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
EN
>>
<<
>> randian 《燃点》艺术网站  >> 关注+燃点  >>

展览搜索

城市
 
日期
 
 
 
 
 
  从:
  至:
  日期格式: 1/30/2012
关键字
 
  >> 搜索展览
>> 确认订阅
地点
Kukje Gallery
日期
2017.07.20 Thursday - 2017.08.20 Sunday
Opening Exhibition
20/07/2017
地址
54 Samcheong-ro, Jongno-gu Seoul, 110-200 Korea
电话
+ 82) 2 735 8449
开放时间
Monday–Saturday : 10 am–6 pm / Sunday, National holidays : 10 am–5 pm
负责人
电子邮件
kukje@kukjegallery.com

>> 访问网页链接

>> 见地图

Kukje 画廊群展 《Gridded Currents》
[新闻稿]

新闻发布会 : 2017年 7月20日 下午2点 Kukje画廊 K2空间

策展人: 金炫辰

参展艺术家:尼娜·加奈尔 (Nina Canell), 金雅瑛 (Ayoung Kim),路诺-拉格马西诺 (Runo Lagomarsino), 林育荣 (Charles Lim Yi Yong)

image002
Kukje画廊将于7月20日至8月20日举办群展《Gridded Currents》,此次展览邀请到四位国内外活跃于当代国际艺术界的艺术家。从2013年举行《The Song of Slant Rhymes》展览起,Kukje画廊为了发掘新的艺术家群体并开拓展览新局面开始推出特别群展。今年,将由独立策展人兼艺评家金炫辰策划,介绍来自不同地区、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四位艺术家,包括尼娜·加奈尔、金雅瑛、路诺-拉格马西诺、林育荣。

本次展览中将大海、矿物等自然因素隐喻为被西方近代性—制定并强化边界概念而产生的“困在网格中的大海(Gridded Currents)”,这次展览中的作品批判性地将“大海”视作与殖民历史、国家边境相关的资本主义化的空间,而不仅仅将它视为人们通常认为的“中立的风景”。展览一共展出包括现成品、装置、影像、平面及墙上装置等15件作品,这些作品所表现的是,大自然的景观当中却难以感知到的帝国主义历史以及其中的霸权思维、掠夺的历史,国家主义和被监控的媒体环境的真实面貌,由此不仅能够捕捉到巨大的结构,还能正视当下征服并支配海洋空间的现代性(modernity)局面。

在绘画史当中,自然一直是象征崇高的最常见的再现对象。人类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开始征服并测量自然世界,自然界被网格结构——这是象征现代性的结构所丈量并控制,当时画家的主流题材为山、森林、景物等造型实验,或用抽象化的方式表现自然。尤其是大海这一题材,不仅具有流动性,还具有充满活力、动感的波浪的空间,长期作为抒情主义,甚至是以媚俗(kitsch)、符合大众趣味的形象出现于作品之中。海浪越剧烈暗示的挑战精神与崇高意识也越强烈,大海作为衬托出人类伟大的对象,惊涛骇浪的表象当中,已经投射着人类对自然控制以及长期以来对此的欲望。

从很久以前开始大海不再是美丽的波浪和阳光,或是掀起风浪的空间,艺术家的视线也不禁锢于描写潮汐运动的陈旧的再现欲望中。当代艺术作品中将大海或大洋作为国际资本主义物流流通的核心空间的作品起源于艾伦•瑟库拉(Allan Sekula)(1951年至2013年)的作品《Fish Story》(1995年)。大海已经成为了承载并传送帝国主义与殖民主义行为的历史空间,此次展览中也从国家主义竞争与国界空间的争夺中展现出了其尖锐的一面。另外,流淌着象征资本主义的黑金——石油的大海,也是支撑实现无线网络世界的媒体基础设备的空间。参加这次展览的四位艺术家将广阔的地平线、宁静的大海看作是被现代性边界概念设定所束缚的“困在网格中的大海(Gridded Currents)”,将大海看作地图中的领土,同时还视作生产资本流动的空间、是生产数据化世界的基础空间。这次参展作品如同引导人们接近更大结构的重要碎片一样,通过展览我们可以看到甚至尝试批判性地理解,当下征服着海洋空间的现代性(modernity)的面貌以及其局面。艺术家将他们的视线放在隐藏在潮流之中而不被人捕捉到的支撑着当下世界运转的根基及结构,提供给观众批判性思维逻辑以及有趣的美学迂回路线。

