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
EN
>>
<<
>> randian 《燃点》艺术网站  >> 关注+燃点  >>

展评搜索

日期
  从:
  至:
  日期格式: 1/30/2012
关键字
 
  >> 展评搜索
>> 确认订阅
2012.10.28 Sunday, 文 /
冯梦波,“私人博物馆”
“My Private Museum”
Page 1 | 2 | 3 >> 打印

此次展览最有力的地方在于冯梦波如何同时揭示和掩饰了艺术家的“手”。文献记录风格的照片让那些在中国长大的人看到一个曾经熟悉的世界,但随着时间流逝,这个世界已逐渐变得陌生。凋敝和破坏只是时间的第二层,第一层是博物馆诞生之初所代表的社会主义美学。这些作品尝试保存那个年代的尊严,那个残酷的政治运动和人民真诚的政治热望混生的中国。尽管落满灰尘,我们仍然可以看出每个填充标本和展柜都经过了精心布置,其中透露出来的专业热诚跟我们对那个时代的固有想象形成了鲜明对比。但动物标本的分类方式还是透露了展示系统的意识形态性质。所有动物标本都按对人类社会所起作用被分为益害的各种级别。做法看似天真,但那毕竟是连麻雀都能变成阶级斗争对象的年代[1] 。满怀理想、尽职尽责的博物馆馆员的工作让人看到当时的美学价值体系,而这种美学也是上述摄影作品的关注对象。但在另一些照片里,艺术家本人的美学考量发挥了很大作用。虽然文献风格的摄影作品对玻璃柜上的反光未做任何处理,但其他在审美上更加考究的作品却充分利用反光制造了适合博物馆具体环境的效果。尤其在黑白照片上,反光催生出近乎梦幻般的图像,比如在《熊猫 No.1》(2012)中,熊猫标本和竹子跟博物馆窗户以及其他陈列柜的反光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看似经过多重曝光但又保持整体连贯的图像。文献与美学的混生使观众能从不同层面跟博物馆产生互动。如果展览只是从文献或美学的单一角度出发,最终认同对象就是在博物馆和艺术家中间二选一。而冯梦波希望观众能对两者都产生认同。换句话说,艺术家希望自己与博物馆形成统一。这就显示了作者与上海自然历史博物馆之间一种超越了专业或审美兴趣的私人联系,也是本次展览带有明显告解色彩的题目“私人博物馆”背后隐藏的动机。

Page 1 | 2 | 3 >>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