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
EN
>>
<<
>> randian 《燃点》艺术网站  >> 关注+燃点  >>

展评搜索

日期
  从:
  至:
  日期格式: 1/30/2012
关键字
 
  >> 展评搜索
>> 确认订阅
2014.12.22 Monday, 文 / 译 / 陈煜峰
传统及对它的怨望

文/田珠莉

本文为英文原文概述

“开卷:重塑中国当代艺术的传统美”

群展:徐冰,孙逊,刘建华,季云飞,陈劭雄,马文,徐震(没顶公司出品),艾未未,张恩利,邱世华

温哥华美术馆(加拿大温哥华市霍恩比街750号,邮政编码V6Z 2H7),2014年11月15日-2015年4月6日

温哥华美术馆最近举办的两个大型展览为新建立的亚洲艺术部揭开了序幕。此机构启动于2014年的秋季,誓愿成为全面的倡导者,以推动对中国、印度、日本和朝鲜半岛艺术的研究和公众欣赏。2014年10月18日至2015年1月11日的“紫禁城——天子之廷”展览中,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近二百件被精心选出的展品琳琅满目地占据着美术馆的一楼展厅。差不多一个月后,“开卷:重塑中国当代艺术的传统美”展览于11月14日在美术馆的二楼揭幕。

这两个展览,分别展示了中国古代和当代的艺术品,试图在王朝更迭,历史悠远的过往和高速发展,剧烈转型的当代之间建立起关联。一楼安放在玻璃展柜(让人不由想起传统的古董柜)中的古代文物诱发人们怀古之情。与此相反,二楼以绘画,视频投影和装置为主的差不多三十件作品则试图消解东方主义视角下的“他者”意象的现代版本,标志着中国艺术界近十年来的变化。

马文的作品“墨染吊灯”是维持或摆脱传统的高度个体化及时常演进之决定的例证。艺术家注意到,特定场域的活体雕塑意在通过强调时间本身即是作品的一个组成元素来提供过往与当下之间的一个可视性对话;她坚信某些茎秆会萌芽,长叶,开花,象征着再生与萎败的参差过程。

徐冰的“背景故事:万里山河”(2014)紧接其后。和这里的许多作品一样,徐冰的组合造景之形制取材于更古老的范式。这始自2004年,当艺术家正在准备其将于柏林举办的个人展览时,他邂逅了来自科隆东亚艺术博物馆的中国水墨画照片(1)。为了揭示阙如之临在,艺术家决定再创造,从而曝露画面背后的不安之乱——这是与画面表象的静谧径相冲突的。

马文, “墨染吊灯”, 摄影: Ruth Thompson

徐冰,“背景故事:万里山河”, 摄影: Ruth Thompson

艾未未以其从地板直至天花板的庞大装置“砰!”占据了朦胧蜃景般的一席之地。这是由八百八十六条古旧木凳组合成的根系式复杂系统,尽管它们彼此固结,但看上去却又飘逸灵动,脱然欲出。

许多观众眼中的另一件亮点展品是布列于大画廊墙上的刘建华大型黑玻璃瓷凝滴作品“迹象”(2011),此外还有他用充满红色釉料的宋式瓷器排列构图而成的作品“容器”(2009)。高而远的天花板连同并排置于地板上的礼器,以及充盈于其中象征鲜血的红色,使得观众止步于寂静肃穆之中,犹如步入了一个圣地。

艾未未,“砰!”, 摄影: Ruth Thompson

张恩利的作品, 摄影: Ruth Thompson

没顶公司的徐震、季云飞和陈劭雄所传达的多种信息与每一艺术家对今日社会状况所作的评价紧相联系。在季云飞的作品中,其之所指是直白而露骨的。通过对传统水墨画格式的重构,他表达了因政令而迁徙流离的众多国民所面对的不公。他的水彩和木版画中的形象精洁简练,绝无赘余过剩的抒情,直指劳苦大众之艰辛,可谓是汉语中“吃苦”这个词汇明晰可见的表达。

陈劭雄的“墨水东西”(2007)表现的是中国乡村生活中观感世俗的物件。在实际的画作中穿插着两套重播他所有七十件墨水画作的视频投影。不过本次展览错失了陈劭雄的保留佳作“墨水媒体”(2011-12)和“墨水历史”(2008-10),实在令人惋惜。因为这两件作品可以证明,除了艾未未之外,还有大量的中国艺术家关心社会公义议题,且将其表现在自己的作品中(陈劭雄更为有力的系列作品,最近在西雅图艺术博物馆的个展中展出)。

徐震的“意识形状”(2012)及与之相随的“意识形状博物馆”(2013)不逊地颠覆了来自东方、西方或任何地方的社会化进程及礼仪。这些作品将注意力吸引到一些日常习见的事物上,比如他对太极——一种中国人世代传习,具有仪式特征的日常操练——的援引。

邱世华的绘于画布及纸张上的无题系列作品,沉浸在它们近乎单色的不透明性中,体现着道家阴阳两仪的合一。许多观众驻足于不同角度,认真搜寻作品简介中所提及的,隐藏在画作中的树木和景观,好似在做“我是小间谍”猜谜游戏。艺术家黄永砯曾评论说:“人只有证悟了空性,他的心灵才会向着真理开放。”这种无所不包的玄妙涵泳也同样指导着如邱世华这样的艺术家之手。在视频中,当邱世华谈及他的画作时表示:“无始无终,终即是始。”因此,“开卷”展的最后一个画廊表现为一个回寰门户——始之终而终为始,终始一如。

诚如历史学家艾瑞克·霍布斯邦(Eric Hobsbawm)所言,传统是“被发明出来”的(2),其中常常充满着争议甚至休止。尽管在包容性上有所不足(一个意在颠覆古旧陈规的展览,却只有一位女性艺术家出场,这无疑是一个明显的缺憾),“开卷”展仍然成功地揭示了中国城市中涌现的微观及宏观张力——在那里,革新带来的剧变引发集体及个人层面的交涉。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展览也举办了与温哥华当地观众的互动对话。

(1) 韩文彬的“背后的故事:徐冰的变幻艺术”,出自富井玲子等著《徐冰》(伦敦阿尔比恩出版社,2011),33-43页 [Robert E. Harrist Jr., “Background Story: Xu Bing’s Art of Transformation,” in Reiko Tomii et al., Xu Bing (London: Albion, 2011), 33–43]。

(2)    艾瑞克·霍布斯邦的“导论:创造传统”,出自艾瑞克·霍布斯邦和泰伦斯·兰杰所著《被发明的传统》(剑桥:剑桥大学出版社,2004年重印),1-14页 [Eric Hobsbawm, “Introductions: Inventing Traditions,” in 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 edited by Eric Hobsbawm and Terence Range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reprint), 1-14]。

刘建华,“迹象”和“容器”系列, 摄影: Ruth Thompson

季云飞的作品, 摄影: Ruth Thompson

陈绍雄,“墨水东西”, 摄影: Ruth Thompson

没顶公司,“意识形状”, 摄影: Ruth Thompson

没顶公司,“意识形状博物馆”, 摄影: Ruth Thompson

邱世华,“无题”, 摄影: Ruth Thompson

孙逊的作品, 摄影: Ruth Thomp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