Runo Lagomarsino, Sea Grammar (detail), 2015 80 perforated images in a slide projection carousel  路诺-拉格马西诺,《大海的语法》细节图,2015年 80 perforated images in a slide projection carousel

Runo Lagomarsino, Sea Grammar (detail), 2015
80 perforated images in a slide projection carousel

路诺-拉格马西诺,《大海的语法》细节图,2015年
80 perforated images in a slide projection carousel

路诺-拉格马西诺 (Runo Lagomarsino) (1977年-)

早在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的航海已是为寻找黄金铺地的行为,是直接与资本有关,是为确保资源而采取的行为,而对于那些想要挑战、发现新大陆的帝国主义者来言,大海便是赋予不合理的幻想和神话的空间。安放在一层展厅角落的三件作品,暗示着支配海洋的历史,并在现代结构中所存在的帝国主义式的贪欲,还有其怪物性。拉丁文题目为《我们的大海,怪物的大海》(Mare Nostrum Mare Mostrum) (2015年)的这件作品,大型的窗帘上印刷着殖民船和一些如巨型章鱼等怪物打仗的场面。在一层展厅右边角落上,将贴上一条用金色的金属制作的极简的竖条装置作品《Violent Corners》(2014年),还将展出为“哥伦布”制造的神话——哥伦布作为第一位转换思维者“将鸡蛋竖立起来”,艺术家采用有关此故事创作的插图作品《Europe Is Impossible to Defend》(2014年),这两件作品暗示着寻找黄金的发现新大陆的神话,而在制造如此不合理的神话当中,重复出现的欧洲中心主义以及藏在其中的暴力性。

在2层展厅中将展出于地中海有关的两件作品。用80张幻灯片组成的作品《大海的语法》(Sea Grammar)(2015年),随着每张幻灯片的跳转,地中海的大海形象中出现越来越多的漏洞而大海的形象就被消失掉,最终只会留下光线。路诺-拉格马西诺所描绘的大海,一开始以宁静、美丽的姿态而呈现,但实际上是它是一种既不安又充满漏洞的空间,正如警告我们只享受海滩,却漠不关心围绕海洋、城市的暴力性历史、难民问题等有关人权的现实问题。大海曾对于欧洲帝国市民而言,是冒着生命危险勇于挑战便可获得机会的空间,但现在已成了立着看不到的玻璃墙的高高的边境空间,这对于挨饿受冻的难民来言,已变为靠近死亡线的空间。尤其这几年地中海海域成为从非洲及阿富汗、叙利亚等地流入的大规模难民们决一死战的死亡之海。跳转幻灯片的既无情又有规则的机械声音,更加强烈地启发人们对于社会问题的沉思。

Charles Lim Yi Yong, SEA STATE 6: phase 1, 2015 Single-channel HD digital video林育荣,《海況6: phase 1》 (SEA STATE 6: phase 1),2015年 单频道数码影像

Charles Lim Yi Yong, SEA STATE 6: phase 1, 2015
Single-channel HD digital video
林育荣,《海況6: phase 1》 (SEA STATE 6: phase 1),2015年
单频道数码影像

林育荣 (Charles Lim Yi Yong) (1973年-)

