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22 Monday, 文 / 译 / 路弯弯
中国新博物馆调查

为了探访了解过去十年内在中国修建的约5000个新博物馆,我决定完成一个旋风博物馆之行。然而,围绕这一现象的可靠信息非常稀缺。这些博物馆往往不是被自身的宣传造势所遮蔽,便是依附其明星建筑师的声势。令我感到好奇的是,这些机构背后的实质内容究竟如何,而其基层又在发生着什么?简单来说,这些博物馆在哪里?如何找到它们?它们是谁修建的?它们长得什么样?也许最重要的问题是,这一切对于重新认识公共艺术,愈发喜欢参观博物馆,却面临着文化资源过剩的不寻常挑战的一代中国人来讲,究竟有何含义?

在为期二十天的旅途中,我行经六省,探访了一些位于鲜为人知之地的机构——其中包括公立及私立机构。下面我将简短介绍一些位于北京与上海之外的博物馆。总体来说,这些博物馆展出文物与古老艺术形式,使新建筑与传统、教条、政府价值观相结合。公立与私立空间之间的差距令人惊异;公立空间往往借助气势与地点向观众证明其价值,而私立空间则各有其独特私密的视角。

OCAT Xi’an gallery view, ground floor
OCAT西安馆画廊一楼

陕西省

西安市OCAT西安馆

私立2013年完成

唐代古都西安遍地是历史。然而,这里的当代展品极其有限,因此这里的OCAT分馆(位于一个高端商业及住宅社区)便不可小觑。

当我和这里的一些工作人员交谈时,我感受到了一种身处当代艺术机构的真诚的兴奋感。就连保安人员都积极地协助我。此类空间的一大挑战是如何吸引观众:作品是给谁看的,而如何使这些人前来参观?展览“与绘画有关”尤其关注新来者可能对这类机构及其时代相关性所产生的疑惑。李姝睿的绘画装置布满楼上的展墙,甚至凸显出了建筑结构上的空间。她解释说,我们身处的环境充分体现了我们的观点与情感。

画廊里还增设了一个活动中心(二维码覆盖每个表面)以及一个稳步扩张的阅读室——很有可能是馆长,即英国策展人兼作家凯伦·史密斯(Karen Smith)的个人收藏。这里的周末公众活动面向公众,任何人都可以申请并进行内容提议。这很显然是一个宝贵的机会。当该空间在指导性资源和开放性平台之间寻找身份的平衡点时,我很期待见证它接下来所经历的变化。

Elaborate sunken courtyard, adjacent to the Qiujiang Museum of Fine Arts, Westin Hotel Xi’an
曲江美术馆旁精致的下沉庭院,威斯汀酒店

西安市曲江美术馆(威斯汀酒店)

私立2012年完成)

想要逃过曲江美术馆的入场门票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这个只有两个展厅的空间竟收取380人民币的门票,这未免是全中国博物馆价格与大小差距最悬殊的一个。然而,如果你是美术馆所在的五星级酒店中的客人,入场费便可免去。

美术馆内部的文字说明少之又少,而只有一个电梯可以到达地下二层的“美术馆”,上层有一个温泉疗养所和一些餐厅。

这两个展厅便是临时与长期展览的空间。临时展览包括一些美丽的敦煌壁画摹本,不幸的是它们被挂在一个阴冷、四面干壁、灯光不足且有着不美观管道的地下室里。相反地,长期展厅就像是一个拱顶珠宝盒。延续如恩设计(Neri & Hu)的酒店建筑风格,一组一组精心安排的展品展出于一个线条感强烈的建筑空间里。藏品的主人是周天游(原陕西历史博物馆馆长),现场展出的只是所有藏品的一小部分。有名的金色盔甲以及(据宣传)7000平米的空间并未出现。可以预见的是,展厅里并无其他访客。

若不是为客人提供除奢华宴会厅与附近院子里的“下沉花园”之外的享受,酒店为什么要投资修建这样一个空间?除了出现在一篇《时代》杂志文章里,美术馆似乎并非什么招牌项目。不幸的是,当附近的陕西历史博物馆有数百人排队参观时,只有少数人会听说——更别说是前来参观——曲江美术馆。

