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01 Thursday, 文 /
影像艺术家访谈系列:李然

李然1986年出生于湖北,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现生活于北京。父亲是画家。李然目前专注于录像和行为艺术,举办展览的空间包括:艾可画廊(上海)、歌德学院(上海),以及北京的实验性画廊魔金石空间。在与燃点编辑爱安啊的访谈中,李然谈到了从他父辈以来艺术界发生的变化;艺术家在画廊和策展人制度中的孤寂。此外他也谈到,自己的作品是对个人经验的再现,而非中国社会的微缩。

我父亲是画家,我小时候就认为“艺术家”就是“画家”的意思,我就觉得自己是个画家而不是艺术家。直到三年前我还在画画,有些画廊也问过我的画。我跟他们说我是想画画,但这并非我当前的兴趣所在。我喜欢采用局部的概念,写作和想象都是这个过程的重要构成部分。在拍摄之前我就得想清楚:自己的作品到底会是什么样。我写了一个剧本,怎么想的就怎么表达出来,这一点很重要。

Li Ran at his home in Beijing, June 2013.
李然在其北京的家中,2013年6月。

我觉得我们这一代艺术家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或者是其他的感觉。那些九十年代的艺术家,像艾未未和王兴伟他们当初所面临的也是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我觉得中国的环境并没有发生什么“剧变”。虽然,现在出现了很多画廊和艺术杂志,之前却没有这样的(艺术)机制。我父亲的时代,一个艺术家一辈子也就能举办一两个展览,而我现在却总是忙于展览。这样,作品就和展览相关,而且关系特别“密切”。对于现在的很多艺术家来说都是这种状态。

Li Ran, “Mont Sainte-Victoire”, performance/video, 2012
李然,《圣维克多山》,行为/视觉艺术,2012

有一次我和一南非艺术家聊中国、非洲和亚洲的当代艺术体制。过后,我听他跟一策展人说:“你知道吗?人家中国艺术家正在思考问题!”我就想:“难道我们之前没思考?!”我有点震惊,但现在想想,也许他说的有道理。很多中国的艺术看起来都宏大排场,但要说包含了什么真正的知识——一无所有。这不能全怪艺术家,因为知识生产涉及到关系。传递知识很困难,因为策展人、作家、艺术家、画廊家和博物馆之间似乎存在着断裂。不同的人为着同一个展览协力工作才能传递知识。我感到,很多艺术家,特别是我们这代的优秀艺术家都很孤单,有时候我也觉得自己很孤单,因为我们不能沟通交流。展览上的作品有时候也显得孤零零的,就像一个人站在那里。

一说中国艺术,人们脑子里就会闪现出一个词:市场。他们都对市场感兴趣,问我是不是跟画廊合作,一年能赚多少钱之类的问题。我就跟他们开玩笑说:“这个钱我要出,那个钱也要我出,我是TMD中国艺术家!”。对于观众,我创作的时候更专注于自己的思考,而不是构想出一个并不存在的观众。我看到很多作品都把观众当成了傻子,但你却不知道人家怎么想。很多人都很聪明,比我聪明。藏家也是,甚至比策展人还精明,他们有时候会想很多很多。但我的艺术关乎的是个体的事物和个体的体验。我不了解这个国家的体验,我只了解我自己的体验,对于这样的体验,我怎么看,怎么想?我有自己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