经济、文化),不同层次的空间关系相互独立而变化不一。

MAP OFFICE的作品侧重于观察与再现的技巧及其对地缘政治的影响,并以此为出发点来深入调查人类对于世界的认知。对艺术家而言,制作地图的过程和观念为其精华,与其说地图精准描绘了地域概念,不如说地图呈现了特定时空中的可能性和偏见。在整个展览期间,MAP OFFICE(Laurent Gutierrez,生于1966和Valérie Portefaix,生于1969)將利用绘画工具來绘制一幅完整的地图。这个装置强调过程的互动性,机械手臂如日常仪式般绘出的图画最终构成一幅由242张A4纸组成的地图。同时,此装置也将制作地图的办公室刻画为充满隐匿路线的流动风景,并体现出完美地图无法存在的可能性。

娜布其(生于1984年)的作品藉由堆叠、包裹和排列的方式来塑造和传达日常生活与周遭环境中的趣味。《睫毛》系列与《橘子》的雕塑语言不尽相同:前者的抽象形式与其镜面基座交相呼应,而后者则以黄铜复制和铸造了一排真实的橘子,其展示方式亦与画廊空间相契合。尽管她的作品在内容和空间上自成一体,作品之间的微妙关联仍然暗示着不同价值之间(物质与非物质、珍贵与可有可无)的相互博弈。

孙原与彭禹(分别生于1972年和1974年)的作品以不同的道德态度对待再现(representation),并且倾向于反对艺术自主性和物质性的主流观点。他们的作品提供了体验某个事件和行动的情境,这些情境直指作品的核心。大多时候,他们甚至会构思和设计观者的观看方式,以便目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情境。因此,艺术家提供的方法具有批判潜能,其关键在于挑战对社会和沟通的看法,而观众在此体验、反思关于展览的另类价值和惯例。展览的作品指向战术行为中组装和拆解的循环过程,其中蕴含多方面的知识生产和调解,包含他们的工作空间、表演者、指示物,以及暗示其创作环境的道具。在艺术家设定的可能性范围内,观者们获得了自由想像和撷取信息的路径。

在面对绘画时,感官和理智、记忆和历史、意识和科技等不同因素会促使我们重建对画面的感知,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同时也捕捉了那些无法记录的短暂瞬间,而这些瞬间既是当下的也是预设的,是被强化的也是意味深长的。

身为台湾声音艺术领域的先驱,王福瑞(生于1969年)创作的声音画布朴实而简单。《声画》鼓励视觉焦点和听觉之间的互相联系,从而引导观者深入艺术家的创作。观者们站在空白画布前,沉浸于大自然的音律中并进入极度专注的状态,也不禁慢下脚步来聆听。仿佛等候着人们的来临,画作中的声音随着观者们的动作和远近而响起。观众们从他作品得到的感知主要源自于自己的想像,正因如此,他的作品引发了更广泛的对话来讨论声音艺术的本质和其之可能性。

在谢南星(生于1970年)的绘画中,精确与模糊并行不悖,他的作品并非以图像的再现去触及真相,而是以此来追问观者与绘画主题之间的关系,并寻找这种关系的不同可能性。一般而言,如果是挂在墙上的图像是一幅肖像画,观者通常都能够快速辨别对象,对画面的感知也更为明确;而在此展览中,谢南星的绘画并没有指点任何感知方向,因而观者可以从任何角度来解读,在作品与作品之间穿针引线,在不确定的肖像与真实的故事之间带出新的脉络。

艺术在自身中生成时间的维度,这既包括创作的时间,也包括作品显现于观者所需的时间。周洋明(生于1971年)力图创造一种不能以匆促动作与行为来完成的绘画,其中观者不是被画框所局限,而是同时感受到画面的错觉与阴影,以及无限延伸到画外的空间形式。细致的画面则来自于笔触之间的虚实相生,幻觉总是出现在恰当的时间和机缘。

每位艺术家各自将创作语境、展示方式,以及时间、空间和对话融入作品中,继而与其他作品共同构成此次展览。展览的国度在画廊的入口处、在观者踏入画廊之前便已经开始。这个展览在形态上具有自我构建的特征,作品被重新置放,观者在时空的关联中阅读作品,思索其他可能的途径。