Artificial lake, visible from calligraphy room, Guanzhong Folk Art Museum, Xi’an
从书法室望过去的人工湖景,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馆,南五台山,大西安

大西安南五台山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馆外部链接

私立2008年完成)

距离西安市中心以南一个小时路程有一个几乎不通公共交通的小村庄,村子边上有一大片建筑物及其中的展览品,可与陕西任何一家博物馆媲美。该博物馆由当地房地产开发商王勇超借助国家津贴建立,据说是中国第一家致力于民俗艺术保护的私立博物馆。馆中近35000件藏品展出于陕西从前的贵族所居住的房屋——这些有钱人家的住所经历多年的衰败后基本已被拆除。这些房子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已被抢救回来,它们构成了博物馆的骨架,也为修复工程本身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里既是一个露天建筑村落,也是一个展出民俗文物的平台。这些房屋位于一条条小型林荫大道两侧,仿佛一个不和谐而规划缜密的社区。

房子周围的私人花园、传统戏剧剧场以及湖泊共占地约30英亩。同一“类别”的物件占据一整间展厅,其中包括清代木偶、铜钟、石碑、刺绣袍子、手工拖鞋、锁等等。它们的展出美观,维护悉心。整个区域平静无人——但是这和它偏僻的地点以及120元的入场费有关。在这里观众仿佛在参观一位古怪收藏家的藏品,而该空间运营的成功与否便很难预料了。此外,它展示了不受公立美术馆条件约束的私立美术馆所具有的馆藏广度。

Interior entranceway and lobby (pre-opening), Zhi Art Museum, Xinjin, Chengdu
内部入口和大厅,新津·知艺术馆,大成都

四川

大成都新津·知艺术馆

私立2014年完成)

在这座位于成都附近道教灵山老君山脚下的新美术馆建成之际,新闻报道一味强调中国出现又一个隈研吾建筑的好消息,几乎未曾报道关于该空间的任何其他信息。该建筑的外壁如流水一般,由悬浮的瓦片与深色花岗岩构成,其视觉效果如此强烈,就连出租车司机都可以不借助地址或电话而只凭借图片来找到它。艺术馆位于由德国牧羊犬守门的“美好时代”高级居民区内,它的旁边有一个人工湖,对面有一个自称“CEO酒店”的大楼。知艺术馆的目标观众是封闭范围内的,而不是当地或公众的。它的第一个展览“设计:为了爱犬”目前正从迈阿密运往东京,它将日本最顶级的建筑与设计头脑(由隈研吾策划)运用于为狗所设计的功能型构造。这个有趣的开幕展览探讨我们与狗、动物及——更宽泛而言——环境的关系。展览将于2014年9月20日结束,然而有关艺术馆接下来计划的信息非常有限。

Second pavilion, containing mostly Buddha heads, each displayed individually but with acknowledgement of relationship to the others, Luyeyuan Stone Sculpture Museum, Chengdu
二楼摆放的多是互相关联的单个佛像头像,鹿野苑石刻艺术博物馆,新民场镇,郫县,大成都

大成都郫县新民场镇鹿野苑石刻艺术博物馆

私立(2002年完成

“鹿野苑”指佛祖宣讲涅槃之道的鹿园。这个名字揭示了石刻(多为佛教题材)博物馆的展览内容及其设计背后的整体构想。

博物馆位于成都市的一个地点偏僻、鲜有路标的村庄里。通往博物馆的道路从一个花园开始,穿过一个有着零星石碑的竹林,而后又缓坡跨越一个荷花塘,进入第一个展览空间。由刘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的博物馆是对砌石建筑的致敬,而其使用的则是基本的当地技艺与材料。

