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
EN
>>
<<
>> randian 《燃点》艺术网站  >> 关注+燃点  >>

展评搜索

日期
  从:
  至:
  日期格式: 1/30/2012
关键字
 
  >> 展评搜索
>> 确认订阅
2012.10.28 Sunday, 文 /
冯梦波,“私人博物馆”
“My Private Museum”
Page 1 | 2 | 3 >> 打印

尽管此次冯梦波使用的媒介跟他以往用电脑制作的作品有很大区别,但展览的私人性质却意味着这是对艺术家早期作品《我的私人照相簿》一次迟来的延续。《私人照相簿》追溯了冯梦波家族三代人的回忆,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一系列版画开始,到1991-92年间变成用手工纸和网做成的装置,最终形态是1996年的一张互动CD光盘,其中数码化的家庭老照片与社会主义时期大事记混合交缠在一起。1996年的这件作品为冯梦波在国际上赢得瞩目。那时他的兴趣也已从个人叙事转向数码技术的潜能,之后便再也没有走过回头路,直到这次展览为止。上海自然历史博物馆似乎重新点燃了冯梦波内心追忆往事的欲望,而此处的往事则是他童年参观博物馆的经历。也许有些讽刺,冯梦波对新建的博物馆并不来电,新馆往往利用技术开展公共教育,把填充动物标本换成互动屏幕。而这座没有经过任何翻新和扩充的自然历史博物馆却仿佛让冯梦波找回了自己童年时代的天真,它在尘封的展柜里沉睡了30年,到今天才被重新发现。但这次冯梦波还是忍不住要给展览添上一段技术小插曲,用一套光栅印刷图版制造了一系列立体效果。这种老式3D技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曾出现在从明信片到铅笔盒的各种物品上,迷倒了大片小孩,同时也可能早早地为冯梦波后来对技术创作产生兴趣埋下了伏笔。这些带着几分玩笑,几分怀旧性质的3D作品不仅将本次展览与冯梦波技术宅的一面联系在一起,也为本来十分严谨的整体布局增添了些许幽默感,避免其显得过分一本正经。毕竟,对于一个把QUAKE改编成跳舞毯游戏的艺术家来说,保持严肃的时间是有限的。

[1] 大跃进期间(1958-1962)的“打麻雀运动”。因为偷食庄稼,麻雀当时和老鼠、苍蝇、蚊子一起被列为四害,遭到大量捕杀,近乎绝迹。这时,领导人才发觉麻雀除了偷食庄稼以外,同时也会吃掉害虫。由于麻雀数量骤减,许多地方爆发了严重的蝗灾,导致大饥荒进一步恶化。

Page 1 | 2 | 3 >>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