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11 Friday, 文 / 译 / 顾灵
掉进兔子洞——来到Basement 6的养兔场

上海华山路2006号的小区里,藏着一个Basement 6(意为地下室),它见证了一系列奇妙场景的发生。黑暗中的舞者,与昏黄灯光下的酒杯,摇曳出它的标准姿色,甚或更添一些超现实。去年秋天的某个周日,上海的一位声音艺术家操俊军,他身材瘦峭,几乎皮包骨头,脸藏在一顶墨西哥的摔跤面具,操控着键盘,搞出不谐的噪音,自己折腾自己,沉浸在那杂音之中。空间最顶头,Moyo穿得像个实验室怪咖,正缓慢地、一丝不苟地解剖着一具…一捧插花。其后,实验舞者小柯上台——贴着脏兮兮的、绿莹莹的地面,抽搐、扭动。

《重叠的房间》和《周日有一场约会,但我忘了告诉你》是视界艺术中心、新车间骇客空间、上海当代艺术馆与民生现代美术馆合作的“Make+艺术与科技交流计划”的两场演出。在此期间,“地下室”里大多挤满了年轻的中国观众,疯狂地在微信上直播。Basement 6小组(B6C)共同运营这间非盈利的创意实验空间才刚到一年时间,合作还不怎么紧密,活动也不那么频繁,观众也还不多,单纯作为艺术概念的自由形式实验室而存在。没有固定的策划或遴选机制,它敞开大门,欢迎各式各样的参与者,向年轻和业余的艺术家提供舞台,或让小有名气的艺术才俊冒险新的尝试。事实证明,在沪上逐渐扩大的上流社会与专业艺术界的精英化之间,仍有足够空间让我们期待这类引人一笑的怪诞之作。

Junky, Moyo-Xu Cheng and Olaf’s Performance

Junky, Moyo-Xu Cheng and Olaf’s Performance

Junky, Moyo-Xu Cheng and Olaf’s Performance

小组的组建与空间的启动均始于2013年春天,Basement 6的公众首发活动定在当年的6月。在加拿大读书的上海籍策展人林哲水对科技与艺术持有特别的关注。Katy Roseland,一个有着设计与多媒体背景的美国人,在中国已经生活了四年。她回忆道:“我那时候想找个地方工作,做类似“黑暗中的跳舞”,与Anneliese [Charek]一起自由式的舞蹈表演,我们想找一个向公众开放的场地,但不能是个酒吧。来自洛杉矶的Roseland和Charek,一个是舞者,一个是VJ,于是通过Craigslist遇到了林哲水,“林提出了成立小组的想法…或许能成。”

一地多用的想法吸引了更多人的加入,既是办公室、工作室又是活动场地的运作方式将团队成员扩展至8人。苏格兰人Arlene Fetiss学面料设计出身,如今专攻插画和摄影暗箱艺术。另外四位都是美国艺术家,也都更年轻:Kate Mimman, Rebecca Diaz, Megan Dodd和 Sean Kell——他们也会组织更注重叙述性的活动。Roseland说“八个人中,七个是女性。我们共同工作,就是这样。”然而,总会有些分歧。“在沙发客网站上,我们遇到了一个意大利人,他说他想来这里蹲着,而且对此还很执着。”

林哲水说:“我爱这个小组,充满了活力。你能在这瞧见别处没有的东西。”去年11月,知名策展人李振华(他亦是今年巴塞尔香港艺博会光影映像单元及其他多个项目的策展人)与艺术家张乐华共同策划了一个艺术项目,“无用”。Basement6也是Dr. Sketchy的“反艺术”绘画活动在沪巡演的场地合作方之一。

王欣评价道:“我真的很感谢Basement6。”她是通过新车间认识林哲水的,并在此后作了两场“地下室”活动:“入境”和催眠实验“异次元”艺术生态考察。“没策展人的好处是,你可以最大限度地尝试你的想法。不管最后是否能成,你都能在过程中学到很多。”

“当B6C给我机会演出的时候,我觉得‘废话’对这个空间来说再合适不过了,因为我可以随便做什么,在一个独特的空间里有完全的创造自由度。”Stefano Ogliari Badessi回忆道。作为一个曾在斯沃琪艺术和平饭店驻地的意大利人,他发起的“小胜利计划”是一家开在一辆三轮车上的画廊,他经常与Basement6合作。去年9月,他在Basement6的展览“废话”呈现了一组吊在“地下室”天花板上的迷你城景雕塑。“我想表达的感觉是,你努力想要探索一座伟大的城市,它的魅力,它的光线,它的错综复杂与自相矛盾,它的神秘,它所能激起你幻想的一切。这些感觉交糅在一起,形成了这个城市项目,没有实际的逻辑感,而是我脑海中混杂着的记忆的总和。”

