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
EN
>>
<<
>> randian 《燃点》艺术网站  >> 关注+燃点  >>

展览搜索

城市
 
日期
 
 
 
 
 
  从:
  至:
  日期格式: 1/30/2012
关键字
 
  >> 搜索展览
>> 确认订阅
地点
Edouard Malingue Gallery(馬凌畫廊)
日期
2018.09.13 Thursday - 2018.10.18 Thursday
Opening Exhibition
13/09/2018
地址
Sixth Floor, 33 Des Voeux Road Central, Hong Kong
香港中環德輔道中33號6樓
电话
+852 2810 0317
开放时间
Monday-Saturday 10am-7pm
负责人
Edouard Malingue & Lorraine Malingue
电子邮件
mail@edouardmalingue.com

>> 访问网页链接

>> 见地图

神話的建構
马凌画廊
[新闻稿]

每一個社會都建基於諸多強大的信仰體系, 它們是我們文化和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們生活的社會及其溝通體系產生並佔有了語言和視覺的話語, 當這些話語建構、影響信仰並推動它演變時, 信仰就變成了神話。

 

本次展覽想要探索神話的社會建構, 尤其是柬埔寨、中國、緬甸和越南的一些神話。這些國家為了推廣國家主流意識形態, 混淆部分歷史和事實的真相, 一直以來深深依賴官方敘事, 支持發展虛構話語。部分神話因此服務於特定的政治目的, 但同時, 集體信仰——比如全球資本主義體系——也生發出神話, 跨越國與國的界限, 在全世界傳播和發展。這兩種神話都可以使社會更活躍, 或限制社會的表達範圍。為了回應這些神話, 藝術與其自身虛構的獨立話語對峙。

20180911195401

任何事物無論在哪裡都有可能變成神話:五位各具特色的藝術家就在反思這一持續的動態過程, 它無時無刻不在發生, 塑造著我們對世界的看法。

 

張公松和科威·森南的作品相互回應, 他們質疑著東南亞農村地區兩個對立神話的碰撞。這些土地常常是聖地和神靈的領域, 孕育著神秘而傳統的信仰, 繁多的少數族群在那裡與大自然和諧共處了幾個世紀, 將這些信仰代代相傳。如今, 隨著密集的土地開發和迅疾的森林砍伐, 傳統正在消逝, 古老的信仰也面臨著威脅。它們在某種程度上被另一套信仰所代替, 這是國家和私人企業的信仰, 建立於現代化和繁榮的修辭話術之上。

 

張公松的裝置和雕塑具體表現了這種文化衝突, 他將新神聖化元素和天然部分結合為混合現成物, 又將技術突兀地置於本地宇宙學之中。張公松來自越南中部高地, 他的作品也充滿了故鄉的傳統價值觀。

 

准民族誌般與柬埔寨闖族社群的邂逅啟發了科威·森南創作了錄像和面具作品。闖族是一個少數族群, 生活在知名的阿林河谷——東南亞最後的野生區域之一。自然界天生具有內部性和主觀性, 科威·森南與編舞者 Rady Nget 合作, 思索這個民族萬物有靈的信仰如何放大自然界的賦權和力量。他們的作品多多少少與黃金時代的神話共鳴, 那是一個萬物生靈與大自然和諧共存的時代;如今這一話語又被喚醒, 以對抗生態的威脅和當代與大自然的斷裂。

 

萬蒂出生於一個印度-緬甸家庭, 是一位詩人和藝術家。他審視緬甸官方的排除少數族群、滋生暴力的話語, 尤其關注緬甸佛教信仰體系的陰暗面。在這一系列的新畫作中, 他暗示緬甸軍政國家將佛教制度化, 強調宗教如何成為極端民族主義者的政策工具, 被用於發動暴力、使暴力合理化。因此, 古老的佛教故事被歪曲並剝奪了所有意涵豐富的內容。 萬蒂呈現他自己的荒謬神話, 將解讀的無限可能留給觀眾。

 

潘濤阮通過對歷史和流行故事藝術和自由的解讀, 以一系列詩意的故事回應政治的神話和信仰。錄像的時間和地點都是虛構的, 但作品本身實際指向越南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發生的土地改革和法國耶穌會傳教士亞歷山羅德 (Alexandre de Rhodes) 對越南的浪漫化敘事。錄像的基調和畫作的風格充滿了一種似是而非的天真:在政治烏托邦和夢幻的精神理想背後是操縱、獨裁和殘暴的統治。

 

同樣的曖昧和張力也出現在中國藝術家王之博的繪畫裡, 她的作品游離於虛構和現實的邊緣。信仰和現實始終緊密地彼此纏繞, 抵達現實實際上只是另一個神話。王之博以慣常的幽默感對抗大背景下無處不在的權力體系, 指向這些錯綜複雜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