出生于新加坡的艺术家林育荣过去有一段特别的经历,曾作为帆船国手参加奥运会。这让他具有灵动敏捷的感知能力、还有对大海环境独树一帜的观点,他从2005年开始通过电影、装置、音响、对话、文字、绘画及摄影等多种媒体,发表了名为“海況(SEA STATE)”的一系列作品,通过对大海可视或者非可视的镜头,探究新加坡的政治、生物学及心灵的等高线。特别是以新加坡海上地理及历史研究作为背景,探索人类对围绕自然物理环境产生的影响以及自然与人工,陆地与海洋之间的相互关系。.
这次展览中林育荣展出了记录沿着新加坡东北向警戒地区而立的海域障壁的摄影作品《海況4:line in the chart》(2008),还将表现围海领土切成格子形状的包括《海況8:The Grid》在内的“海況”系列中的5件作品。他对新加坡国家主义对待大海的独特方式进行了探究,即,并非将大海视为“扩张”或“开放”的空间,而是看作类似“壁垒”的“断绝”似的态度,还关注了通过填海来围垦领土扩张的行为。随着自由资本主义潮流发生国际物流交易的趋势和扩张的空间逐渐演变成发生激烈国家边界争端的物理空间。就今日韩中日东亚三国的海域与岛屿之间的矛盾加剧也足以看出海域是当今国家之间极为敏锐的竞争空间以及激烈争夺的领土。

Nina Canell, Shedding Sheaths (H) (detail), 2015 Fiber-optic cable sheaths, concrete尼娜·加奈尔,《Shedding Sheaths》 细节图,2015年 Fibre-optic cable sheaths, concrete

Nina Canell, Shedding Sheaths (H) (detail), 2015
Fiber-optic cable sheaths, concrete
尼娜·加奈尔,《Shedding Sheaths》 细节图,2015年
Fibre-optic cable sheaths, concrete

尼娜·加奈尔 (Nina Canell) (1979年-)

尼娜·加奈尔的作品结合了雕塑的静态,并从自然现象中可发现的动态变化,而以“雕塑状态(condition)”呈现。她的作品被评价为扩大了传统意义上雕塑的范畴,她试图通过多种材料的物质结合而表现出无论是看不见却不断运动的世界以及潜在着其力量的即非可视性也是非物质性的世界。

这次展览中林育荣展出了记录沿着新加坡东北向警戒地区而立的海域障壁的摄影作品《海況4:line in the chart》(2008),还将表现围海领土切成格子形状的包括《海況8:The Grid》在内的“海況”系列中的5件作品。他对新加坡国家主义对待大海的独特方式进行了探究,即,并非将大海视为“扩张”或“开放”的空间,而是看作类似“壁垒”的“断绝”似的态度,还关注了通过填海来围垦领土扩张的行为。随着自由资本主义潮流发生国际物流交易的趋势和扩张的空间逐渐演变成发生激烈国家边界争端的物理空间。就今日韩中日东亚三国的海域与岛屿之间的矛盾加剧也足以看出海域是当今国家之间极为敏锐的竞争空间以及激烈争夺的领土。

Ayoung Kim, Grand deuil (Deep Mourning) (detail), 2016 Digital print金雅瑛,《Grand deuil (Deep Mourning)》 细节图,2016年 数码印刷

Ayoung Kim, Grand deuil (Deep Mourning) (detail), 2016
Digital print
金雅瑛,《Grand deuil (Deep Mourning)》 细节图,2016年
数码印刷

金雅瑛 (Ayoung Kim) (1979年-)

金雅瑛在过去几年间持续围绕大海和沙漠资源进行研究,创作了以当下被称之为黄金的石油为媒介,以及围绕石油的中东历史创作的作品。将有关中东的宏大叙述与在韩国近代史中出现的中东特殊热点话题,以及在这段历史中个人的微观叙事进行交叉,并以这些文本作为基础,通过一套算法(algorithm)重新排列碎片化,脱离了故事的原来轨迹,转换为散乱破碎的语言的组合,交错、冲突,充满弹性与不确定性。然后与作曲家Kim Heera进行合作,完成了类似实验性歌剧的曲目,多次实现了多种非定型的声音相互冲突的合唱表演。她特别是对提炼石油时获得的固体或半固体的黑色及黑褐色碳氢化合物残留,即对于柏油路的原料“沥青”的神话和历史表现出很大的关心。沥青在石油存在之前就已经出现,可以通过树木获得,在圣经中作为诺亚方舟内外漆的材料登场。

