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
EN
>>
<<
>> randian 《燃点》艺术网站  >> 关注+燃点  >>

专题搜索

分类
 
日期
  从:
  至:
  日期格式: 1/30/2012
关键字
 
  >> 专题搜索
>> 确认订阅
2015.08.20 Thursday, 文 / 译 / 顾灵
当Jörg遇见Esther

如果说艺术交易商和她/他的藏家们结了婚,那么画廊主是和他/她的艺术家们结了婚。当然,这么说太过简单了,也不是所有婚姻都是幸福的。这两种婚姻的区别,反而可以从巴塞尔艺博会的一条展商遴选标准里看出端倪:即对艺术家发展生涯的关注、而不仅限于推广。这么说来,“项目画廊”(program gallery)是个特殊类型,常以知性审美著称,其代理艺术家往往是亲近的同行,展览“项目”个个精心规划,对眼前利益唯恐避之不及。简而言之,以艺术家为重。举几个例子:Gavin Brown Enterprises,纽约的Marian Goodman,伦敦的Lisson Gallery和Sadie Coles HQ等。然而,此类项目画廊恰恰是在柏林显现出了其最大的影响力。

柏林的重量级画廊主Esther Schipper 与 Jörg Johnen 近期公布了两家的合并,Schipper 对Johnen Galerie GmbH的并购将会形成一串极具吸引力的欧洲艺术家名单。两家中,只有Johnen Galerie签约了刘野与奈良美智两位亚洲艺术家。尽管如此,这一合并仍会对中国带来潜在的影响。中国的艺术家、画廊与藏家应该、也的确正在关注此事。因为对重要关系与特定审美的细心培养,对特定代际艺术家的代理与关注,也正是中国最成功的几家画廊所共同关心并赞同的发展方向(例如北京公社与佩斯北京的典型关系)。或许更有甚者,比如那些在伦敦和纽约的某些交易商/画廊所采取的一掷千金的战略。

Esther Schipper and Jörg Johnen  in Berlin, May 2015. Copyright: Regina Schmeken.

Esther Schipper and Jörg Johnen于柏林, 2015年5月. Copyright: Regina Schmeken.

25年前,除了专注于法国印象派的日本藏家,艺术市场几乎全掌握在西方手中,。如今艺术市场比当时大得多,也更国际化,但与其他任何市场相比、仍是非常之小。鉴于艺术还是取决于主观看法与个体观看,不论对藏家抑或作品而言,艺术市场都是由人际关系所统领的。在这一既不透明、又无监管的世界中,关键往往在于“谁?”数千年的收藏传统,“关系”于中国尤为重要,而其野心亦不容小觑(德语中的“Ehrgeiz”一词比“野心”更微妙,流露出一种决心、自信,当然也有骄傲与欲望)。继1989年两德统一之后,低房价与奇性格让柏林逐渐成为艺术生产的主要中心,画廊亦应运而生(往往不是从科隆来),尽管柏林经济仍是一团乱麻。

艺术画廊“体系”(别嫌这词大)的枢纽城市用两只手都数得过来,每座城市都或多或少有自己的个性。艺术市场诞生于巴黎,完善于纽约,但巴塞尔、柏林、伦敦与洛杉矶都各有所长。二十余年来、尤其是近五年,每座城市都有意或无意地同中国的艺术中心城市:北京、上海与香港建立联系。即便艺术金融中心仍是纽约,发展画廊圈子最成功的路线之一却是所谓“巴塞尔-柏林”。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下欧洲德语区的经济优势,但这和柏林的画廊多年来策略性地讨好巴塞尔艺博会关系甚密,从而柏林的画廊不仅对展商遴选委员会施加影响,更已然成为了巴塞尔艺博会参展商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微妙的策略同样反映在这些画廊同中国艺术家、藏家与前沿“项目”画廊关系的构建上,例如北京公社、常青画廊、麦勒画廊、长征空间、香格纳画廊、当代唐人艺术中心与维他命艺术空间,还有新加坡的泰勒版画研究院。

此类瑞士、德国与奥地利画廊包括(按首字母顺序排列——我们无意引起任何不快)CFA、Esther Schipper、Galerie Eva Presenhuber、Galerie Krinzinger、Galerie Nächst St. Stephan、Galerie Neu、Eigen+Art、 König Galerie、neugerriemschneider、Nordenhake与Sprüth Magers。当然,其中的少数几家,包括neugerriemschneider、Eigen+Art和前文提到的Esther Schipper已悄悄地通过与当地的重要画廊与代理机构合作,敏锐地迎合富有影响力的藏家品味,开发了与中国的紧密关系。奥地利的Thaddaeus Ropac,德国的David Zwirner与Michael Werner,瑞士的Hauser & Wirth(与巴黎、纽约和伦敦的联结也很紧密)属于不同却相关的另一类型。当然,走关系绝不是单向的。香格纳画廊、麦勒画廊、维他命艺术空间和北京公社与重要的西方画廊同样维持着紧密联系,例如Hauser & Wirth、neugerriemschneider与佩斯画廊。Alexander Ochs在北京与柏林的画廊同样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容忽视。

Johnen画廊早在2013年就已参展香港巴塞尔艺博会,Esther Schipper今年才首次参展,画廊总监Shi-ne Oh来自台北、常驻柏林,也是中国的常设代表。然而,最重要的一点是,两家画廊合并之后共同代理的艺术家在中西的影响力相当,包括来自Schipper的Angela Bulloch、Pierre Huyghe、Dominique Gonzalez-Foerster、Liam Gillick、Philippe Parreno与Ugo Rondinone,和来自Johnen的Martin Boyce、David Claerbout、Martin Creed、Ryan Gander、Roman Ondák、Thomas Ruff与Tino Sehgal。

Schipper曾在科隆为Monika Sprüth工作,亲眼见证了近年来的迅猛发展,她长年来代理的Huyghe、Parreno与Gonzalez-Foerster都已成为同辈艺术家中的引领者。

Jörg Johnen做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艺术作者和策展人。1984年,Johnen在科隆开了自己的画廊,代理他自己信任的艺术家,例如Stephane Balkenhol,策展准确、思量周密。同样的直觉让他成为了Esther Schipper画廊1990年开张后的常客。现年65的Johnen坦言,艺博会接连不断的全新国际世界并非他所爱。与此同时,他希望确保自己代理的艺术家能有持续的露出。两家画廊合并前的风格就比较相似,合并后的机遇应该也会比较自然地发生。不走大型画廊多城发展的寻常路,数十年如一日的专注工作,使Esther Schipper成为欧洲乃至国际上最重要的画廊之一。忽然觉得,柏林离北京不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