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
EN
>>
<<
>> randian 《燃点》艺术网站  >> 关注+燃点  >>

展评搜索

日期
  从:
  至:
  日期格式: 1/30/2012
关键字
 
  >> 展评搜索
>> 确认订阅
2012.06.26 Tuesday, 文 / 译 / 顾灵
通向天堂的阶梯(或穿过企鹅走进)
Moataz Nasr at Galleria Continua

“隧道”,莫塔兹·纳塞尔 (Moataz Nasr) 个展。

常青画廊 (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8503号)。 2012年3月24日至8月19日。

你得穿过一群企鹅,一群充气防爆警察,一组可爱俗气的人物瓷像,其中一个场景是几名警察正围攻一名女子(“开罗城”),经过一面正展翅高飞的大号军事徽章霓虹灯(“猎鹰”)—贴着画面的背景墙,震撼人心地竖起一座雪白的金字塔。沿高陡的台阶拾级而上,金字塔顶是一对巨大张开的翅膀:你登时化身为天使——一头埃及猎鹰。每位“天使”都可拍照留念,而这张在塔尖的留影将会同其他“天使”的留影一起,贴在金字塔脚下,拼出一对翅膀的形状,而每张照片即是一片羽毛。这是一出化神升仙的戏,将我们凡夫俗子的必有一死转为永生,将物质转为精神的发问:“夫立足何处?”

常青画廊北京呈现埃及艺术家莫塔兹•纳塞尔(Moataz Nasr)个展“隧道”,洋溢马戏团般嬉闹乐趣的同时不乏批判性的反思。纳赛尔直白有力地呼吁一个文明社会。展览时而直截了当,时而振振有词,但首当其冲在其恰逢其时。振翅高飞的“贾迈勒鹰(Eagle Gamal)[阿卜杜勒·纳赛尔(Abdul Nasser)]”与“安瓦尔猎鹰(Falcon Anwar)[埃尔·萨达特(El Sadat)]”暗指两位埃及近代改革派总统,后者于1981年被军事宗教狂热原教旨主义者暗杀。这些徽章揭示了埃及充满矛盾的当下,现代性与信仰、民主与军事统治间角力挣扎。同场展出的其他作品中,有一部真人大小的录像投影,画面中一名年轻人反复踢着一面混凝土墙,试着将之踢倒(“墙”)。这件作品一语双关,因为它不像柏林墙、它还杵着没倒。两头守卫开罗卡斯尔阿尼尔桥(Qasr al-Nil Bridge)的石狮被用纱布蒙上双眼,受了伤但还没瞎,依然果敢坚决。与此同时,纳赛尔关于身着五彩、原地旋舞、沐浴圣悦的僧侣的知名录像则带有更为反思的调子,重演传统符号,如将一面画布上插满的彩色火柴头点燃,留下燃焦的火柴头画出中东传统纺织物的图案(“Nesr”与“Khayameya”)。

“The Wall,” video, 1’34”, loop, 2012.
“墙”, 影像, 1分34秒, 循环播放, 2012

然而“隧道”展的亮点应是纳赛尔的双通道录像“回声”(1933-2003),一边是截选自著名埃及老电影的片段,一边是一名女子一个字、一个字地重复一段对话,两边同时播放。什么都没变。若假想在常青画廊高敞空旷的展厅中只放这一件双屏作品,高高地架在塔楼顶部。这场展览仍会同样成功。

 

“Missing Parts (Ice Cream Map),” puzzle, 180 x 120 cm, 2012.
“丢失的部分(冰淇淋地图)2008-2012″, 拼图, 180 x 120 cm,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