关于艺术家

高伟刚

高伟刚1976年生于黑龙江省,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系,目前生活和工作于北京。他在中国大陆、香港、新加坡、伦敦、纽约等地举办过多次展览,作品被诸多享有国际声誉的艺术机构及基金会收藏,包括瑞士的博格收藏基金、法国巴黎DSL收藏基金、中国上海龙美术馆、澳大利亚悉尼白兔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印尼雅加达余德耀美术馆、及香港路易威登集团。

萨卡琳·克鲁(Sakarin Krue-On)

萨卡琳·克鲁昂1965年生于泰国湄宏順府。他以他那些受到泰国传统文化以及数码媒介影响的特定地点装置最为人知。克鲁昂曾参与许多国内外联展,包括:《Thailand Eye》(2015-2016),伦敦萨奇画廊;《对话与互动》(2015),泰国曼谷艺术文化中心;釜山双年展主题展(2012);《Prop》(2011), Guests Project,英国伦敦;《壁画》(2010),西班牙巴塞罗那米罗基金会;第53届威尼斯双年展泰国国家馆主题展(2009);中国南京三年展(2008);第十二届卡塞尔文献展(2007),德国卡塞尔;第50届威尼斯双年展泰国馆国家馆(2000);以及新加坡第21届亚洲国际艺术展(1999)。克鲁昂亦获得2016年新加坡保诚当代艺术之亚洲当代艺术终身成就奖。他的作品正在2016年新加坡双年展展出直至2017年2月。

李竞雄

李竞雄1987年出生于安徽芜湖,2013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获得硕士学位。目前工作和生活于上海。近期的展览包括:《我们:一个关于中国当代艺术家的力量》(2016),K11美术馆,中国上海;《最长的一码》(2015),9平米美术馆,中国上海;《绝对收藏指南馆藏展》(2015),四方当代美术馆,中国南京;《无形的手——第二届CAFAM双年展》(2014),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中国北京。

MAP Office

MAP Office是Laurent Gutierrez(1966年生于摩洛哥卡萨布兰卡)和Valérie Portefaix(1969年生于法国圣埃蒂安) 所开创的一个多媒介平台。目前定居于香港。这对艺术家组合自1996年起以香港为创作平台,在具象与抽象领域中创作了一系列包括绘画、摄影、影像、装置、表演和文字理论在内的作品。MAP Office项目在许多主要的国际艺术节、设计节和建筑节中均有展出,包括:第一届维也纳双年展(2015)、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2013)、第七届亚太三年展(2012)、第一届基辅双年展(2012)、第六届库里提巴双年展(2011)、第七届、第十一届和第十二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2000,2008,2010)。他们的作品正在2016年的新加坡双年展展出直至2017年2月。

娜布其

娜布其1984年出生于内蒙古,现生活于北京。娜布其的雕塑作品体现了对于“物体”本体论的思考,意味着我们周遭的物体独立地存在于人类感知之外。她201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曾在北京和纽约举办个展和参与群展,近期展览包括2016年的光州双年展。她的作品也将在上海双年展(2016年11月11号至2017年3月12号)展出。

孙原和彭禹

孙原于1972年生于北京,彭禹1974年生于黑龙江并随后移居北京,他们都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主攻油画绘画。这两位杰出艺术家在中国90年代曲折的文化形势中走到一起,不追随当时的艺术主流而特立独行。他们以具有争议性的极端创作挑战着艺术界的道德标准。他们的作品将在上海双年展(2016年11月11号至2017年3月12号)展出,以及纽约古根汉美术馆的群展《故事新编》(2016)中展出。孙原和彭禹参与了众多国际双年展,包括:莫斯科(2007)、利物浦(2006)、威尼斯(2005)、光州(2004)、里昂(2000);他们也参与了许多三年展,比如:广州(2002)和横滨(2001)。

