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4 Wednesday, 文 / 译 / Huang Banyi
北京夏末精选:过去与现在

“国际录像艺术研究观摩展”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南街8号)持续至2016年8月28日

这场基本涵盖中西方录像艺术史中经典之作的展览,无疑是一堂可让人迅速了解此类艺术之发展的入门课。第一部分“移动的时间:录像艺术50年,1965-2015”以录像艺术之父白南准最早制作的《扣子偶发事件》及波普艺术大师安迪·沃霍尔的《内与外》为序曲,呈现了艺术家对录像技术及其概念的探索。第二部分“屏幕测试:1980年代以来华人录像艺术”以张培力的作品《水——辞海标准版》为开端,展示了录像艺术媒介的本土化过程。亮点部分有录影太奇策划的“香港录像艺术特别单元”。其中的作品具有让人跳出大陆语境的粤语发音以及明显的香港特色——如中银大厦和《无间道》。除了丰富的内容之外,作品的展陈方式让人感到舒心。每张展签上都印有策展人或艺术家对作品的解读,有助于非专业的观众了解作品背后的创作意图;隔间的打造、合理的放置,致使作品之间的声音干扰降至最低。观者既可以坐在较为舒适的沙发上享受有那么点家庭影院的放映效果,也可戴上耳机独自沉浸其中。

“国际录像艺术研究观摩展”,展览现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国际录像艺术研究观摩展”,展览现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劳森伯格在中国”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98艺术区)持续至2016年8月21日

1985年11月,劳森伯格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为期三周的展览吸引了逾30万人次。对于当还处在现代主义艺术影响之下的中国而言,劳森伯格对现成品的使用,以及其对绘画与雕塑之界限的突破,挑战了中国观者对艺术的认知,影响了当时一批想要突破苏式现实主义传统而寻找全新表达方式的中国艺术家。31年后,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举办的“劳森伯格在中国”,无疑是一场能够唤起人们回忆的展览。机构、媒体也围绕展览展开了一系列的名人访谈,试图重观当时展览的盛况及其影响力。此次展览中的核心作品是由190个部分组成的长度约305米的《四分之一英里画作》。这件创作时间长达17年的绘画装置几乎体现了劳森伯格创作生涯中的全部主题:如白色绘画、混合体,以及“纸板箱”和“过剩”系列。除此之外,展览还包括劳森伯格在1980年于中国创作的《〈中国夏宫〉研究》。

”劳森伯格在中国“,展览现场,摄影:李森(图片由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提供)

”劳森伯格在中国“,展览现场,摄影:李森(图片由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提供)

“安迪·沃霍尔:接触”

木木美术馆(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98艺术区)持续至2017年1月17日

若从展出的作品体量及其时间跨度来看,“安迪·沃霍尔:接触”不如2013年在上海和北京两地巡展的“安迪·沃霍尔:十五分钟的永恒”那么全面和学术,但它却是中国迄今为止最为“沃霍尔式”的展览。木木美术馆在开幕之夜举办了一场名为“欢迎来到工厂”的主题音乐派对,以致敬安迪·沃霍尔的工作室“银色工厂”。称其是“沃霍尔式”的,不在于银色塑料纸和实验性电子乐点缀下的派对是否还原了艺术家工作室的环境,而在于一定程度上为沃霍尔来的明星、名媛、文青等人群复现了沃霍尔作为派对明星、社交达人的另一面。此次展览不以艺术家有名的丝网作品为主,“接触”呈现了沃霍尔的试镜系列、宝丽来照片、装置作品《银云》以及1963年创作的试验性影片《吻》。

“安迪沃霍尔:接触”,展览现场(图片由木木美术馆提供)

“安迪沃霍尔:接触”,展览现场(图片由木木美术馆提供)

马秋莎“沃德兰”

北京公社(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98艺术区)持续至8月6日

“沃德兰”是英文单词“wonderland”的汉语音译,与上世纪九十年代一个试图成为“亚洲第一大”的而最终烂尾收场的游乐园同名。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是名为《化身》的三频录像。三位身材匀称且样貌较好的少女带着墨镜、穿着黑色的比基尼泳衣或坐或躺在沙滩之上,摆弄着与“美女”形象不相匹配的圣经与佛珠。当少女们起身离开、镜头逐渐推远的时候,美好的景色被突然闯入的机动车发动声打破。缓过神来,美好的沙滩只不过是卡车上的沙堆罢了,我们从“仙境”回到了现实。

马秋莎,“沃德兰”,展览现场,北京公社

马秋莎,“沃德兰”,展览现场,北京公社

杨圆圆“在视线交错之处”(上)

C空间(北京市朝阳区机场辅路草场地红一号院F座)持续至8月14日

面对一场严重曝光不足且拍摄年代、地点不可获知的照片,杨圆圆通过勾勒隐约可见的事物轮廓、检索记忆中的画面,赋予这张原本丧失记录功能的照片以全新的内容。惯于采用历史调研方法的杨圆圆在此次展览中以几位曾在巴西南部城市阿雷格里港工作生活的摄影师为创作的核心,探索视觉叙述的可能性。观看胶片冲晒的老照片或数码打印的崭新图像,阅读或虚构、或基于史实撰写的文字,真实与幻象、过去与现在交织在了一起。

杨圆圆,“在视线交错之处”(上),展览现场,C空间

杨圆圆,“在视线交错之处”(上),展览现场,C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