此次展览中金雅瑛将展出歌颂延续到现代文明的沥青的历史相关影像作品《无限反复的沥青指挥》(Conducting Bitumen in an Infinite Loop)(2014年/2016年),还有,在去年巴黎的东京宫举办的个展《这艘船将守护我们》(In This Vessel We Shall Be Kept)中介绍的包括对通过水、航海、洪水、方舟等历史灾难中获得灵感的作品中,筛选出几件作品并特别为Kukje画廊空间重新创作。“这艘船将守护我们”系列的主题源于人类历史中发现的灾难事故,混合了巴黎国立歌剧院内外的图案和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经典中共同登场的大洪水与方舟史诗相关的形象,以拼贴画的形式表现。此外还会展出去年在巴黎国立加尼叶歌剧院试演的表演影像作品《这艘船将守护我们》(2016年),以及用图表形式表现大洪水叙事研究过程的《为这艘船将守护我们的地图》(Map for In This Vessel We Shall Be Kept)(2016年)等。艺术家几年来持续研究的沥青材料追溯到方舟、历史大洪水的灾难叙事,同时通过这些作品,艺术家更加暗示了当今的石油地理政治与围绕资源霸权的资本、宗教、复杂的文明史根基,激发了观众新的想象力。

策展人介绍
作为从事当代视觉艺术研究的重要策展人,金炫辰致力于策划、评论、学术研究。她曾担任过韩国ARCO美术馆的馆长兼总监(2014年至2015年),2008年第7届光州双年展《年度报告》的联合策展人,此外,韩国一民美术馆的学术总监、荷兰Van Abbe美术馆的特约策展人、韩国Art Sonje Center研究员。主要展览策划包括:《2或3只老虎》(2 or 3 Tigers) (世界文化之家,柏林,2017年)、《Two Hours》(Tina Kim画廊, 纽约,2016年)、《Satin Ions》、《NAMHWAYEON – Time Mechanics》(ARCO美术馆,首尔,2015年)、《Tradition (Un)Realized》(ARCO美术馆,首尔,2014年)、《Brilliant Collaborator》(一民美术馆,首尔,2013年)、《Perspective Strikes Back》(L’appartement 22,Rabat,2010年)、《偶发的共同体》(桂园艺术大学 Gallery27,义王市,2007年)、《Ten Years,Please and Movement,Contingency and Community》(桂园艺术大学 Gallery27,义王市,2007年)、《沙洞30——梁慧圭》(仁川沙洞废屋,2007年)、《Plug-In#3- Undeclared Crowd》(Van Abbe美术馆,埃因霍温,2006年)等。此外,她从2009年以来策划了当代艺术家的表演作品创作,包括Sung Hwan Kim的作品《In the Room3》(Performa,纽约,2009年),郑恩瑛的《Off-Stage /Masterclass》(文化站首尔284,festival Bo:M,首尔,2012年至2013年),还有JEWYO RHII的《十年》(Ten Years)(文来艺术工厂,南山艺术中心,首尔,2016年至2017年)等。金炫辰的主要著述包括『郑恩瑛——The Speed of the Large,the Small,and the Wide』(现实文化,首尔,2012年),『高世强——The Other There』(东八时区,北京,2009年),『Dolores Zinny & Juan Maidagan』(Sala Rekade,毕尔巴鄂,2007年)等。目前,她在担任柏林世界文化之家项目顾问委员(2014年至2016年),香港亚洲艺术文献库(Asia Art Archive)的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