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
EN
>>
<<
>> randian 《燃点》艺术网站  >> 关注+燃点  >>

展览搜索

城市
 
日期
 
 
 
 
 
  从:
  至:
  日期格式: 1/30/2012
关键字
 
  >> 搜索展览
>> 确认订阅
地点
Galerie Perrotin Hong Kong
贝浩登(香港)
日期
2017.05.26 Friday - 2017.06.30 Friday
Opening Exhibition
26/05/2017
地址
50 Connaught Road Central,
17th Floor,, Hong Kong
香港中环干诺道中50号17楼
电话
+852 3758 2180
开放时间
Tuesday to Saturday, 11 am - 7 pm

周二至周六, 上午11时至下午7时
负责人
Alice Lung 龙玉
电子邮件
hongkong@perrotin.com

>> 访问网页链接

>> 见地图

克勞德‧魯鐸,貝浩登,香港
[新闻稿]
Claude Rutault, de-finition/method “elements in a spiral”, 1976. Paint on canvas, variable dimensions according to the actualization. Here: actualization on blue wall: 355 × 365 cm / 139 3/4 × 143 11/16 in

Claude Rutault, de-finition/method “elements in a spiral”, 1976. Paint on canvas, variable dimensions according to the actualization. Here: actualization on blue wall: 355 × 365 cm / 139 3/4 × 143 11/16 in

貝浩登(香港)為概念派畫家克勞德 ‧ 魯鐸舉辦亞洲首展,這亦是他與貝浩登合作的第4場個展。

克勞德 ‧ 魯鐸在藝術界舉足輕重,他以新穎有詩意的方法,顛覆創作者與作品的關係,更質疑畫作的圓滿與自主,創作手法一反傳統。

克勞德 ‧ 魯鐸的創作源起於1973年,當時他畫了一幅20 x 20厘米的畫,顏色與他廚房的牆壁一樣。他為這先驅作品定下寬鬆要求:「畫布的著色,要與掛畫的牆壁一致,形狀不限,長方形、正方形、圓形或橢圓形都可以。」,成為首個「非限定義/方法(de-finition/method)」。

所謂「非限定義/方法」,是指藝術家在繪畫前寫下文本,訂立作品要達成的目標。此舉並非只為陳述意念,而是為「作品承傳者(charge-taker)」定下指示、要求。

作品的「承傳者」是指收藏家或策展人,他們負責落實非限定義/方法。作品一直維持在未實現狀態,唯有靠著承傳者執行藝術家的指示,才能實現畫作,讓畫作存在。他們對於畫作而言,擔當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Claude Rutault, 'painting in the balance', 2010, 210 × 120 cm

Claude Rutault, ‘painting in the balance’, 2010, 210 × 120 cm

「藝術家不會規定承傳者用甚麼顔色。」

在創作過程中,承傳者參與其中,作品按其想法而改變。克勞德 ‧ 魯鐸放手讓承傳者代自己做各種決定,例如畫布顔色、形狀、形態,以至懸掛方式。非限定義/方法沒有統一標準,視乎藝術家在文本留有多少空間,他會給予承傳者若干自由,令作品可以發展、演化。

「我的畫雖然生命短暫,卻有不同面相。」

非限定義/方法一旦經承傳者落實作品,如同建構出特定時空,呈現出作品獨特的面相;直到另一次落實非限定義/方法時,作品會在另一地點﹑另一顔色的牆上,以另一形式出現。

因此,克勞德 ‧ 魯鐸的作品不斷展現新面相,每次觀眾見到的,只是非限定義/方法的其中一個表現形態。

克勞德 ‧ 魯鐸在44年間創作了654件作品,他不受畫布與牆壁規限,轉而透過文本開拓表現方式,例如把畫布擺放成拼圖(《generalized painting-puzzle》);成堆的畫布倚靠牆壁、

放在地上、從天花吊下(《dream canvases》);把畫框背朝觀眾、面朝牆壁(《toward a self-portrait of painting》),甚至直接採用沒有上色的生麻布。表現方式也愈來愈複雜,有時需要幾個承傳者合作,以時空轉換(《AMZ》及《im/mobilier》)或承傳者的藏品作為素材。

時間維度對克勞德 ‧ 魯鐸的作品極為重要,作品在時間運行的帶動下,由被動的展現,變得具有生命力,使作品更顯獨特。畫作的「變」,不是基於觀眾的視點變化,卻是作品隨著時間推移,在承傳者一次又一次的實現裏,不斷地變化著,生出千變萬化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