Li Zhenhua, “Useless”
李振华,《小到不可见,大到充满空间》

Stefano Ogliari Badessi, “Nonsense”

Stefano Ogliari Badessi, “Nonsense”

基于这一概念,Badessi补充道,“我得到的有关策展的忠告是要我牢记这是一个实验空间,它就是为实验而生的。这话给了我动力,让我完成这件作品。能够让一个艺术家尝试自己的想法、测试新感觉的零限制空间实在是太棒了。”空间同时也会影响过程。“两天里,我花了24个小时完成布展…被锁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废弃的碉堡中,既孤立、又有趣,因为那让你可以集中注意力,完全忘我地工作。”

Roseland说:“我们所遇到的有才华的人都对在一个非盈利空间工作而感到兴奋,这里为他们提供了在自身领域实验尝试的自由。我们都是自己掏钱,用业余时间来运营这个空间,保持着我们自己的‘艺术朋克’DIY精神。”6月的每周四晚7-10点,Basement6开设了“录像艺术交流计划”(TEP),邀请20位中国录像艺术家,通过与以法国戛纳为首的多个国际城市展开一系列联合展映,来向国外推介本土的录像艺术。参展艺术家有些有名、有些则是新人:王欣,李明,程然,李消非,徐喆,陈航峰,邱黯雄,吴鼎,易联,李燎,吴超,木巾,胡庆泰,倪卫华,许哲瑜,梁玥,叶凌瀚和许家维。

想来Basement6实地看看的人会发现:或许去戛纳更容易。你得穿过,经过一家东北菜馆和一家水果店。这个巨大灰暗的住宅区地下埋着的许多防空洞大多被租用为藏库,还有一所广受爱戴的排练与录音棚Juju(创办至今已有6年)。这里还有一家洗发店(其实有点“黄色”的)——许多头一次来访Basement6的人都会有点难为情。沿着斑驳陆离的水泥楼梯往下走,你会看到一条旧传送带——就是工业流水线上用的那种。潮湿的走道曲里拐弯,堆着发霉的沙发和生锈的自行车,还有几条死胡同。

来的观众以年轻的老外和国人为主,但有另一群人,是很少在画廊或美术馆里见到的。夏木回顾道,开幕式的观众里,有他的朋友,有常驻上海的艺术家,还有小区里的居民,虽年龄大了,却都抱着好奇与热心。Roseland回应说:“我们的中外平衡把控得不错,有英文的、中文的和双语的。Make Plus很本土,‘黑暗中的跳舞’活动有上海人参与到舞蹈中来,也是出于好奇。还有参加斯沃琪驻地的艺术家,一般和我们年龄差不多。”也就是二三十岁。

除了Basement6之外,上海还有少数几家活跃的实验性非盈利空间,像上文提到的“小胜利”,和坐落在安顺路小商品市场的“兼容的盒子”。林还提到了她们经常合作的、举办同类表演与展览活动的“上午艺术空间”。尽管Basement6或有业余、老外之嫌,但它既已成为极富实验精神的中国青年才俊挥洒热情的平台。笔者不禁回想起比翼艺术空间成立之初的日子,恰是它,孕育了如今上海活跃的商业艺术生态。虽然有时会过分强调自己与“专业”艺术界的距离,但B6C未经粉饰、不甚专业的质地却恰是它平易近人、且颇为重要的原因。

“‘小胜利计划’和B6C的共同点在于:我们都需要传播艺术,我们都想要让艺术和艺术家、艺术爱好者联络得更紧密,”Badessi激动地说。艺术在一辆(破破烂烂)的三轮车上、或在一间潮湿的地下室里展出,都没关系,要紧的是,展出的艺术是有品质的、是开放且言之有物的…你可以感受到万物皆有爱,万物皆有情;目标在于艺术,而非金钱。”

7月26日晚间,陈天灼与陆扬将在Basement6呈现一个特别的双人合作展,敬请期待。

Group: Arlene Fiddes-Katy Roseland-Megan Dodd-Anneliese Charek-Sophia Lin-Sean Kel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