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
EN
>>
<<
>> randian 《燃点》艺术网站  >> 关注+燃点  >>

专题搜索

分类
 
日期
  从:
  至:
  日期格式: 1/30/2012
关键字
 
  >> 专题搜索
>> 确认订阅
2013.01.17 Thursday, 文 / 译 / JingJing Chen
“严肃”这件严肃的事儿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感觉:双腿酸痛,眼观八方寻找沙发好让我们疲乏的腰歇歇;眼帘下垂,幻想一杯卡布奇诺从天而降。我们心烦意乱地盯着展示陈列柜,目光呆滞地游离于另一个发黄的档案材料。不出两秒,我们撞翻了陈列柜。正在一片玻璃碎片间窘迫的我们听到博物馆保安噼里啪啦的对讲机中传来:“8号展厅又有一例审美疲劳发作!”穿着考究的博物馆常客们在旁啧啧,“可怜的家伙,这么多要读的,都没地方可以坐坐。”

冒着不合时宜的风险,我要说我并不喜欢台北双年展。我知道你也许在想,作者定是个反智的俗人。

但这是我的理由:

我承认有一些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但它们被湮没在大量平淡的“严肃”作品中了。(讲“严肃”这个词的时候必须语气严肃、表情真诚。)我有异议的主要是一部分可以被分为两类的作品:“文献型的”,以及为行文方便姑且可以被称为“清仓大拍卖型的”作品。

我们都见过这样的作品:为了代表个体生活记忆而随机堆砌的物体;当然或许这种作品也有其他的目的。当宋东这样做的时候,他在审美层面成功了。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许多作品最后看来很像收藏家的地下室一景。它们需要很多时间去消化,而且最后通常不能让人感受到意义。

我对这些作品有异议是因为它们太耗费观看展览的时间。同样,“文献型”作品也有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当策展人思考“严肃”这个问题的时候,他们需要将展厅变成图书馆?将社会事件存档般地带进艺术作品似乎是最近一个不幸的趋势,就好像来看展览的人不看新闻似的。诚然,关注当下问题是艺术的一个主要目标,但如此的话,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记者、学者有什么区别?首先,他们或许都没有那么消息灵通(并非所有时候,但大部分时候都如此);再者,恭维地讲,他们有创作艺术的能力,而不是简单地把资料放进玻璃陈列盒子里。人们可以说这类作品有意义,因为它提出了有趣或陌生的话题;但通常,它们不能在思考和审美的层面打动观众。

另一个让展览乐趣打折的原因是许多作品中的影片太长了。尽管它们可能会很吸引人,但它们得花上观众半小时时间——更别提很多观众是在影片放映中途开始看起。这样的影片适合在特定时间放映,比如史蒂夫·麦昆在威尼斯双年展的定时放映。在单独的地点放映这类影片也可以令它们得到应有的关注,而不是在走进另一个展厅前的走马观花。

这样密集的艺术展在学术界很为策展人加分;艺术圈也因为它的“严肃”赞赏这样的双年展,人们表示喜欢这次双年展,因为他们也是“严肃的”。

但这场把戏里的真正输家是艺术作品。当你面对50件作品,每一件都需要10到30分钟时间去消化,这意味着你需要8到25个小时去看完这个展览——这还不包括“来杯咖啡清醒一下”的时间。如果有相关阅读材料的话,你需要1小时去理解一个作品——更不要提去消化、理解其中信息的时间。

策展人没有考虑到的是,人们都渴望把展览通盘览尽,就像一条金毛猎犬在自助餐厅对所有食物从头到尾风卷残云嗅个遍一样。因为你知道,就算你错过了一个房间、一个装置,艺术界那些无所不知的人肯定会说,“你居然错过了那个作品!它太棒了!”现在,艺术专家去双年展不仅仅是为了所谓愉快的经历,而是去快速、大量地看艺术作品,以便了解艺术家们都在做些什么。

所以当策展人把双年展塞满了太多作品,尤其是那些需要长时间注意力地作品,我们要么只能看一小部分作品,要么得花上三天时间看完全部——考虑到旅程遥远,以及人们还想去看看别的博物馆、画廊,耐心看完全部作品是不现实的。

一个更好的策略是在展览中穿插一些“爽口型”的作品——纯视觉作品、声音装置、抽象画、装置——能在短时间内被欣赏理解的作品;这样我们也能在读标签、看影片、阅读文献中喘口气。

另一种方案是,可以做一场只有20到30个作品的小型双年展。这样,人们就有充足的时间去彻底思考、欣赏作品,而不至于匆忙到需要请假才能来参观展览。像许多视频艺术家一样,策展人常常忘记尊重观众。他们太忙于创作手头项目,而与普通观众失去了联结。

人们会疲惫。他们不想站在陈列架前读一篇5000字的文章。他们不想感觉被教育,不想看冗长粗糙、没有高潮妙语、没有摄影技巧的影片。亲爱的策展人,我请求你认真思考这个建议。在更多人死于沉默杀手之前,停止这种疯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