设计成品将这两点完美结合,观展时可以看到室外光线,听到穿透博物馆四壁的外部声音。展品照明使用自然光,加强了表面的质感。馆藏由丝绸之路上的汉宋石器所构成,大件展品占据独立空间,还有一些则展出于楼道间与外部平台上。或许最令人惊讶的是博物馆在展出这些物件上所花的心思。鹿野苑对该项目的专注是私立机构所独有的,由此可见私立与公立博物馆之间的极大反差。观众在欣赏各个展品时,似乎应该采取与展品呈现中相同的肃穆态度。这种严肃态度处处有所体现——比如说那位为了让一名观众观展而在周五晚上将博物馆延时一小时闭馆的员工。

Bronze tree, nearly three meters tall, unearthed at Sanxingdui site, Chengdu
,近三米高的铜树,三星堆博物馆,南兴镇,广汉市,大成都

大成都广汉市南兴镇 三星堆博物馆

公立(1997年完成)

三星堆考古遗址旁的博物馆是一个中国“当今博物馆”的保守版本,但是由于它的藏品如此非凡,它可以说是一所不得不提的博物馆。三星堆为历史研究者理解黄河流域文化文明的扩散造成了理论障碍。这是因为在这里挖掘的青铜器时代物件无例可循——它们与先前在中国各地挖掘出的文物完全不同,又无相应的文字记载。金色权杖、金箔面具、玉质虎牙以及最不可思议的三米高铜树——这些文物由于其来历之神秘而吸引了近乎狂热的追随者。经过修剪整齐、树篱夹道的路径,观众将来到两栋闪亮而低矮的展览厅。博物馆珍贵的铜器曾游历各国,包括1996年展出于大英博物馆以及1998年于纽约古根汉美术馆。修建这一博物馆(由美国运通公司部分出资)无疑是为了增强当地的旅游业。尽管它远离无限蔓延的成都市区,还是有很多当地游客前来参观。

Inner lotus pond courtyard, Liangzhu Culture Museum, Hangzhou
良渚博物馆内部的莲花池,良渚文化村,大杭州

浙江

大杭州良渚文化村良渚博物馆

公立(2007年完成)

位于杭州郊区的良渚博物馆隶属一个新兴大型开发区,该区域的目标在于使先前受到污染的工业园区恢复活力。博物馆位于“良渚文化村”与“赞成良著”之间,附近还有一个公共汽车站以及一个年久失修的村庄。博物馆由政府出资修建并由英国设计师戴卫·奇普菲尔德设计,该建筑师还曾参与外滩美术馆的翻新工程。这个构造美丽的空间展出了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藏品(其中一些历史长达5300年),它们从七十年前至今出土于该区域。

尽管入口处要求观众“不准躺下”,良渚博物馆在炎热的周日下午是个冷气乐土,有不少家庭在大厅休憩或在咖啡馆午睡。展厅大多空无一人,然而展品却非常惊艳。展览隐约流露出一种国家主义的思想,而说明则强调了历史上中国的伟大强盛。该空间是一个效果轰动的时光机与考古挖掘的结合体。馆内的4D影院提供“喷水、喷气、振动、音响等体验功能”。

或许这便是展出古文物应该采取的方式?作为一个位于二线城市扩张边缘的免票博物馆,这里的观众多数来自省内或当地。咖啡馆与礼品店由伊朗石灰石构建而成,对于一个销售水枪、糖果、防蚊剂及塑料拖鞋的商店来说似乎过于漂亮。这种适应当地观众的方法与博物馆的高大理想略有差异,然而在本土环境里其实可以说是非常合理的。

Exterior of Zhejiang Art Museum, Hangzhou
浙江美术馆外景,杭州

杭州市浙江美术馆

公立2008年完成)

毗邻杭州西湖的浙江美术馆(不应与附近的浙江省博物馆混淆)是一个有着新建筑的传统国营机构,是该类机构中的经典案例。浅显而言,美术馆的展品种类丰富,活力十足。这里有着蜂拥而至的观众——其中以家庭与儿童居多——数量充足的艺术作品以及安排满满的公众活动计划。然而,活动仅涉及到展览中最为基本的元素。正在展出的艺术品,虽然包括当代雕塑和文人水墨画等众多类别,但是缺乏批判性。毫无特色的墙上说明仅提供最基本的信息,而观众和艺术品之间的距离则非常明显——观众与艺术品之间没有机会充分互动。顶楼的展厅中正在展出一个20世纪中期巴黎华人画家的展览,艺术家被塑造成为一个不知疲倦地在海外发挥中国创造力的艺术烈士,其(捐赠)作品这次终于回到了家乡。建筑物高挑的中庭以及一连串的房间令观众忽略展览中欠缺的内容深度。