王福瑞

王福瑞1965年生于台湾,身为数位与声音艺术家以及策展人,他带领台湾声音艺术进入了新的领域与发展。近期个展包括:《声态》(2014),台北数位艺术中心,台湾,与《超传波-王福瑞声音艺术个展》(2013),台北当代艺术馆,台湾。他的创作在各地美术馆、艺博会与艺术节皆有展出,包含:香港巴塞尔艺术展、纽西兰基督城 The Physics Room、柏林电子艺术表演实验室、德国卡尔斯鲁厄艺术与媒体中心、林兹电子艺术中心、巴黎 École nationale Supérieure des Beaux-Arts、旧金山 The Lab 艺术空间以及纽约皇后美术馆。

谢南星

谢南星1970年生于重庆,现在生活和工作于北京与成都。艺术家参加的展览包括:《新作展#1》(2014),OCT当代艺术中心(OCAT),中国深圳;第十二届卡塞尔文献展(2007),德国卡塞尔;《谢南星绘画展》(2005),哈尔堡车站艺术协会(Kunstverein Hamburger Bahnhof),德国汉堡;《1999年至2002年绘画展》(2003),曼彻斯特画廊,英国曼彻斯特; 上海双年展(2000),上海美术馆,中国上海;第48届威尼斯双年展(1999),意大利威尼斯。

周洋明

1971年出生于中国台州,周洋明现在工作居住于上海。周洋明曾在中国、欧洲和美国举行过多次个展,也参加过多次联展。重要联展包括:《一尘不染》(2014),大象艺术空间,台湾台北;《无形中的超凡力量——中国抽象绘画艺术六人展》(2014);多巴赫当代艺术博物馆,德国多巴赫;《中国-德国:今日抽象绘画》(2012),WILO德国,德国多特蒙特;《意派-世纪思维》(2009),今日美术馆,中国北京;《意派:中国“抽象”三十年》(2008),CaixaForum文化中心,西班牙帕尔马、巴塞罗那、马德里;以及《念珠与笔触》(2003),北京东京艺术工程,中国北京。

关于藝術門

藝術門由林明珠女士创立。作为推动亚洲当代艺术发展的重要力量,藝術門已拥有超过二十年推广亚洲与西方当代艺术和设计的经验,并拥有多家境外画廊。如今藝術門已成为业界内最领先和最有成就的当代艺术画廊之一。

藝術門致力于推广能够重新审视各个区域当代艺术哲学与理念的艺术家,并在中国及亚洲艺术走向国际化的舞台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藝術門与著名策展人合作举办展览,透过香港、上海以及新加坡的艺术空间,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呈现艺术家个展、特别项目、装置展、以及艺术家群展等高水准的展览项目。基于中国文人艺术的理念——艺术无等级之分,藝術門致力于打破不同藝術門类的界限,以独特的画廊模式鼓励跨文化间的对话与交流。

藝術門位于香港、上海和新加坡的四个空间分别代理着一批颇具影响力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其中有朱金石和苏笑柏,他们将中国特有的情怀融入国际化的视觉语言中,其作品亦在国际上广泛展出,被纳入世界众多重要的私人和公共收藏里。同时,藝術門亦在亚洲展出著名国际艺术家的作品,包括珍妮·霍尔泽(Jenny Holzer)、莱昂纳多·德鲁(Leonardo Drew)、卡洛斯·罗隆(Carlos Rolón/Dzine)和因卡·修尼巴尔MBE(Yinka Shonibare MBE),让更多的亚洲观众了解他们的作品。藝術門鼓励国际艺术家创作与中国文化相关的作品,合作创作令人深思的、切入文化的作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传媒垂询
许蓓云 / 藝術門 floria@pearllamgalleries.com / +86 136 7173 4780
陈奕安 / 藝術門 yian@pearllamgalleries.com / +86 187 2187 3537

  • MAP OFFICE, Liquid Land | Solid Sea Chart 流动的土地与固态的海洋–图表, 2016 C-print on Hahnemuhle Art Paper 哈内姆勒纸上数码打印 150 x 120 cm (59 x 78 3:4 in.)

    MAP OFFICE, Liquid Land | Solid Sea Chart 流动的土地与固态的海洋–图表, 2016 C-print on Hahnemuhle Art Paper 哈内姆勒纸上数码打印 150 x 120 cm (59 x 78 3:4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