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
EN
>>
<<
>> randian 《燃点》艺术网站  >> 关注+燃点  >>

SEARCH AGAIN

CATEGORY
 
日期
  从:
  至:
  日期格式: 1/30/2012
关键字
 
  >> Search
思考, 2021.05.11 Tuesday, 文 /

摄影之“空”:“摄-影”的诗哲学反思:卡别耶拉·莫拉维茨与李圭的圆桌对话

《消失的解构》 See+画廊, 北京, 中国 2015年12月5日—2016年1月30日 组织者:画儿,see […] >> 更多
思考, 2020.12.26 Saturday, 文 /

世纪·浪潮——2020海花岛国际艺术邀请展召开首次媒体见面会

本次展览将展出包括希腊、法国、韩国、喀麦隆、美国、日本、泰国、委内瑞拉、新加坡、伊朗、意大利、印度、英国、越南、中国在内的23个国家80多位艺术家共计140余件套作品,汇集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创作。 >> 更多
访谈, 2020.12.16 Wednesday, 文 /

(English) Ashley Bickerton
Seascapes At The End Of History

(English) Born in Barbados in 1959, Ashley Bickerton had a peripatetic childhood across four continents, from Guyana to Ghana, on to the Balearic Islands and England, then finally Hawaii. His upbringing followed the career of his Anglo-American father, the eminent linguist Derek Bickerton, who researched creole languages and theorised on the formation of human language. >> 更多
访谈, 2020.12.16 Wednesday, 文 /

“徐震:永恒Vs. 进化论”展评

海外的中国艺术展倾向于肯定我们对这个国家历史、文化、政治和人民的假设。从表面来看,目前在澳大利亚国家美术馆(NGA)的展览《徐震®:永恒Vs. 进化论》(XU ZHEN®: Eternity Vs Evolution)亦然:观众看到的,是关于中国过去和当下的两种成见的结合。 >> 更多
Interviews, 2020.11.03 Tuesday, 文 /

维尔纳·巴特纳与坏画的诞生

维尔纳·巴特纳,改变了八十年代的德国狂野画家。 >> 更多
Interviews, 2020.10.23 Friday, 文 /

(English) Marc Schmitz & Han Feng at M68 Berlin

对不起,此内容只适用于English。 >> 更多
艺术家档案, 2020.10.11 Sunday, 文 /

“权利:就是写________”:
亦步亦趋中的民之书法

我走进,漫步于这个昏暗的,共创棚屋。这是一种内在的大地(χώρα):一种在城邦(polis)之外的领土,但是同时作为一种不可见的腹地根植其中——正在容纳屋子的屋子。 >> 更多
艺术家档案, 2020.09.23 Wednesday, 文 /

戴面具的人
韩峰新作点燃的故事

男人们蹦跳呼喊,穿着满是织花的衣服从旁进过,他们的身体分化成飞舞的颜色。安迪愣了片刻才意识到,这些男人通红肿胀的脸和黑色空洞的眼睛是木质的面具。 >> 更多
思考, 2020.07.05 Sunday, 文 /

(English) 扩展场域的展览:论中国当代艺术展览的空间转向

近10年来的中国当代艺术展览的空间观念主要呈现以下几方面的趋向,主要表现可以概括为:绘画作品展陈的空间化和装置化;作品与场所的意义叠加,独立空间的兴起;扩展场域的展览:作品和展览的跨媒介性与在地性;走向虚拟空间。 >> 更多
访谈, 2020.06.28 Sunday, 文 /

郭雅希:在变革中保持沉默

天津是中国最“沉默”的直辖市,是现代性在中国命运的一个缩影。其现代艺术也是如此:不同于北京的激进和前卫,而是保持着那种“温情脉脉”,又不失生活情调的不合作姿态。当年天津第一个前卫艺术运动“鸣社”的成员,批评家、“实验水墨”理论家,天津美术学院教授郭雅希也是这样一个沉默的人。 >> 更多

« 上一页 下一页 »