这一难题在省级博物馆里普遍存在——“博物馆太多”总比没有强,就算博物馆还未认准自身定位。由政府起头的博物馆在活动策划方面是有局限性的,它们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导致它们往往过分强调某些部分而完全忽略另一些部分。或许随着时间推进,衡量博物馆与观众之间最佳关系的标准将会改变,为真正的交流创造更多空间。

Clean, crisp lines of the entrance courtyard created by I.M.Pei’s architectural vision for the Suzhou Art Museum
贝聿铭为苏州美术馆所设计的线条干净利落的入口处庭院

江苏

苏州市苏州美术馆

公立2006年完成)

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在85岁时接受了设计苏州美术馆的挑战。这一决定背后的部分原因是他非常敬重自己祖籍地区的文化传统,并且渴望将这种情感传达给中国年轻人。贝聿铭的作品都重量非凡,而这些位于兜售纪念品的苏州主干道旁的粉饰灰泥建筑也绝不例外。为了避免公共艺术机构扩张成毫无必要的庞然大物,美术馆建筑对清代民居进行了巧妙革新,院内还包括一个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的花园。围绕着一个中心莲花池塘,观众从一个院落入场,随后进入大厅,穿过一间间仅可容纳一个大家庭的房间。展品本身都是古文物,感觉上似乎比一些更大型的公立博物馆中的物件更为精致。每个空间仅展出不到二十个物件。整个园区的规模显得很私密,像一处私人住宅,而由于园区访客数量之多,能做到这点十分不易。观众可获取介绍艺术品类别、建筑及当下活动信息的双语材料。展览空间的一侧被预留出来,用以展出回应美术馆中文物的当代作品。该空间一直在展出不同的展览,其中第一个项目便于2006年展出了蔡国强、徐冰及赵无极的作品。

Inside the entrance atrium, with Deng Xiaoping waxwork flanked by a Giraffe, Shenzhen Museum
位于中庭的邓小平蜡像和长颈鹿,深圳博物馆,深圳

广东

深圳市深圳博物馆

公立(2008年完成)

如果要找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旗舰博物馆,那么深圳博物馆是理想的选择。在这里,城市的身份占据最重要的地位,而其他属性(展品以及活动策划)的重要性则是其次的。博物馆隶属一片建有政府与法务办公室的新兴开发区,该区域大到覆盖一整个城市街区。博物馆入场免费,而入场队伍被分成“带包、不带包、孕妇”三个不同部分,蜿蜒的队伍一直排到了场外。博物馆内机场般的中庭里有一件朴实的邓小平蜡像,蜡像立在绳子围起的玻璃地板上,上面印有深圳新经济区的地图,而蜡像左右有一只长颈鹿和一只大象(由自然展览提供)。一个个家庭在围栏四周给或与小邓小平照相。虽然深圳常被称作是“三十年前诞生的城市”,这座城市还是有许多关于其历史源起及战略性地点的故事向观众叙说。二楼巨大的新石器区域以沉重的玻璃纤维浮雕讲述了深圳早期英雄祖先的事迹。在另一个国家主义主题明确的展厅中,展览重现了过去一百年来在区域内发生的重要事件。博物馆甚至公开宣称自己正在“全心全意实行爱国主义教育”。尽管博物馆人山人海,很多展览还是非常不错的——其中包括一个唐代仕女雕塑展。相比观展,观众似乎对拍照留念更感兴趣,一组年轻女孩因为逐一模仿唐代仕女雕像的姿势而造成了人群拥堵。买了门票的观众无疑希望记录并分享他们的观展体验,然而对于很多“先摆姿势再前进”的人来说,观展的任务似乎落在了他们的相机身上。

