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
EN
>>
<<
>> randian 《燃点》艺术网站  >> 关注+燃点  >>

专题搜索

分类
 
日期
  从:
  至:
  日期格式: 1/30/2012
关键字
 
  >> 专题搜索
>> 确认订阅
2013.11.29 Friday, 文 / 译 / 路弯弯
应蔚民:从独立音乐人到视频及表演艺术家

“这些年来小应一直是主流文化带有嘲讽性的影子。”

——大卫·弗雷泽【1】

应蔚民,又称小应,自1995年组建夹子电动大乐队(昵称:夹子)以来便走红台湾。由应蔚民带领的夹子(其他成员几经变化)的音乐风格已从最初的声音实验,历经包括流行、电子、爵士、沙发音乐等的阶段性变化。乐队最有代表性的特色之一是其对本地音乐传统元素,比如那卡西【2】,以及当地的老流行歌曲的运用。通过这样一种杂糅了本土与国际、流行与地下的独特风格,身为主唱、作曲家及作词人的应蔚民演唱的歌曲在时而庸俗搞笑,时而打动人心的同时又充满了社会批判性。

夹子最受欢迎的歌曲《转吧七彩霓虹灯》至今仍是台湾KTV里最火的歌曲之一,这是对于一只独立乐队来说史无前例的现象。这首歌代表了应蔚民音乐里流行的一面,其直白的歌词所表达的内容令所有人感同身受,或者更确切地说,是表达了饱受工作、社会和生活压力的普通人的心声。夹子在演唱会中将这首歌朗朗上口的歌词以及流畅的曲调以一种媚俗的方式呈现,配上各种舞台效果及舞者,更显出乐队夸张华丽的表演风格。整体来看,乐队的演出暗指那种在本土着装风格以及日常生活的视觉细节中随处可见的媚俗文化,而这种文化在《转吧七彩霓虹灯》的MV里得到了最好的体现【3】。

然而就在这轻松愉快的外表下,敏锐的听众或许会在属于流行文化或是下层社会的庸俗与生机中察觉到一种关于人类生命的思考。应蔚民在实验与流行音乐间徘徊,并不断创作出饱含深思的歌词。值得一提的是,他经常会一人分饰两角,模仿相声的形式去演唱或者朗读。通过歌词,他试图探索并挖掘当代社会,尤其是台湾社会中固有的虚伪,以及集体价值观下被压抑的情感。同时,他引证大量本土历史及文化的例子,表达方式既聪明、跳跃,又荒唐、非理性,总能达到引人深思的效果。

Ying Wei-Min, “The Very DVD Set: The Frenziness of a Salesman”, DVD, 2001 (courtesy Ying Wei-Min)
《这套 DVD(推销员之狂)》(2011),应蔚民提供

有着音乐人与演出者身份的应蔚民同时也是名舞台剧、电影及电视剧演员。这种极强的表演性使他踏入了视频艺术和表演艺术的领域。2011年,他在台北当代艺术馆的群展《活弹药》中展出了视频作品《这套 DVD(推销员之狂)》,作品题目意指亚瑟·米勒的《推销员之死》。视频中应蔚民扮演了一个电视购物频道主持人,推销一套并不存在的DVD套装,名为《这套DVD》。这组光盘中举例说明了不恰当的笑法如何伤及事业,而应蔚民在其中扮演一名高中生的桥段则体现了教育所强加的统一力量。

整体来说,应蔚民以推销员的强大说服力,言语间透露工作场所的规则和游戏,以及人性里充满矛盾的情感。《这套DVD》通过喋喋不休的冗长台词,直指消费主义的空洞,以及我们被教导要从学生时代到成年之后一直坚信不疑的光明未来的空洞内核【4】。

应蔚民在组建乐队前做过三年推销员,而当兵时他曾在精神病院里工作,在那里他开始思考“疯狂”的含义,以及“普通人”身上或多或少的疯狂。因此,应蔚民的个人艺术生涯正是围绕(某些价值系统下的)正常与疯狂间的挣扎,以及特定社会环境下的心理变态的主题。

这些主题在应蔚民最新的视频表演《上班族一时的狂想》中得以延伸。在这一作品里,他扮演一名当代推销员,通过编造故事来逃脱工作的沉闷。故事发生在1950年代的台湾,当时的台湾企图通过石油化工产业寻求发展。视频中出现了一对年轻的情侣,其对话代表了当时的主流价值观。画面在过去、现在与夹子乐队演唱会视频间转换,由应蔚民扮演其中的所有角色。这种精神分裂的感觉在场景的随意设置里被放大——比如说,1950年的故事可能会在上班族的办公室旁的现代停车场里进行。

从独立音乐家到视频艺术家和多媒体表演者,小应多样的作品代表了一种采用讽刺手法的有关存在主义的持续探索。涉及到精神疏远以及压抑的主题不断重现,最终在他个人制作的剧场作品《快乐孤独秀》(2012)里达到巅峰。本剧为小应所著,演员包括他自己,三名实验剧场演员以及日本艺术家大塚麻子(他也负责作品的视觉设计),其内容包含个人对孤独的阐述,以及有关笑的心理学的现场分析。正如郭亮庭(a guess from Guo Liang-Ting)在文章中指出的那样【5】,全剧充满了矛盾性和不确定性——剧中的笑话既激发又抑制观众的笑声。小应的台词既轻浮又合理,亦真亦假。如此微妙的演出恰恰直指难以言喻的孤独体验的核心,而本剧证明了通过艺术也可获得这一体验。最后,全剧(及其题目)所有的矛盾及嘲讽暗示了一种虚无主义,而这种虚无主义的“快乐”动感版即为小应的《转吧七彩霓虹灯》:

“转吧转吧七彩霓虹灯

让我看透这一个人生

让那没有答案的疑问

通通掉进雨后的水坑

转吧转吧流汗的人们

忘掉忧愁和烦闷

随着那穿脑的歌声

证明这还彩色的人生”

——《转吧七彩霓虹灯》

Ying Wei-Min, live performance before the Art Issue Project in Taipei accompanying the showcase of “Momentary Fantasia of a White Collar”, 2013 (courtesy Ying Wei-Min)
台北艺术计划前伴随《上班族一时的狂想》(2013)的现场表演,应蔚民提供


Ying Wei-Min, “Show of Happy Solitude”, theatre performance( photo -Tang Jien-Je, courtesy Ying Wei-Min
剧场作品《快乐孤独秀》(2012),唐健哲摄影,应蔚民提供

附注:

1. 最初发表在《破报》复刊第358期,2005年5月6日-15日(台湾)。

2. 一种音乐形式,“鼻音重的日本风琴音乐,仿佛台湾过去的乡村和西洋音乐。”见大卫·弗雷泽,同上。

3. 观看MV请登陆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XtxiKaaVBU。

4. 在台北当代艺术馆展览期间,应蔚民还进行了五个现场演出,不间断地演出“这套DVD”的全部内容。观看演出及艺术家采访请见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CHVT5wn4ak。

5. 中文版原文发表于《表演艺术》第238期,2012年10月5日(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