Interior exhibition and museum view at the Hexiangning Art Museum, Shenzhen
内部场景和展览,何香凝美术馆,深圳

深圳何香凝美术馆

公立(1997年完成)

该美术馆在区域内的作用十分有趣。它于1997年建馆,与香港回归同年。何香凝美术馆有两个紧密相连而又无直接联系的议程。首先是深圳的关键位置靠近香港及海峡地区,正如作为画家与学者的何香凝本人一生先后担任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各种职位。其次,香港回归后,深圳开始拥有更加丰富的公共资源,而美术馆也巧妙聘请了一系列有能力的策展人来指导其当代部分的内容,其中包括冯博一、侯瀚如及皮力。这些展览作为整个机构内容的延伸意义重大。2013年的展览“在地未来”以及今年的“因地制宜——两岸四地艺术交流计划”涉及了区域身份、地区加剧交流、华裔侨民、城市发展等相关话题。

Shenzhen OCT Contemporary Art Terminal, located within converted former factories, in the sprawling ‘Overseas Chinese Town’ development
坐落在华侨城改造的工厂之间的OCT当代艺术中心(OCAT)

深圳OCT当代艺术中心(OCAT)

私立(2004年完成)

深圳的OCAT(OCT当代艺术中心)容易让人摸不着头脑,其中部分原因在于其复杂的名字,以及深圳福田区巨大的华侨城(OCT)。华侨城被一条主干道划分,区域内有一所医院、几所学校、一家沃尔玛、一个主题公园以及一个酒店培训大学等等。中国城市发展的一大特征便是这种混合功能型开发区的兴起,此外还有“工厂区变为艺术区”的发展模式。OCAT位于一个停运的1980年代家具工厂中,而其四周则是OCT Loft园区,这里有着数家小画廊、艺术空间、咖啡馆以及民居。这样的园区为艺术社区提供了重要的平台;然而,观众几乎无法有目标性地在这里进行参观。相比专注投入的观展体验,这里更加适合悠闲漫步和整体式欣赏,而这一点其实是成问题的。此外,“文化”面临着被冲淡而消散在一个地点的危险。美术馆旁的一个售货亭老板说他“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美术馆”,而另外一位男子则毫无讽刺地称该美术馆“到处都是”。OCAT的确策划了一些重要展览,如第八届深圳雕塑双年展。在与街对面的何香凝美术馆的合作中,OCAT还拓展了这家中国第二个公立现代美术馆的当代活动内容。

View from the Guangdong Museum entrance, with Zaha Hadid’s “double pebble” opera house and the Children’s Palace visible in Zhujiang new town, Guangzhou
广东省博物馆入口,广州

广州市广东省博物馆

公立2010年完成)

广东省博物馆自2010年建馆以来便吸引了各界关注,每天接待近一万名访客。这一数据表明中国南部公众已经准备好拥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博物馆机构,以便免除跨境入港的行程麻烦。广东省博物馆位于广州的大型珠江新城开发区的一角。作为2010年亚运会前夕的都市更新计划,这一开发区内的文化机构又因亚运会的召开而迎来了现成的观众群体。

广东省博物馆由许李严建筑师事务所设计,其目标是为了成为区域内艺术与历史的地标式建筑。博物馆的内容与建筑之间的断层十分明显——它就像是一个还没数清宝藏有多少便准备好的大宝箱。博物馆的永久收藏品将持续循环展出,而馆内某些角落则用来展出自然历史、中医药以及木雕。尽管馆内有一些重量级的博物馆展品“类别”,但其整体感觉欠佳。一些巡回展览如“伊特鲁里亚文明展”和“北美原住民文化展”虽十分特别却不免枯燥,观展时观众只能被动地从一个物件看到另一个物件。当然,广东省博物馆为了与国际策展人和国际想法接轨所做出的努力也不容忽略。2013年,博物馆组织了第一届亚洲美术策展人论坛。然而,中国的新博物馆似乎难逃传统的,甚至是保守的展览方式。博物馆若是想要吸引新一代习惯了不断接受刺激且精通媒体科技的访客,这点应该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